工伤编辑吐槽大会
2020-08-11立山
立山
在人们的想象中,图书编辑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每天看看书、改改错别字,在咖啡馆里谈笑风生?像《天才捕手》里的麦克斯·珀金斯一样挖掘培养出世界级的文学大家?或是像《重版出来》里的黑泽心一样充满元气和激情?
作为一名入行三年多的图书编辑,我深知我们的生活没有影视剧这么浪漫。编辑的核心工作是文字加工,加工量有多大?每个编辑桌上都有小山一样的纸堆。一本稿子从策划到最终出版,编辑一般要看五六遍,每一遍都要打印一份校样。普通的市场书字数最少都有10万,很多学术书更是厚到可以用来防身。
日复一日地和文字打交道,编辑群体普遍患有“工伤”。比如,很多稿件的质量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写不对已经是最轻量级的“小事儿”,成片的病句更是令人绝望,资深编辑都成了纠错机器。一位新闻界前辈的老公也是图书编辑,他在任何地方都对错别字极其警惕:吃饭要圈菜谱上的错别字,两口子出去散步走到半路也要细究井盖上的错别字。
当编辑是一个对“牛人”祛魅的过程。很多名人在稿子里写出来的句子,会让你怀疑他中学语文是不是没及格;有的著名学者明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写出来的全是浓浓的翻译腔。我有一天看電视,听到主持人何炅说了一句挺长的话,居然情不自禁鼓起了掌,因为他整句话里没有一点儿毛病,实在令人感动。
我的编辑朋友三三说,她丧失了单纯当读者时的快乐。以前碰到喜欢的书可以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地一口气读完,但自从当了编辑之后,看书就很难不去注意“内文纸贵不贵”“有个错别字”等问题,阅读快感大打折扣,还老有一种在加班的错觉。从前,我们这群人碰到烂书也会二话不说给个差评,但现在都不会再轻易地打低分了。一是可以体会到其他编辑看到差评时的那种心痛;二是生活所迫,自己也没法保证自己可以完全不产出“文化垃圾”。
在审了太多的稿子之后,我的表达冲动越发降低。知道了身边的校对老师为了语言规范,强迫症一样地把“菜蔬”改成“蔬菜”、把“锱铢必计”改成“锱铢必较”,也曾听说过某些同行因为没发现某个错字失去从业资格……这些经历让我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说话,语言没有了过去的活力,写东西时更是不停地写了删、删了写。这可能叫做“失语症”吧。
编辑还有大量事务性的工作,那更是一地鸡毛。很多时候我都想问,某些“流程”到底是为了让事情办得更顺利、更规范、更有效率,还是为了让办事的人都不耐烦到想去死,等到终于适应了这套鬼东西,终于不用去死也能歪七扭八、磕磕绊绊地把事情办下去的时候,突然发现:办事的链条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变长了。
嗯,如果未来哪个平台能办一个“编辑吐槽大会”,我想一定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