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原遗址云塘制骨作坊之制骨工艺的研究

2020-08-11胡玉君

殷都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柱状作坊工艺流程

胡玉君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安阳 455000)

周原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两县的北部,是晚商和西周时期周人活动的重要区域。1976年,周原考古队在云塘村西南约300米处试掘了一处大型制骨作坊遗址,出土有石器、陶器、铜器、骨器等近二百件,还出土了两万多斤废骨料和大量陶片。根据出土遗物判断,该制骨作坊年代为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主要产品为骨笄[1]。

2013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宝鸡市周原博物馆三家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周原遗址进行了聚落结构的考古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发现了许多新的手工业作坊遗存,也对过去已知的一些手工业作坊遗存进行了位置的确认和坐标点的采集。经过调查,在周原遗址发现了大量西周时期的制骨遗存。

本文经雷兴山教授授权同意,对2013年云塘制骨作坊遗址考古调查收获的制骨材料进行缀合拼接分析(即根据能够拼接在一起的骨料来判断其不同骨料之间的先后生产顺序,即使不能完全拼接,能够根据形状、大小大致缀合的骨料,也可以用来作为判断依据),结合其他功能区的个别材料以及1976年发掘出土的两块骨料,以云塘制骨作坊为例对周原遗址西周时期的制骨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因2013年考古调查材料未正式发表,本文所用图文资料均经过雷兴山教授审核,同意发表。

一、 云塘制骨作坊遗址调查的主要收获

这次对云塘制骨作坊范围内的断坎和地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对采集点和采集遗物的研究,确定了云塘制骨作坊的年代和大致范围。年代上云塘制骨作坊遗存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至西周晚期,且晚期有扩大规模的可能性。

云塘制骨作坊遗址发现的西周时期遗物主要有骨料、动物骨骼、骨器半成品、骨器残次品、骨器、陶器、石料、石质及铜质加工工具等,也有一些陶瓦、蚌片、蚌器、石磬残片等遗物出土。其中,骨料即制作骨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人工加工痕迹的、被当做垃圾处理的废弃骨骼。骨器半成品是加工到某个程序但由于某种原因没有继续加工的骨制品,有人工加工痕迹,已经可以据其判断出成品骨器的种类和形制,并且可以继续加工成成品骨器。骨器残次品是在加工骨器过程中的某个步骤中出了问题,不能再继续加工成为成品骨器的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骼,因此废弃成为残次品。

通过对这批骨料、动物骨骼、骨器半成品、骨器残次品、骨器的化验和分析表明,周原遗址发现的骨料主要来自于牛、马、羊、鹿、猪等动物骨骼,以牛骨居多。各种动物骨骼中,主要采用动物的肢骨、下颌骨、肩胛骨部位等来制作骨器。

这次收获的骨器及骨器半成品种类主要有骨笄、骨铲、骨锥、骨刀、骨锯、骨凿、骨镞、骨针、骨饰、骨菲棱、柱状骨器等,还有用于装饰的小圆骨片。1976年在云塘制骨作坊发掘中,发现云塘制骨作坊的产品90%以上为骨笄[2],2013年对云塘制骨作坊调查发现的骨器中也以骨笄为主,因此云塘制骨作坊很有可能是一个以制作骨笄为主的制骨作坊。

二、 历年来对商周时期制骨工艺的研究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在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殷墟遗址、丰镐遗址、周原遗址、郑韩故城等地都发现有商周时期制骨作坊遗存。尤其在丰镐遗址中,先后于马王村东、曹家寨东北、张家坡村东南、新旺村西南、冯村北、白家庄北等地发现多处制骨作坊遗址。郑州商城北城墙外的紫荆山北曾发现一处以动物骨骼及人类肢骨制作小件骨器的制骨作坊遗址,在郑州商城的商代宫殿区中甚至发现一处专门加工人头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3]。

之前,一些学者对这些遗址出土的骨器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陈国梁和李志鹏将二里头遗址制骨作坊的工艺流程简单总结为备料、加工成型和再利用三个阶段[4]。陈志达通过大司空村制骨作坊和北辛庄制骨作坊的对比研究,认为此两处都以生产骨笄为主,且生产目的是为了出卖,可能为商品性生产[5]。孟宪武和谢世平两位先生将殷墟的制骨工艺流程总结为选材、脱脂、取材、制坯、成形、磨制与抛光等六个步骤[6]。何毓灵、李志鹏等对安阳铁三路制骨作坊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制作骨器的过程分为坯料预制、粗坯成形、成品完工或半成品细部加工等工艺流程[7]。李志鹏先生等人还对殷墟晚商制骨作坊与制骨手工业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8]。1976年云塘制骨作坊的发掘简报中将其制骨工艺流程简单总结为选材、锯割、削锉、磨光、镶嵌等五个步骤[9]。张俭着重分析了周原姚西居住遗址出土的鹿角镞的制作工艺,认为其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取材、原料加工、制坯成形几个阶段[10]。付仲杨先生指出“制作不同骨器选择不同骨料,骨器生产包括选材、取料、坯料成形、坯料细加工和制成成品等制骨工序及生产组织管理”[11]。徐良高将沣西新旺村西周制骨作坊的工艺程序总结为选材、锯割、削锉、磨光、雕嵌[12],并论述了不同时期骨牙角蚌器在社会中的作用[13]。李德保将郑韩故城制骨遗址的工艺流程总结为采集骨料、选料、锯、磨、钻、雕等步骤[14]。宋兆麟则根据民族学材料对黎族的骨器制作和骨雕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5]。沈勇对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骨器的加工与制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16]。马萧林则宏观论述了制骨作坊的定义、分类、分析方法和需要探索的问题[17]。

三、云塘制骨作坊制骨工艺研究

云塘制骨作坊,主要是以制作骨笄为主,兼做一些骨刀、骨凿、骨针、骨牌饰、小骨饰、柱状骨器等其他骨器。从锯痕的形态特征和部分骨料的显微观察来看,锯口整齐,切割面一般有用锯留下的细密痕线,取料的方法主要是以青铜锯加工锯切。加工的方法包括切割、削、锉、凿、雕刻、打磨等。加工工具主要有青铜锯、青铜削、青铜凿、石刀、砺石等。

因为制作骨器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骨料。云塘制骨作坊中所使用的骨料大致可分为扁平骨料、条状骨料、柱状骨料三种。条状骨料和柱状骨料主要采用动物肢骨,扁平料则采用动物肩胛骨和下颌骨等。因制作骨器采用的骨料不同,其生产流程也不一样。条状骨料以制作骨笄的流程为主线,同时生产骨环和小骨饰,柱状骨料生产柱状骨器,扁平骨料生产骨铲、骨刀、骨凿、骨针、骨牌饰等。

文中依据不同的骨料分为条状骨料、柱状骨料、扁平骨料三种形式分别对其制骨工艺流程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叙述方便,在下文中用扁平骨料、柱状骨料、条状骨料的第一个字扁、柱、条来命名,而后按制作工艺的先后顺序加Ⅰ、Ⅱ、Ⅲ……字符,如条Ⅰ、扁Ⅱ。同一工序生产出的不同类型骨料,加a、b……表示,如条Ⅲa、条Ⅲb。同一步骤生产出的不同产物加1、2……表示,如柱Ⅱa1、柱Ⅱa2,本文中加1代表主要产品,加2代表副产品或废料。条状骨料用来制作骨笄的流程中分出来的制作其他骨器的较小支线,骨料名称则采用产品名加Ⅰ、Ⅱ、Ⅲ……字符,如镞Ⅱ、饰Ⅱ。而制作骨铲的骨料标本极少,只有一种,简称为骨铲料。文中所使用的实物标本见附表一。

1.条状骨料制做骨笄的工艺流程(图1)

图1 云塘制骨作坊制骨工艺流程图一(条状料及柱状料部分)

第一步,选材,也就是从各种动物骨骼中选取所需骨骼,牛的肢骨是所用最多的,马、羊、猪、狗等动物的肢骨也有采用。

第二步,脱脂,也就是采用水煮或日晒等方式去掉肢骨表面的油脂,这一步可参考民族学材料,现在的很多制骨作坊也都要经过脱脂步骤[18]。

第三步,去端,即采用锯割的方式去掉肢骨粗大的前端,也就是锯掉关节头条Ⅰ,得到中间部分,中间部分标本未见。在去端之前或者去端之后,有一个先将圆柱状骨料纵劈为两半的过程。去端一般为横切,横切去掉关节头的去端方式至少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一个方向锯割到底(例:图2-1),第二种是关节头较粗的情况下有分两个方向(例:图2-2)或者三个方向(例:图2-3)向中间锯割截断的,第三种是从一个方向锯割到一定程度后用力折断的(例:图2-4)。另外,去端时也有斜方向斜切去掉关节头的(例:图2-5)。

图2 去端骨料形制图1.单向横切 2.双向横切 3.三向横切 4.锯割折断 5.斜切

第四步,选料,经过去端的肢骨,有些两端部分骨壁较厚,截取下去得到柱Ⅱa,剩下的中间骨壁较薄的为条Ⅱ,有的不经过这一步直接进入下一步分段。

第五步,分段,将较长的肢骨条Ⅱ分为适用于制作骨器的小段条Ⅲ,条Ⅲ根据长短不同分为较长的条Ⅲa和较短的条Ⅲb,用来制作长短不同的骨笄,有些较短的骨料并未经过分段过程,直接进行制骨条或制骨片。

第六步,制作粗骨条,通过锯割手段将条Ⅲ制作成骨条,得到条Ⅳa和条Ⅳb,条Ⅳa1和条Ⅳb1是锯割下的所需部分,条Ⅳa2和条Ⅳb2是剩余部分。

第七步,锯割细骨条,将条Ⅳa1和条Ⅳb1进一步锯割加工成容易加工成骨笄的细长骨条条Ⅴ。

第八步,成形,通过锯割锉凿等手段使骨器基本制作成形,已接近完成,得到条Ⅵ,可以称为骨笄半成品;第九步是抛光打磨,将成形骨器打磨光滑,有的还需经过雕刻细加工,得到最终所需要的成品骨器。

需要说明的是,因周原遗址西周时期骨笄有长短之分,故制作流程中笄a和笄b是两个长短不同的序列。制作骨笄的流程中,选料之后,进行分段时,两端骨壁较厚、直径较大的部分可以锯割切片成环状骨料饰Ⅱ,饰Ⅱ可以制作骨环,也可以从上面切割出小骨块饰Ⅲ,饰Ⅲ进一步加工成小骨饰。同样,在制作骨条之后,这些骨条除了用来制作骨笄之外,还可以用来制作其他骨器。条Ⅳa1和条Ⅳa2可以直接打磨制作骨锥,也可以进一步加工制作骨锯。条Ⅳ的各部分都可以锯割加工成镞Ⅱ,进而加工成为骨镞。

2.柱状骨器的生产工艺流程(图1)

柱状骨器所采用骨料主要来自于制作骨笄的去端和选料过程。去端可以得到端面凹凸不平的关节头柱Ⅰ和端面较平整的关节头柱Ⅱb,选料可以得到中间肢骨的两端骨壁较厚部分柱Ⅱa。所以柱状骨器工艺流程的前四步可以说跟制作骨笄工艺流程的前四部相同,分别为选材、脱脂、去端、选料。不同的是,第四步可以通过选料得到柱Ⅱa,也可以通过去掉柱Ⅰ不平整的顶部得到柱Ⅱa1和柱Ⅱa2。第五步,分段,将骨料锯割为小段骨料柱Ⅲ;第六步,切块,将柱Ⅲ进一步锯割成很小的柱状骨料柱Ⅳ;第七步,细加工,经过锉磨抛光等工艺加工成柱状骨器。

3.扁平骨料制作骨器的工艺流程(图3)

图3 云塘制骨作坊制骨工艺流程图二(扁平料部分)

扁平料采用的动物骨骼又分动物肩胛骨和动物下颌骨。动物肩胛骨,仅知经过选材和脱脂之后,可以锯割成骨铲料,然后用来加工制作骨铲,由于缺乏中间步骤的骨料及半成品,具体流程并不是十分清楚。

用动物下颌骨制作骨器的工艺流程为:第一步,选材,从各种动物骨骼中选出所需的牛、马、羊、鹿、猪等动物的下颌骨;第二步,脱脂,通过日晒或水煮的方式脱去骨骼表面的油脂;第三步,制骨片,将动物下颌骨锯割成较为规整的骨片扁Ⅱa和扁Ⅱb,扁Ⅱa可以直接经过打磨抛光制作成骨凿;第四步,切片,扁Ⅱa可以通过斜切片的方式得到扁Ⅲa,扁Ⅱb可以通过锯割切片得到扁Ⅲb1和扁Ⅲb2,扁Ⅲb1是所需骨料,扁Ⅲb2为副产品;第五步,细加工,经过锉、削、磨、钻等工艺,将扁Ⅲa加工成骨刀、骨针等骨器,将扁Ⅲb1加工成骨牌饰。

相比较于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殷墟遗址、丰镐遗址、郑韩故城等地的制骨作坊,云塘制骨作坊制作不同的骨器拥有不同的工艺流程,且所使用的骨料有条状骨料、柱状骨料和扁平骨料之分。条状骨料和柱状骨料主要采用动物肢骨,扁平骨料则采用动物肩胛骨和下颌骨等。在对骨料进行选材和脱脂后,条状骨料经过去端、选料、分段、制条、成形、抛光打磨得到骨笄、骨镞、骨锯、骨锥、骨环、骨饰等骨器;柱状骨料经过去端、选料、分段、切块、细加工得到柱状骨器;扁平骨料经过制骨片、切片、细加工得到骨刀、骨针、骨凿、骨铲、骨牌饰等骨器。在整个遗址范围内,发现的骨器中骨笄都是占绝大多数的,制骨工艺流程也是以制作骨笄为主线的。可以说,云塘制骨作坊是一个专用于生产骨笄的制骨作坊。

在云塘制骨作坊遗址范围内,发现有西周早期至西周晚期的制骨遗存,不同时期的制骨遗存都出土有大量骨料,说明,该遗址应为一个长期延续使用的制骨作坊。从制骨遗存的分布范围和数量来看,西周早期,云塘制骨作坊初具规模,且已具有规范化的制骨工艺流程。西周中期,该作坊规模进一步扩大。西周晚期,云塘制骨作坊进入繁盛期。

本文的完成,要特别感谢周原博物馆张亚炜馆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种建荣研究员、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李贵昌研究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附表一 云塘制骨作坊骨料名称与实物对照表(未统一比例)

猜你喜欢

柱状作坊工艺流程
金属柱状阵列结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模拟研究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化工工艺流程题中常涉及的考点
汾酒老作坊
例谈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逆向审题策略
钢铁工艺流程概述及发展方向初探(下篇)
钢铁工艺流程概述及发展方向初探(上篇)
基于ADAMS的舰载补给起重机摇摆仿真及减摇措施分析
号外!号外! 这里有一簇“天外飞石”
人大代表的“女子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