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中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研究

2020-08-10赵洪彪裴小果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管理方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赵洪彪 裴小果

摘 要:近年来,特种设备的应用范围日渐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特种设备数量逐渐增加,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特种设备安装管理工作有助于保障管理人员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均对企业特种设备管理进行严格规定,充分体现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管理方案;管理制度

1 企业中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原则

为满足日益提升的生产需求,近年来特种设备生产环境逐步改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资料显示,2012—2019年,我国特种设备总量分别为821.67万台、936.91万台、1036.46万台、1100.13万台、1197.02万台、1296.52万台、1394.35万台和1525.47万台,特种设备总量的上升意味着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压力逐渐增大。为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质量,应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创新化原则和系统化原则。就科学性原则而言,企业在特种设备管理中应积极更新管理技术,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用更科学的手段实现特种设备质量监管,提升设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就创新化管理原则而言,日益扩大的设备管理规模对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更新特种设备技术管理视野,重建设备管理环境,降低特种设备运行风险;就系统化原则而言,在特种设备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流程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深度分析并掌握特种设备的管理需求,继而有目的、有规律地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充分借鉴美国、欧盟、日本和香港地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验,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和完善。

2 企业中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对策

2.1 组建管理队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显示,2019年,我国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共有数量分别为38.3万台、419.12万台、709.75万台、244.01万台、1089.0万条、2.49万台和111.69万台;2012—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数量分别为706.09万张、829.79万张、963.79万张、1047.64万张、1099.52万张、1145.36万张、1216.67万张和1215.55万张。由此可知,我国仍旧有较大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缺口。为提高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应积极组建管理队伍,企业可针对特种设备种类及管理人员缺口开展多渠道招聘活动,吸引高质量人才投身企业发展,以全面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在组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队伍的过程中,应对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以有效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2.2 提高技术水平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显示,2012—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死亡率分别为0.52%、0.46%、0.39%、0.36%、0.33%、0.30%、0.22%和0.11%,由此可知,全国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死亡率呈不断下降趋势。考虑到特种设备事故危害较为严重,且特种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应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高质量完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1)企业应全面掌握当前特种设备管理情况,包括特种设备种类、特种设备数量以及特种设备的主要应用环境、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2)企业相关人员应深度总结特种设备管理需求,按照技术缺口,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技术的针对性引进。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物联网技术得以有效应用,在特种设备管理过程中,可将智能化传感器安装于设备运行环境,实现设备运行信息和设备管理信息的全面汇总。2.3 加大检验力度

设备定期检验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管理流程,因此,为全面提高企业特种设备管理水平,应加大检验力度,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1)我国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企业开展标准化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同时,全国特种设备公示信息查询平台也能够支持企业对特种设备信息进行查询,并按照要求完成检验。为全面保证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健全特种设备检验法规标准体系,调整法规的适用范围,建立安全监察机构,调整职能管理部门和监察机构编制,加大检验机构改革力度,推进检验市场化,提高检验能力。

(2)企业应具备较高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按照检验机构的具体检验要求,致力于提升内部安全检测技术水平,以便科学化开展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3)应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建立安全评定、寿命预测与风险评估体系,以实现特种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显示,2019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原因主要包括使用管理不当、质量安全缺陷和其他次生原因,上述原因导致的特种设备事故占比分别为87.1%、8.6%和4.3%,通过加大设备检验力度,企业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能够进一步增强特种设备管理意识,有效降低特种设备事故发生概率。

2.4 完善管理制度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显示,2012—2019年,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数量分别为3189个、3236个、3573个、2550个、2801个、3206个、3701个和4161个,充分证明了国家对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为全面提高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相关管理人员应致力于完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1)在组建优秀特种设备管理队伍的基础上,企业应针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制定特种设备管理行为规范,充分明确不同特种设备的管理要点,以提高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规范化程度;(2)企业应针对特种设备管理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制,以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以公司分管领导为安全生产负责人,要求特种设备使用部门、车间、行政人事部、保全部等全面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并充分明确不同部门的特种设备管理职责。例如,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针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相关特种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上报,而车间人员应定期开展检验、检查工作,制定设备变更修理计划,开展日常维护保养,行政人事部则负责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保全部主要负责监管特种设备的使用行为及维护行为,完成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严格执行管理员职责。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企业还可应用绩效考评机制对涉及特种设备相关工作的部门及人员进行考评,将工作人员薪酬与特种设备管理效果相连接,以引导相关人员增强设备管理意识,积极学习设备管理技术。

2.5 制定管理方案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状态的重中之重,《特种设备安全法》要求实行三位一体管理体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特种设备管理框架。为充分细化特种设备管理内容,企业应针对性制定设备管理方案,以下对其进行介绍:首先,企业应针对特种设备开展源头治理工作,在引进特种设备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内容,严格检验特种设备质量。其次,在特种设备管理中应开展全程监控,对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养护、维修进行动态管理。再次,应开展精细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特种设备应充分明确设备管理细则,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开展特种设备的常态化维护管理工作。

3 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企业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想进一步提高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应积极组建管理队伍,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检验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方案,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企业的常态化工作,严格保证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和生产人员生命安全。

參考文献:

[1]陈绮文.特种设备检验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及实践[J].经济师,2021(2):32-33,35.

[2]熊筑生.试论机电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J].电力设备管理,2021(1):120-122.

猜你喜欢

管理方案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集输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网络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方式初探
现代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常见问题与对策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新时期水泥企业营销团队管理方案之我见
浅谈如何做好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安徽:部署特种设备专项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