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可靠性技术应用研究

2020-08-10施军朝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民航可靠性

摘 要:本文简略阐述了可靠性的特点,介绍了我国民航可靠性管理的现状,并从维修工作时间的确定、产品支援体系的构建、动力装置的维修工作以及零部件的维修几方面内容着手,对可靠性技术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进而切实提升飞机维修工程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工程;可靠性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民航业较之以往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可靠性管理开始在民用飞机中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飞机的维修工程上。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着手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在应用可靠性技术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定的不利因素。基于此,为有效提升可靠性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必要对其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探索。

1可靠性管理的特点

可靠性管理主要是指在对产品进行研发、制作以及维修等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可靠性管理方式的应用可以保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都能够受到高效的管控。在我国的民用飞机中,可靠性具体体现在使用和维修两部分内容上,开展工程维修工作的根本目标便是用最少的成本达到高质量的维修效果,从实际情况来看,民航维修工程中可靠性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在民用飞机维修中采用可靠性技术,需要保障全员参与,具体包括民航管理局的全部工作人员。其次便在于针对飞机的各类活动展开相应的管理工作,其实际的管理方向涉及到航空公司,飞机设计以及制造部门等等,以便于高质量落实对于民用飞机全方面的管理工作。最后,可靠性管理需要深入研究民用飞机的动态性,动态性具体是指民用飞机本身在性能方面所产生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来说,在民用飞机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势必会使其形成变化,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对于民用飞机的管理维护工作的时候应当充分结合飞机的具体性能变化状况对相应的管理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制定工作。与此同时还会针对民用飛机产生故障时的各项数据展开相应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这样一来便能够为后续所开展的民用飞机维修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为其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1]。

2我国民航可靠性管理现状

在当前中国民航的发展过程中,可靠性管理在诸多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应用,例如飞机安全运行、适航审定以及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在运营和维修等工作上成本的投入等等。但对于我国民航维修来说,对于可靠性分析所开展的研究和应用仍面临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当前绝大部分的工作都比较流于表面,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存在着实质性内容欠缺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民航可靠性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所开展的可靠性分析工作都只是对平均寿命以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比较工作,即便是在其中进行了相应分布模型的引入,也仅仅是基于以往所得出的相关经验教训对标准进行简单的套用。尽管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充分展现出一定的统计规模,能够起到参考作用,但若是从理论层面着手进行分析,其所得出结果的准确性仍面临较大的争议,所以难以实现在维修决策中的直接应用。这样一来势必难以充分展现出可靠性管理的实质性作用,真正达到降低维修成本以及保障飞行安全的效果。除此以外,当前国内民航业缺乏针对可靠性分析具体方法等方面内容作出的论文和专著,与此同时,该方面的理论教材也相对较少。这使得针对可靠性分析工作者所开展的培训工作仅仅是对数理统计以及概率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没有充分将可靠性分析和维修工程有效结合起来,进而导致部分工作者尽管有着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却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高效应用[2]。

3可靠性技术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

3.1维修工作时间的确定

在飞机维修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可靠性技术能够用于确定维修工作的间隔时间,维修间隔的时间对于飞机维修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标准和规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间隔时间展开科学合理的控制,切实保障其能够同具体要求相适应。从目前来看,在开展我国民用飞机维修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对于多样化维修方法以及维修技术的应用,而这些维修方法本身都存在较高的复杂性,所以在正式对其应用之前,应当针对其维修过程中的具体状态展开全方位的检测以及分析工作,以免在后期维修的过程中产生各种不利因素。在对民用飞机进行维修的时候,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同时还要精确分析其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一般来说,民用飞机在正常进行维修的时候会面临一定的多变性。基于此,工作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各种外界环境因素所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在飞机本身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能够妥善解决各项问题并与之相适应的维修方案,进而最大限度提升飞机维修工作的实效性。

3.2产品支援体系的构建

在民用飞机中,产品支援本身作为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同飞机的多个环节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能够落实对其的管理工作,应当从大局着手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基于此,工作人员应当对其可靠性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探究,以切实提升民用飞机的运营质量和效果。在产品支援中,备件支援是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唯有真正在飞机的设计阶段实现可靠性工作分析的充分落实,才能够有效为后续民用飞机提供更加良好的备件支援。制造商将会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备件需求量的确定,并给民用飞机提供相应的备件清单,这种备件支援充分达到了可靠性的标准,所以能够有效减少民航公司资金浪费的问题,并为飞机的持续平稳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3]。

产品支援还包括维修可靠性数据的检测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将各类相关数据向有关部门进行提供,以便于落实各类工程服务。应当事先完成对于维修大纲以及维修计划的制定工作,对飞机中各个部件的具体维修要求进行制定,充分实现对于飞机制作相关环节的参与,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进一步了解飞机中的配置,为后续针对设备开展可靠性维修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除此以外,工作人员应当仔细检查地面设备的运行状况,合理评估飞机试飞阶段的状态,通过可靠性数据分析得出维修经费的预算。在售后的过程中,还应当担保用户的维修计划,同各项数据进行不断配合,在此基础上展开科学合理的调整工作,继而形成相应的可靠性报告系统。用户支援是产品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尽可能对用户的各方面使用状况展开全方位的了解,快速实现对于用户所遇到的问题的支援,并结合用户所反馈的具体情况,加大力度落实对于可靠性维修工程系统的进一步扩建。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适当的情况下对用户进行指导与培训,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由于使用不当所产生的维修成本,这也是可靠性运用的关键内容之一。对于我国民用飞机维修来说,在可靠性的基础上构建起相应的产品支援体系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民用飞机的整体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3.3动力装置的维修工作

近些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正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其应用的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民用飞机维修工程水准较之以往也有所提升。从目前实践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民用飞机维修工程技术有着相对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工作发展的水平,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对于其基本状态维修技术应用的重视。民用飞机维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同系统整体的安全运行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基于此,应当高质量保障民用飞机维修各项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以为民用飞机维修工程整体的持续平稳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以往所开展的维修工作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实验的方式判定各方面的实际特征,但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与此同时,其在工作需求两方面也有着大幅度的增加,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同其实际需求相适应,还需要通过可靠性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来达到创新效果,具体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便在于针对分级的各个需要维修的系统和动力装置进行分析,以实现对于重要维修项目的确定,结合具体的需要维修的项目展开相应的确认工作,维修项目是确保运营经济性以及飞机飞行安全性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飞机飞行系统、关键零部件和组件等的维修,而维修工作则通常是由制造商立足于相应的可靠性维修原则对其进行确认。

另一方面则是形成逻辑决断图式,工作人员应当针对飞机维修对象动力装置的逻辑决断图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工作。一般情况下来说,是由逻辑决断图的顶层入手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的“是”与“否”对后续分析的实际流程走向进行具体的确认。逻辑决断层主要包含两层,第一层为首级,其具体便是描述以及分析飞机维修对象所具有的各个功能故障,并对故障本身所会产生的影响进行确认,包括其经济影响性以及其是否有着严重的安全危害等等。第二层则为次级,从首级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着手,对与之相对应的工作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4]。

3.4零部件的维修

对于飞机来说,飞机零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零件本身所具有的运行质量对于民用飞机整体的运行情况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应当加强对于零部件维修的重视。某航空公司的民用飞机中出现了防病活门运行故障,所以需要不断对该部分零件进行更换,仅仅在2016年一年之间,该民用飞机的防冰活门便有35次更换的记录,而在后续对其所采取的拆换措施也越来越频繁,其运行事故率也有了极为显著的提升。当基于可靠性针对防冰活门展开维修工作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维修管理,具体包括空气质量、零件结构设计特点等等,结合相关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之所以会产生防冰活门运行故障主要是因为空气质量比较低。空气中包含着诸多污染物,这便使得防冰活门面临着严重的堵塞问题,该因素的出现有着强烈的不可控性,所以应当从结构设计和维修质量两部分内容着手展开相应的维修管理工作。

结论:综上所述,在飞机维修工程中合理应用可靠性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飞机维修的质量和水平,对于飞机后续的持续平稳运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当加强对于可靠性的重视,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总结各方面影响因素,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在各个环节中实现对于可靠性的应用,为飞机的高质量维修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新,张英伟,刘艳梅,等.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军用飞机维修保障浅析[J].航空制造技术,2020,64(3):34-43.

[2]丁昌昆.可靠性分析在飞机周期性维修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5):144-145.

[3]李勤,尹馨,欧阳成.可靠性在民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22):17.

[4]祝华远,李軍亮,王利明,等.长周期服役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成本评估[J].现代防御技术,2020,49(2):86-94,105.

作者简介:

施军朝(1976年9月—),男,汉族,广西桂平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航空器维护与维修。

猜你喜欢

民航可靠性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民用飞机供应商可靠性管理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民用航空空中管制中的人为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构建第四代海事卫星民航客舱通信系统
民用航空导航信号的干扰研究
基于颜色特征的行李箱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