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建设进程中对古树名木移栽的养护

2020-08-10李瑜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城市化

李瑜

摘 要:古树名木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原始财富,被称之为“绿色的古董”,是无比珍贵的自然资源遗产,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是人们回忆城市变迁的永久性指示坐标,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土地开发利用和农村住宅改造,影响到古树名木的工程会越来越多,必须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呵护,尤其对于名木古树的移栽和养护过程加以科学干预,可以大大减少死亡和修复长势不佳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城市化;古树名木;养护管理

引言

1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的意义

1.1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

1.2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

1.3古树名木可以组建高质量的园林艺术

1.4古树名木是研究自然历史的重要资料

1.5古树名木可为树种规划作重要参考

2古樹名木衰老的原因

2.1土壤密实度过高

2.2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

2.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2.4根部的营养不足

2.5人为的损害

3古树名木的复壮与养护管理

3.1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存档

3.2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3.2.1埋条法

3.2.2地面铺梯形砖和草皮

3.2.3做渗井

3.2.4埋透气管

3.3养护管理措施

3.3.1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3.3.2保持土壤的通透性

3.3.3加强肥水管理

3.3.4防治病虫害

3.3.5补洞防治

3.3.6支架支撑

3.3.7堆土、筑台

3.3.8整形、修剪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引言

有着5000年文明古国之称的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又和风格独特。不仅是各个名胜风景区域、历史古建,在乡村、城镇建设发展进程中,一些古典园林、寺庙祠堂及居民院落中的古树,也都是很好的例证。这些珍稀的名木古树,有“活文物”之誉,它不仅为我国园林历史中刻写下了悠远瑰丽的景观,也是我们古典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土地的开发利用和农村住宅的改造,直接影响到古树名木的工程从未减少。我们对这些古树名木的常规保护方法要么采用原地保留,无法做到原地保留就是采用移栽的方法。但在移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可能会造成古树的死亡和长势减弱。古树名木不仅仅只是具有绿化观赏、造景的价值,还兼具着相当高的文化内涵及研究价值,古树名木一直被视为活的文物。它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古代历史、天文、地理、气象学、以及古典园林植物的应用发展和变迁史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因此,我们应当重点分析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水文条件,以及此树种的生长习性和特点,从而进行更加科学的养护和研究管理。[1]本文通过分析古树名木的基本概念,针对其所在环境生存状况、水文、土壤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恰当的管养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对涉及的一线工作提升对古树名木的管养和处理,增强古树名木管养的专业度和含金量,全面促进城镇、乡村园林园艺事业的推进和发展。

1保护和研究古树名木的意义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建设部便开始重点关注古树名木的保护,于2000年第三季度颁布并开始实施了《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此款天文中对古树名木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界定,为相关层面学者后续的深入研究做出铺垫。

通常而言,将“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称为“古树”,它们经过较长时间的岁月积淀。“名木”则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名贵树种,且通常具有诸多方面的科学研究价值。如若树木的树龄可达300年及以上,且树种较为名贵和稀有,在大多数地区种植难度较大且科研价值丰富,对某一地区具有较为深刻的历史纪念价值,则认为此种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他与一级古树名木有较小差距的树木,则为“二级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通常同时具有:“树龄高、品种珍稀”的特点,但也存在:“品种珍稀却树龄较低、树林较高但品种普通”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此两种情况的树木也都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和保护,在后续的养护中充分鉴定其树木价值。

1.1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

古树名木以一种特殊的身份存在,在时光飞逝的岁月变迁中,这些树木见证了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展,也记录了一个地区人文和社会的变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毫无疑问,古树名木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历史见证者和记录者。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周柏、秦松、汉槐、隋梅、唐杏等等都能够拿来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当年崇祯皇帝在北京景山公园里上吊的古槐,虽然已并非是原植株,但也是承载着我们对那段农民起义军书写的伟大历史;从北京颐和园的东宫门入园,迎面有两排古柏,1900年8月八国联军洗劫颐和园,当时这两棵古柏曾被火烧,靠近建筑的一面没有了树皮,这是对帝国主义侵华劣行的有力证明。作为历史活文物,这些古老的树木,其本身的价值,早已远远超越了人们的观赏、瞻仰、和品读。

1.2营造高质量的园林艺术环境

古树名木古雅苍劲,姿态婀娜多姿,在自古就是园林中可独树一帜的景观,亦常是古迹名胜中的打卡圣地。在黄山风景区,迎客松以顽强、奇异的姿态著称于世,宛如黄山的灵魂所在。它的枝干不高却身挺坚实,树冠短平却针叶茂密,同云雾、怪石抗争到底,彰显着独特的魅力。鞍山千山素来有“秀在松”之称,当地名寺“香岩寺”内有一棵为人所称著的“蟠龙松”,这棵名贵树种以及宛若一条巨龙得名。树冠极大,可以遮蔽一方阴凉,树枝树叶又清秀俊逸,独有一番一番风味。除此之外,其他的古树名木生长至今,已成一方奇景,如:陕西黄陵的“轩辕柏”、北京北海的“遮荫侯”油松、 “白袍将军”白皮松、泰山上的“卧龙松”、四川灌县天师洞的冠幅超36m的世界最大的银等等,都引得中内外游客前去瞻仰。

1.3研究自然人文的重要史料

古树名木不仅见证了某一区域内的风土人情变化和时代发展经过,更是民众进行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和物料。古树名木的枝叶通常较为繁茂,气象恢宏,其树干、树根、树顶都可能与这一地区近百年来的气候和水文情况息息相关,更会直接反映本区域内的地质变化。生物学家也可以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和演变特征,细致分析古树名木自身的品种的独特性,以及借助古树名木评选来探究周边地区的植被变更情况。古树名木的树龄通常较高,其年轮结构和不同期间段内的生长状况,不仅能够直接反映本区域内近百年来的气候和降水条件,更能够帮助研究者追溯古树名木的生存规律。

2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

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当一棵树的树龄逐渐增长,其生理机能也是逐渐下降的,加之环境的污染侵害,其生长环境的改变甚至日趋恶化,以及人们的重视程度、保护意识或管养资金投入等各种情况的影响,导致各地都存在着有部分古树名木渐渐枯萎、甚至死亡的案例,对于我们整个社会都是损失巨大。探讨研究古树名木衰老的原因,重视对其进行长效管养是当今对园林植物资源保护的关键。

2.1土壤密实度过高

土壤的质地与环境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公园、公共绿地等人群密集的地表土层因受到大量地践踏,土壤板结,质地密实度高,土壤的透气性较差,同时机械阻抗性增加,这对植物的生长是十分不利的。据测定:一般在公园人流密集的树林中土壤容重达1.7g/cm3,非毛管孔隙度2.2%;小区游园、城市主要绿地周围土壤容重为1.59g/cm3,非毛管孔隙度为2%,在这样的土壤中,根生长受抑制。[2]

2.2树干周围铺装面过大

因为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小区、商场、公园内的地面用硬质材料铺装的面积明显增加,树穴的栽种设计仅留很小的树池,很影响树木的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的气流交换,根系处于透气性差的环境中,即使是普通树木成活率也难以保证,对于古树名木更是多了一份风险。

2.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任何事物的要发展良好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土壤作为树木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现实生活中往往因一些人为的原因而使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升高致使某些局部地段古树名木长势减弱甚至枯萎死亡。倾倒污水、有害废水、有害垃圾等是目前城镇发展过程中影响园林树木生长的最主要的问题。

2.4根部的营养不足

毫无疑问,营养是古树名木维持生命力并实现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养料不足更是影响古树名木生长衰弱的原因之一。最常见的古树名木生长缓慢,树叶稀疏、出现凋零,抗性减弱的势态,往往是氮、磷、钾等元素的缺乏。保证根部营养的充沛,是古树名木健康生长的基本管养措施。

3古树名木的复壮与养护管理

3.1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存档

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首先要从系统调查开始,只有先摸清家底,方可掌握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因此,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多数省市地区都组织并开展了专业性较强的调查,为此后充分了解和掌握古树名木的资源等信息数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项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古树名木的树种珍稀程度、树龄高低以及树高冠幅等详细层面,并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状况和水文条件进行分析,致力于及时防治榆树古墓的病虫害。在此基础上,对古树名木进行种类和级别的鉴定,对于不同等级的古树名木设置永久性标牌,并将其编辑在册,在后续的监管中加强保护和研究。

3.2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3.2.1埋条法

埋条法作为树木栽培养护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古树名木的复壮也是有积极因素的。最常用的是放射沟埋条。放射沟埋条将古树名木作为圆心,在树冠投影外侧挖4~12条放射沟,每条沟长120cm左右,宽为10~70cm,深80cm,在沟内先放10cm厚的松土做垫层,再把修剪好的树枝捆了铺在上面,撒少量松土覆上,同时要施尿素和有机肥,再覆土后放第二层捆好的树枝,最后再覆土踏平。

3.2.2做渗井

做渗井的主要作用是透气存水,可以帮助引导新根生长,改善和优化根部生长条件,依照埋条法可以挖深120~140cm,直径110~120cm的渗井,在井底的壁处掏3、4个小洞,填入枝条、腐叶土、微量元素等。井壁用砖可砌成坛形,周围埋填枝条、施肥,井口需加盖盖子。 [3]

3.2.3埋透气管

埋透气管的作用主要为了改善古树的移栽生存环境,在树冠半径约4/5外左右,挖放射状的沟,挖时需要留5-10cm左右的根系,在挖好的沟中垂直插入透气导管,每株古树至少需2~4根,管壁要有孔,管径约10cm以上,管外应缠上棕丝,外覆盖腐叶土、微量元素肥料和修剪树枝的混合物等。[4]

3.3养护管理措施

3.3.1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一般不因特殊情况特殊原因,古树名木不可随意搬迁,也不该在其周圍挖土、修建房屋、架设构筑物、倾倒各种有害垃圾、污物等,原有的生长环境一旦破坏,修复和改善都是不可逆的。

3.3.2加强肥水管理

“薄肥勤施”的原则,说起易,做起来并不易,树木需要及时施肥。土壤质地发生恶化,就不利于树木的生长。也是提示换土的信号。另则,对于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处的古树名木,更要注意排水,必要时需要为其修建排水沟及地下渗水管网。[5]

3.3.3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是为了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而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一般可以分为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和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每年的3月左右,气温回暖,需预防天牛、小蠹产卵,再后续就是各种蚜虫、螨虫、蛾类的防治高峰。4—6月是白蚁的繁殖季;进入8月天牛的成虫就开始羽化。在进入降水量较多的季节之后,应当重点关注古树名木是否遭受到了叶斑病的侵害。经过科学的探测和分析,及时查找并清除可能存在的病害隐患,并且应当为古树名木配置专业的药液进行防治。进入11月份左右,应当在古树名木的底部基干范围内喷洒湿性药粉,有效避免可能存在的幼虫萌芽情况。进入冬季之后,古树名木容易遭受冻害,更可能会诱发烂皮病,针对此种情况,必须在病发的第一时间清除病残体。

3.3.4补洞防治

衰老的古树名木经历人为损伤、病菌侵袭之后,往往会影响到使木质部的生长甚至该部位腐烂蛀空,树洞的形成主要就是木质部的损伤引起的,所以木质部的健康程度对树木生长影响深远。当古树出现树洞时,目前按照不同程度,有四种处理方法:①树洞还不易堵塞时,可以在树洞底端安装排水管,再在洞内壁涂防腐剂;②可以堵塞时,在不影响数目结构生长的情况下可以用水泥补修;③若无法用水泥的还可以选择用木块来进行修补;④最后一种是用发泡剂、钢筋骨架、网罩以及玻璃钢树皮来进行修补。这种技术较新,首先是对腐朽中空树洞进行清理,洞内喷撒杀虫杀菌药(溴氰菊酯),做完防腐处理之后还务必记得刷桐油;其次是做支架于洞内,通常用干燥柏木杆,再钉上木板,将树洞围住;注入发泡剂(聚丙乙烯);木板外铺钢丝护网,钢丝护网上抹青灰;最后待青灰干后,外植玻璃钢质地(环氧树脂复合物)的树体假皮,就可以很好地修复和保护受损树干了。玻璃钢的材质主要是环氧树脂,这种合成材料具有韧性、耐湿、耐热又又坚固耐用的特性。

4结束语

虽这些年随着岗位变迁,工作上树木的直接接触略有减少,但丝毫不影响对园林树木的喜爱、对园林专业的热爱。每年经手的项目很多,地块规划、出让过程的前期工作都是会涉及到苗木的搬迁、移栽,也时常会碰到古树名木的种种现状问题。作为最基层的园林工作人员,我应当自觉担负起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研究责任,并将此项工作作为我园林绿化职责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因为其中存在着一些相当紧迫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热爱专业、热爱家乡的一线工作者,能家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践行,为保护古树名木做应尽的微薄之力,不仅是一种荣幸,也是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

[1] 卢跌国.重视城乡建设开发过程中的古树名木保护[J].园林,2007(10),50-51.

[2] 祝遵凌,王瑞辉.园林植物栽培養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07-214.

[3]罗都强,陈安良,冯俊涛,等.“注干液剂”的概念及实践[J].农药,2001,40(4),16-18.

[4]梁细弟.日本树干注入剂的应用及最新进展[J].林业科技通讯,1997(8),35-36.

[5]姚立民,李明思,等.插入式治灌的初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8),207-210.

猜你喜欢

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