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机器人的应用探析

2020-08-10潘慧贤张瑞锦

中国商论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财务机器人应用现状障碍

潘慧贤 张瑞锦

摘 要:财务机器人的问世,在传统会计行业中掀起了财务智能化浪潮,基础会计工作被取代已成为必然趋势。财务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毋庸置疑的,其已逐渐成为企业财务转型升级和财务价值提升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只是财务机器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功能不够完善且成本较昂贵,因此还未全面普及。本文从财务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入手,逐步探析财务机器人在推广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财务机器人  应用现状  障碍  推广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a)--02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四大”相继推出自家的财务机器人,将“财务机器人”这一概念引入公众视线,会计行业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那么到底什么是财务机器人?我们首先要理解它的工作原理:RPA技术。RPA即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软件流程自动化),是指利用软件自动化的方式实现原本是人工操作计算机完成的业务。通过此技术,可以让电脑软件自动处理大量重复的、基于规则的工作流程业务,而会计行业恰有大量重复性高且繁杂的基础业务:凭证录入、账簿登记等。因此,RPA技术便在会计行业发展出了“财务机器人”,即基于RPA技术的智能财务处理程序。

1 财务机器人的应用现状

会计有两项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目前已问世的财务机器人,其功能几乎都以会计核算为主:数据录入、发票管理、凭证管理、费用报销审核等基础核算工作均可由财务机器人自动完成,即会计作业中所需的证、账、表可以由财务机器人自动生成,基本可以满足企业的日常会计信息需求。

以企业的财务结算流程为例,这一过程经常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任务,并且任务与任务之间次序紧密,相互联系,下一个任务往往只能等上一个任务完成以后才能开始,比如在应付结算环节中,需要采购单、入库单、采购发票都核对无误后才能确定应付款。与此同时,财会人员又在凭证问题上面临着极大的工作量,并且必须进行相应的复核工作,防止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而财务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其可以自动完成单据、发票的审核复核并确认应付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引进财务机器人的企业中,根据企业会计流程的规范和标准化程度不同,财务机器人应用的范围也可能不同。

总的来说,针对重复性高且繁琐的基础会计工作,财务机器人已经可以近乎完美地取代人力的投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相应的工作。虽然财务机器人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便利,但却没有被推广开来。因为其目前还只处于起步阶段,本质上只是遵照指令完成任务,并不能够像人一样学习和思考,缺乏独立判断、自我学习及创新的能力,所以财务机器人也有不少其力所不能及的事物,比如诸多涉及主观判断的审计工作、财务分析等。目前而言,比起“智能”这一描述,“自动”实则更为准确。

2 财务机器人应用面临的障碍

2.1 会计人员对财务机器人有抵触或轻视情绪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只是至今都未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而作为其分支的财务机器人,自然也被部分会计人员所抵触或轻视,他们或者认为财务机器人是“死的”,只能替代死板的基础工作,而且缺乏思考和学习能力,不能应对工作中的种种变化,不值得投入;或者担心它由于负荷过大、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运作失效,从而引发不可控的局面;又或者害怕它被黑客利用,对企业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威胁。

2.2 财务机器人对会计人员有一定的威胁

截至2019年,我国累计有814万人通过初、中、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其中,初级资格577万余人、中级资格217万余人、高级资格18万余人,仅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占比高达70.88%。

可想而知,目前企业中大多数会计人员仅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具有重复性高、繁琐等特点,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错。而财务机器人可以全天不间断地运作,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因此对于大量初级会计人员而言,财务机器人的推广很可能意味着失业危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机器人想要大规模引进企业会受到来自会计人员的压力。

2.3 财务机器人的功能尚不完善

财务机器人即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财务机器人本质上只是个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它不具備会计人员的思维形式、应变能力和职业判断,而只能完全地按照技术人员预先设定的程序完成重复性的业务处理。在企业会计工作中,有大部分工作是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性的职业判断,如成本、预算、绩效、投融资管理、投资分析、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等工作,这些管理决策工作是财务机器人无法完成的,需要会计人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因此,财务机器人在分析能力,跨领域复合知识,全局观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2.4 前期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

财务机器人引入前期,主要是对财务机器人采购及安装的相关设备的成本投入。需要服务器和计算机等硬件设备配合使用的财务机器人应用软件在应用前期需要企业较多的资金投入,同时会对应用财务机器人之前在用的财务应用系统产生冲击,这可能会使企业出现较高的旧系统退出成本与新旧系统并行成本。如应用程序的计算机服务器系统配置以及企业增加的员工转型升级的培训费用等成本支出。除此之外,财务机器人应用期间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持续的程序维护升级也会产生较高的维护成本。

2.5 信息安全性的风险提高

财务机器人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虽然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处理、对比、审查、存储和数据的持续性跟踪分析,方便会计信息的传输,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安全性的风险。财务机器人所输出的会计信息的存储形式以电子数据为主。如果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储系统不够完善、安全,出现数据代码故障、木马病毒或者黑客入侵等,就很容易产生信息被泄露、毁坏或者因木马病毒等而造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瘫痪等安全性风险。企业会计信息数据的电子化存储还会面临客户信息外泄的风险,信息一旦被泄露就可能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危险,这将会对企业产生无法预估的负面影响。

3  财务机器人应用推广的建议

3.1 打破传统观念,勇敢接受财务机器人

“会计越老越吃香”这一传统行业观念在发展飞速的信息化时代已然不太适用。现如今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是对新的技能越老练,管理和决策能力越强的会计人员越吃香,如果只是资历老却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会计人员反而更可能会被淘汰。财务机器人的普及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此时会计人员最应该做的就是要打破传统观念,勇于接受财务机器人,顺应会计工作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机器人将会进一步地融入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不应产生轻视情绪或者抵触心理,而应该及时对自己的职业技能做出调整和提升,以适应财务机器人。会计人员应该充分地认识财务机器人的不足之处,财务机器人不能完成的一些较高层次的会计工作,如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等。会计人员应该权衡好自身与财务机器人各自的优势,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管理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管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转型升级,以顺应行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需求。

3.2 推进会计人员与财务机器人的共同协作

应用财务机器人可以缩短企业基础会计工作所需的时间,但财务机器人并不能彻底地取代会计人员,也不可能替代会计人员完成企业中所有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引入财务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让会计人员节省在规则化、繁琐和重复性高的流水线式的证账表工作上所花费的时间,将所节省下来的时间和人力分配在价值含量更高、成本效益更高的工作任务上,充分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好企业的资源,从而发挥企业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在全面了解财务机器人工作能力及其局限的前提下,會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财务机器人在业务处理和数据供给方面的优势,推进人机共同协作、优势互补的工作模式,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产生协同效应,促进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

3.3 维护和升级智能会计程序

会计信息的共享化业务,处理的自动化、一体化和数据分析的智能化随着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专业能力强的技术型会计人员在会计行业中也更加受欢迎。因此,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会计人员除了要有专业且扎实的会计知识功底,还要学会合理地使用财务机器人并了解财务机器人存在的不足,加强与技术研究人员的配合,协助和开发维护系统程序,逐步完善财务机器人的不足之处,实现财务机器人应用程序的升级。

3.4 充分利用财务机器人实现长期的成本优势

财务机器人的应用以从业务数据扫描输入到生成报表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的操作替代会计电算化流程,完成具有标准化流程、重复性较高、交易量大的业务处理。财务机器人在企业的应用能减少业务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人工所需工时降至原先的百分之五,业务处理正确率接近于百分之百。相同工时内一个财务机器人所处理会计业务的工作量可以等同于15个专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财务机器人工作效率高,业务处理的精确性以及核算的客观性,数据的可靠性等优势,实现从节省的人工成本转向对购入成本和相关配置成本的长期分摊。除此之外,企业应该在应用财务机器人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降低企业财务决策的风险。为企业更有价值的决策提供支持,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和长期的成本优势。

3.5 加强防范会计信息安全性的风险

财务机器人的应用关键在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因此,要加强防范会计信息安全性的风险。在财务机器人引入前期,企业要配置计算机相关硬件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等以满足财务机器人所处理的会计信息安全储存的需要,还要配置比较熟练的掌握财务机器人应用的复合型会计人员来管理会计信息的存储。

在财务机器人应用的过程中,要对财务机器人的数据存储进行一定的控制,隔绝其与外部的直接联系。完善企业的数据库安全防护系统,及时修复信息系统所存在或出现的漏洞,定期对财务机器人应用程序和相关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升级和检修。防止数据代码故障、错误或者木马病毒、黑客的侵入等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要防止会计信息人为的盗取、更改或删减。通过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和应用程序的安全维护以提高企业的整个会计信息存储数据库的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祝镇东.“财务机器人”对传统会计人员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2018(02).

李刚.“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人员的职业定位与转型探讨[J].会计改革与创新,2018(07).

石志强.财务机器人的兴起与运用[J].会计理论与实务,2018(04).

苗华丽.财务机器人在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经济,2019(11).

猜你喜欢

财务机器人应用现状障碍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跟踪导练(四)2
“财务机器人”对传统会计人员影响研究
财务机器人对房地产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影响
财务机器人时代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财务机器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促进
心灵休憩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