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机勃勃的土壤》教学实录与反思

2020-08-10单华瑞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3期
关键词:月季花本课落叶

单华瑞

教学分析

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土壤,生命的家园》由五个活动构成,分别是《生机勃勃的土壤》《土壤的成分》《不一样的土壤》《土壤与植物》《保护土壤》。本单元侧重培养学生“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研究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生机勃勃的土壤》一课以土壤为载体,通过引领学生思考“周围哪里可以找到土壤?土壤里有什么?”等问题,指导他们运用简单的工具——棍子、小铲子、放大镜,寻找身边的土壤并进行观察、记录、分类,为培养学生搜集证据的能力提供了适切的情境。

学生在观察研究土壤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如何对所发现物体进行分类、描述生物与非生物特点等一系列认知需要。探究活动的展开,可以帮助学生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科学知识学习目标:“7.1-1描述生物的特征”和“7.1-2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同时,本课还将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土壤的一些基本特征,了解土壤中有哪些物体、生物与土壤的关系、地球的陆地表面大部分都覆盖着土壤,从而为后续4课进行引领和铺垫。

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土壤中生长着小草、大树、蚂蚁、蜗牛等植物和动物,能较为容易地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拥有朴素的“生命”认知,部分学生还会用列举的方式简单描述生物的特点,如蚂蚁和蜗牛都会动,是动物。但他们还不能从动物和植物两个类别上概括生物的特点,而且缺乏使用规范的科学语言进行描述的能力。在对土壤的认知上,学生往往会认为土壤仅存在农田里、公园里或者山坡上,而道路、房子下被覆盖的陆地表面则没有土壤。还有学生会认为建筑用的沙子也是土壤,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予以恰当的引导。

虽然三年级学生对土壤并不陌生,农田、山坡、公园、花盆处处都可以见到土壤,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被允许玩泥巴,去细细触摸土壤的颗粒,去嗅闻那真正的土腥味儿。本课为学生提供了真正走进土壤的世界,并与土壤中的生命“对话”的机会。

在探究能力方面,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能利用感官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来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本课需要重点培养学生选择并利用恰当的工具和仪器来观察,同时描述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够简要描述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2.知道大部分陆地表面覆盖着土壤,存在生物。

3.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能够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举例说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适宜不同的植物生长。

4.能够举例说明人类如何利用土壤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树立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5.会使用文字、图画等方法描述土壤中物体的特点。

6.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被观察對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师:(出示蚯蚓图片)有同学认识它吗?它的家在哪儿?

生:蚯蚓,它的家在土里。

师:我们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它的家里还会有别的成员吗?谁来说一说,土里可能还会有什么?

生:有石头、有落叶。

生:蚂蚁、小草。

师:有这么多成员啊!看来土里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蚯蚓的家进行考察和研究。

2.寻找土壤

师:要研究土壤,首先应该找到土壤。在我们身边,哪里可以找到土壤?

生:花坛里、农田里、草丛里。

师:在校园里我们能不能找到呢?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到校园里找找看,实地观察土壤,然后采集土壤带回教室里进一步观察。

(出示活动要求:不要直接触摸不认识的物体,也不要伤害土壤中的动植物;使用工具要小心,活动时戴上手套,活动结束之后要洗手;把在土壤中看到的物体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第10页的记录表里。)

师:在观察过程中,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生:要仔细观察,认真辨认土壤中的物体。

生:观察要有顺序,不能到处跑,一个地方观察完了,再到下一个地方观察。

师:嗯,要有顺序地认真观察,先观察土壤表层,再观察土壤里面。我们还需要采集一部分土壤带回教室里进一步观察,怎么采集土壤呢?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示范:先戴上手套,用小棍子、小铲子挖出土壤,再用塑料袋封装土壤。)

师:观察、记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在观察过程中,哪些发现是我们要记录的内容?

生:发现地点、发现的物体名称。

师:如果观察过程中有不认识的物体,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问老师、画下来。

师:有些物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我们不认识的物体,不能轻易触碰。我们可以画出它的样子,也可以用文字描述它的大小、形状等。对于比较小的物体,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室外观察活动。)

3.表达交流

师:我们在哪里发现了土壤?土壤中有哪些物体?

生:我们在花坛里发现了落叶、小草和月季花,还有石头和沙子。

师:如果我们给这些物体分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落叶、小草和月季花是一类,都是植物;石头、沙子是一类。

师:其他同学认为这种分类方法如何?

生:小草和月季花是一类,都是植物,石头、沙子是一类,落叶应该是单独一类。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落叶曾经是植物,现在不是。

师:这是你的看法,有的同学同意,有的在摇头,我们先记录下来,等会儿看看能不能确认。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我们在花盆里发现了土壤,土壤中有蚂蚁、草根、落下的树叶。我们分成了两类,蚂蚁是一类,草根和落叶是一类,因为蚂蚁是动物,草根和落叶是植物。

生: 我们是在花园里找到的土壤,土壤里有树叶、小草,还有一小块废纸。我们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垃圾。植物不会污染环境,垃圾会污染环境。

师:从会不会污染环境方面进行了分类。同学们在校园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土壤,也用不同的方法对我们发现的物体进行了分类。看一看,大家的分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动物和植物。

4.得出结论

师:想一想,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吗?

生:它们都会动。

师:“动”指的是什么?位置的移动?植物也会移动吗?

(学生茫然,不知道怎么回答。)

师:(出示一张蚂蚁、月季花不同阶段的生长照片和一块石头的照片)看一看,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蚂蚁、月季花会生长,而石头不能。

师:蚁后会产卵,这些卵会孵化出小蚂蚁,也就是蚂蚁的后代,小蚂蚁会慢慢长大。月季花一开始只有三四片叶子,后来叶子越来越多,还开出了花。你还见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这说明动物和植物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小猫会慢慢变大,小草会慢慢长高,说明动物和植物都会长大。

师:我们也可以用“能成长”来描述。那小猫、小草又从哪里来呢?想一想,这又说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会生宝宝。

师:用生宝宝来形容小草不太合适,我们可以用“繁殖”来描述。动物、植物还有哪些共同特点呢?我们来看一段科学家研究的视频,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播放视频:动植物在不利的环境下生长,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生:动植物都会死亡。

师:在视频中,小鱼死亡是因为什么?庄稼都倒下来又是为什么?

生:都是因为环境不适合。

师:动植物在不适合它生存的环境里可能会失去生命。我们把像动物和植物这样有生命的、需要一定生存环境、能成长、会繁殖的物体,称为生物。相对应的,没有生命的物体就称为非生物。刚才同学们在土壤中发现了落叶,想一想,落叶属于生物还是非生物?为什么?

生:非生物,它已经不能生长了。

师:理由非常充分。落叶曾经是植物的一部分。

5.调查

师:今天,同学们在校园的花坛、后院都发现了土壤。其实,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上还有很多地方都覆盖着土壤,生活着数量众多的生物。现在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以前旅游的照片,和小组同学一起说说,你去的地方是哪里?有没有发现土壤?

(小组讨论、交流。)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大部分地球陆地表面覆盖着土壤。土壤孕育了生机勃勃的植物,植物又供养了种类繁多的动物。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教学反思

本课的关鍵知识是“描述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知道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据此,教师设计并开展了实地调查、分析比较、辩论、照片观察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尤其是在室外观察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致很高,也有很多精彩的发现。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引导作用,控制课堂节奏,并且强调安全与卫生习惯,同时还应结合具体实际,做好珍爱生命意识的教育。

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描述”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主要含义有: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本课在实现“描述生物的特征”目标时,通过对蚂蚁、月季花生长的不同阶段与石头的对比,以及对“落叶是否是生物”的讨论和其他大量事实的列举,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第二小学(450008)??

猜你喜欢

月季花本课落叶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月季花开
月季花
最后一片落叶
落叶知多少
月季花
月季花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