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它溶解了吗》教学案例及评析

2020-08-10肖筱雯丁素平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3期
关键词:食盐沙子现象

肖筱雯 丁素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什么是溶解。

科学探究:观察溶解实验,能如实描述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学生能寻求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推食盐的溶解过程。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类比分析的严谨。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建构溶解概念。

2.学生通过观察胭脂红的溶解过程类推出食盐的溶解过程。

教学准备

烧杯、3个试吃杯、2根玻璃棒(消毒)、3根筷子、食盐、沙子、胭脂红、吸管、记录单。

教学过程

1.比较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的现象,引发问题

师:今天我为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两种实验材料,分别是一盒食盐和一盒沙子,你们说,将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回答。)

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仔细听等会儿我们应该怎么做(PPT出示实验过程)。今天我们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器具,等会儿在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怎么样?

生:小心点。

师:在第三步搅拌的时候请注意方法:左手扶住烧杯,右手握住玻璃棒的一端,沿着同一个方向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不要让玻璃棒触碰烧杯的杯底和杯壁,也不要用力过猛,导致液体飞溅。能做到吗?

生:能。

师:搅拌完了后,把水杯小心地放置在桌面上认真地观察并做好记录。养成边实验边记录的好习惯。那么开始实验吧。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查。)

评析:把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怎样?收集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动手完成操作:静置—观察—搅拌—再观察,把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比较。学生发现沙子还在水中,而食盐不见了。引发学生思考:那食盐到哪儿去了?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回答。本环节还包含了实验方法、搅拌技能的指导。

2.探寻食盐的“踪迹”,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记录得也很认真。食盐进了水里以后,一会儿就不见了,你们说它藏哪儿去了啊?

生:水里面。

师:藏在这杯水的哪些地方了呢?

生:整个水里。

生:水的底部。

生:水的上部。

师:既然大家有这么多的猜想,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生:尝一尝,如果是咸的就代表有食盐。

师:刚才有同学说在杯子底部,在中间的,那我们要怎么样尝到这些地方的水呢?

(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给予指导。)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种方法,想学吗?

生:想。

师:那一起来看看吧(PPT出示微课:用吸管取水),学会了吗?那咱们一起来看看记录单,等会儿小组成员之间商量好,在水杯的哪些位置取水,并在记录单上标好位置。然后我们用吸管把相应位置的水取出来,放在小试吃杯中,用筷子蘸取一点放在舌尖上加以品尝,如果是咸的,就在记录单的味道上打钩。

请同学们注意,在科学实验中并不是所有液体都能够尝的,但是今天我们用的是干净的试吃杯,一次性的筷子和自己带来的饮用水,所以可以放心地品尝。

现在请材料员将你们放沙子的水杯放到讲台上来,并领取新的实验器材。

(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师:这是你们刚才取水的位置,从这些位置取出来水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生:咸的。

师:那食盐是怎么到达这些位置的呢?

评析:食盐去哪里了?学生几乎一致推断在水里。“藏”在哪儿呢?学生的前认知会呈现很多的不一样。教师应该先试图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验证,对可行的方法教师予以肯定后,再教学生使用“吸管取水”的方法,取得证据,证实猜想,将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这一环节,要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步深入。“吸管取水”取证是本环节的亮点,也是本节课“技术”的体现,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同时,着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实验进行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证实的结果用红色“●”标注在黑板上的烧杯图形中(如图),这样集中展示了各组的实验结果,证明了食盐已“藏”在了这杯水的这些部位。更为巧妙的是,该过程初步完成了一个类似于分子运动的“建模”过程,为溶解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关于溶解的板书与图示

3.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类比推理

师:食盐放入水中后,我们很难发现它藏起来的过程,因此老师带来了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呈现藏起来的过程,它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胭脂红。来,我们一起来回忆该怎么做。

(结合PPT学生回忆实验步骤。)

师:看样子同学们都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实验员了。但请注意,胭脂红是一种人工合成色素,不能品尝。请材料员来领取实验器材,并把食鹽水杯送到讲台上来。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实验完后,学生展示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真是棒棒的!借助胭脂红进入水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推想一下食盐进入水中以后会怎么样?

(学生根据胭脂红进入水中以后看到的现象类推说出食盐进入水中以后发生的变化。)

师:嗯,它也到达了水的各个部位,所以如果我们取这个位置的水,它的味道也会是咸的。这个位置呢?(咸的)我们把食盐和胭脂红这种进入水中的分散过程叫作均匀分散。

今天我们观察了沙子、食盐、胭脂红进入水中的现象,我们来比较一下,沙子和食盐进入水中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描述不同。)

师:那胭脂红和食盐进入水中的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生:他们进入水中以后都看不见了(均匀分散了),但是胭脂红让水变红了,食盐没有。

师:那你们知道这种均匀分散的现象叫什么吗?

生:溶解。

师:像胭脂红、食盐这样,放入水中会均匀地分散,最后它们的颗粒会不见的现象,我们把它叫作溶解(参见前图)。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放沙子的水杯,说说沙子溶解在水中了吗?

生:没有。

师:看样子啊,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够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里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评析:学生已经证实了食盐“藏”在了水中,那么食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我们借助胭脂红,让均匀扩散显性化,使这个过程看得见。观察并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后的现象,是实验方法的放手,又是为建构溶解概念奠基。学生经历观察—描述—类推,真正理解均匀分散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建构溶解的科学概念。

先通过观察描述及思维类推,再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溶解”概念的建构。教学流程及学生思维建构表现得行云流水。课的最后有些物质容易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容易或不能溶解于水。与单元后面的教学内容呼应,浑然一体。

案例评析

1.重视科学概念的建构

《它溶解了吗》一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是湘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1课,是在一年级认识了水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常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

《它溶解了嗎》一课是一个典型用探究的方式为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课例。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亲身经历动手动脑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加以解决。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提出探究的问题,例如,“将食盐和沙子分别放入水中,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食盐不见了,那它‘藏哪儿去了呢?”“它‘藏在水的哪些地方呢?”提供了必需的观察实验活动及其操作方法,同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你有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猜想呢?”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的本质特征。

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设计有三个探究活动:比较食盐和沙子放入水中的现象—探寻食盐的“踪迹”—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每个活动之间环环相扣。在前两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提取证据—分析”等流程已经证实了食盐“藏”在了水中,那么食盐进入水中后是怎样到达这些位置的呢?教材中选用显性材料胭脂红,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胭脂红进入水中的现象类推出食盐进入水中的现象,真正地理解均匀分散的过程。再对沙子、食盐、胭脂红三种物质进入水中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帮助学生完成溶解概念的建构,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科学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食盐沙子现象
愚人食盐
山东:加强食盐专营管理 打击涉盐违法犯罪行为
沙子为什么会"唱歌"?
绝望的沙子
一粒沙子
愚人食盐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