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 提高教学效益
2020-08-10马碧黛
马碧黛
信息技术在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信息技术在科学课教学中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突破教学难点
在科学课程中,有些内容由于时间跨度大,或者受空间限制,学生不可能目睹;有些内容是反映某个时期的发展过程或一瞬间的活动;有些内容是学生只能看到部分形态,却见不到内部构造;有些则是不可能重现的现象……这些内容学生往往了解甚少,如果教师采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探究水的三态变化,由于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和一些视频,了解液态的水通过冷却,凝固成了固态的冰;固态的冰被加热后,又融化成了液态的水;再继续加热,液态的水又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停止加热,气态的水蒸气受冷再次变回液态的水。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了水在自然界存在的三种形式,也知道了云、雾、雨、露、霜、雪、冰的变化过程,教学难点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变得简单、轻松、明了。
优化课堂教学
科技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手段更加多样化,也能更有力地支持教学,可以让一些原本讲不明、学生理解不清的知识学习起来变得容易、轻松。如探究植物的叶如何为植物提供“食物”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凤仙花生长日记和近几天的观察进行讨论。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播放小短片,呈现凤仙花在4周时间里花苗的生长变化、出苗时间、样子、花茎的颜色、花叶的样子等。接着,视频中呈现了将叶中的叶绿体放大的图像,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肉眼无法看见的事物。然后用课件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画面上呈现的一个绿色的“食品加工厂”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过程,使得困扰教师教、学生学的问题迎刃而解。
在学习《其他生物的生命周期》一课时,学生无法亲历其他动物的整个生长过程,而教师单一的讲解,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将蝴蝶、鸡、蜻蜓、羊、鱼、大熊猫等动物的生长过程用视频或动画演示,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再配以教师准确的讲解,学生就能准确地给动物进行分类,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人数多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实验的可见度与科学性不够理想,直接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用实物投影便可大大提高实验效果,如《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运用实物投影仪辅助实验教学,先在瓶里放一些小蘇打,再往里倒一些白醋,这时可以看到白醋和小苏打发生反应,冒出大量气泡。学生通过大屏幕清楚明白地看到了实验的每一步,效果更佳。
渗透情感教育
学生非常喜欢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我们可以利用课件将指南针的演化历史、银河系的视频、“飞龙出水”“万户飞天”的模拟演示、神舟系列号飞船、嫦娥探月飞船的发射、翟志刚太空行走的短片等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他们了解我国古代和当代科技的伟大发展历程,自然而然地产生自豪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学生经常想到的是上网查找资料。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总之,在科学课教学中充分、合理、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有效地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变静态为动态。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实验、实物教具、挂图、参观、考察、制作等手段结合起来,可以优化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实现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更能提升学生的科学与信息素养。
甘肃省临潭县城关第一小学(74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