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思考建议

2020-08-10钟晴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形势建设

钟晴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机构,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更需要保证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任务。高校团支部发挥着团结、引领和服务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在思政教育、能力素质、学习素质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存在的问题、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建设的思考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校团支部;新形势;建设

高校团支部作为团组织最基本的单元,其与青年大学生有着密切直接的联系,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和提升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形势下,团组织也有了新任务,在此条件下需要团支部做好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定政治理念,以保证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中坚力量。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团支部也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其限制了对人才能力、素养的提升,影响了团支部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也有着重要任务,需要高质量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加强建设意义愈加重要。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高校团支部的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培养一支信念坚定、同心同向跟党走的青年团员队伍,意义深远。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策略。

一、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存在的问题

(一)团支部活动内容丰富性和新颖性较低。对于当代高校青年大学生来说,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其自身基本素质、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团支部开展的活动质量对团员发展较为重要。但是多数高校团支部所开展的活动存在内容丰富性以及缺乏新颖性的现象。在新形势下,依旧采取传统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创新性较差,缺乏实效性:一方面,其活动形式及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差,难以使广大学生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其活动结果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思政教育的效果有限。

(二)团员发展制度不完善,意识较为薄弱。高校大学生入团大多都是在初高中时期就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其入团要求一般较低,而且由于初高中时期学业较为繁重,一般都未进行入团仪式,组织学习的机会较少,因此团员对共青团组织的认识不够深刻,对相关制度法规、核心意识等了解较少,对自身所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了解不清,导致团支部组织松散,团员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而且高校对团员未开展过多的教育讲座,使其团组织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缺乏一定的认知。

(三)团支部组织建设、考核监督措施不完善。作为共青团最基本的单元,团支部承担着团结、服务和引领当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团支部存在建设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在开展的团务工作和活动中,对工作重心、活动目标、效果评估等未进行明确要求,这使得所开展的多数工作和活动的效果降低,同时也影响团支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能准确及时完成团务工作,对团组织在大学生心里的地位也有影响。另外,所开展的团务工作及活动无有效的评价标准,监督考核措施不完善,在工作开展中缺少监督指导,而且考核也存在流程化、形式化,未彰显团的工作内涵。

(四)团干部综合素质不够高,作风建设不完善。多数高校团支部对共青团干部的培训、考核和任用制度上存在不完善现象,不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团干部素养、能力要求不高,致使团干部缺失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动力;同时在新形势下,培训内容仍较为传统,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次数及时间较少,使得培训教育没有科学性,对团干部的学习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较为有限,而且社会实践参与积极性较低,存在工作消极现象,导致多数团干部存在综合素质不够高,团干部培养的作风建设不完善。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意义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青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经验较浅,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极为重要的。同时高校团支部也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引领、服务等责任,需要引导、教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确保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团支部建设极为重要。

(二)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团支部需做好对大学生的引导,引导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引导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都是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增强和保持共青团的政治性,才能使得团组织同心同向,一直前进;只有增强和保持先进性,才能使团组织更好地引领当代青年大学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推动发展;只有增强和保持群众性,才能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党的全面发展。

(三)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坚强组织保证。团支部是共青团最基层组织,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与广大的团员存在著紧密、直接的联系,是共青团开展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显示终端,高校团支部更是直接引领、团结着广大青年大学生,也是高校共青团教育、团结广大大学生的纽带,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直接落脚点,作用尤为重要。只有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提升团支部在高校中的组织根基,才能增强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引领、团结和服务作用,才能保证共青团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以推动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党的发展。同时,历史和实践也充分证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增强党组织的基础建设才能为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在新形势下,加强团支部的建设更是势在必行的。

(四)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始终坚定教育兴国、人才强国,党的十八大也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团支部在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服务和团结大学生成才,在社会信息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意识形态较为丰富的新时代更是需要加强高校团支部的引领能力,保证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学习能力等,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丰厚的人才基础,以促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新形势下进行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建议策略

(一)健全完善高校团支部制度体系。1.完善健全团支部相关制度,保证团务工作、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完成。首先,规范团员发展,明确要求,按照规章进行团员的发展,并及时开展入团仪式,对团费的收缴和使用进行明确规范和严格监督。其次,需加强对团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定期开展党课讲座,并开展严格考核,将青年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创新团组织活动形式,活动规划可根据青年思想实际、结合新媒体等形式进行,在提高吸引力的同时,也增强对大学生基本素养能力的提升效果,以提升团组织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增强其积极性。最后,需要完善团务工作的考核制度,规范考核细则,具体需结合各高校团支部团务工作特点,严格监督考核,推动团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使每个人明确自身任务,并激发其自身积极性,促进团支部正向发展。2.提高团干部素质能力,加强青年团干部队伍建设。首先,需建全团干部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对于团干部的考核可结合工作业绩、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予以适度奖惩,以激励每位团干部积极对待团务工作。其次,需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教育,通过机构平台培训和实践锻炼,及时更新并深化其知识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在实践中增强自身阅历和学习及工作能力,打造出一支学习型、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团组织,以增强团支部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团支部目标建设,提升团支部活力。1.高校团支部需明确建设目标,将引领、团结和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牢记于心,并落到实处。首先,需要深入了解青年大学生,及时根据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需求帮助其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的指导传授经验,以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并提高团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加强在课堂以及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高大学生道德素养和能力素养,做到对其的引领作用。2.开展丰富的团务活动,提升团支部活力。团支部开展的团务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各项能力素养和提高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团支部做好活动规划也是促进团支部建设的重要方式。各高校可根据其自身学科特色,开展具有专业知识特点的活动,在提高专业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可增强其专业知识能力,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可多开展在团委指导下的公益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增强自身的光荣使命感,提高社会经验,并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活力。

(三)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团支部建设。新形势下,随着新媒体飞速发展,网络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学生们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也已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团支部也应与时俱进,加强网络媒体平台上的思政教育,引领大学生思想。团支部可将团务活动与网络相结合,打造网络活动形式,让大学生自由发表自身观点,以利于其彰显自身个性,促进线上线下的互动。同时利用网络可更加及时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现状,可促进服务工作的进行,并及时解决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团支部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峰,王友刚,郭婷婷.新时期高校社团团支部“活力提升”探索研究——基于湖北经济学院社团团支部建设现状的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11):108-110.

[2]甘容通.新時代加强和改进高校班级团支部工作的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2):7-10.

[3]韩铖,顾李杰.新媒体下建设基层团支部聋人大学生服务平台[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167+133.

[4]吴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问题与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8(17):127.

[5]李超群,赵望锋.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4):62-63.

[6]南晓鹏,任雅才,刘万振,衡国强.新时代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0(02):77-80.

猜你喜欢

新形势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