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及意义分析
2020-08-10李燕
李燕
摘 要:十九大明确提出了振兴乡村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文化可以起到推动民族进步的作用,对全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起到积极的助推影响,群众文化对社会文明的影响更大,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乡村经济文明的发展。加强群众文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步骤,对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文明;乡村经济;发展
群众文化需要引进人才战略,这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随着我国老龄化严重,乡村逐渐向城镇化发展,加强群众文化对提升乡村人群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作用,而群众文化的提升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对我国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
1 乡村振兴对文化的要求
1)要抓好群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化有老有旧,有好有坏,我们要摒弃不好的,汲取优秀的文化,将其运用在乡村文化建设当中。文化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一直在进行不断的变化,所以乡村群众文化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传统的历史文化包含了当地居民的传统习俗,由当地风土人情和居民生活习惯形成的文化元素。促进乡村群众文化要不断地提升对传统历史的重视度,还要以农村群众为基础,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乡村群众文化。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中出现的问题要不断的开辟创新思路,实现继承下的创新文明形式。
2)群众文化振兴要注重发展人才战略。随着计划生育的普及,现代人观念的改变,很多家庭都是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在子女求学之后,很少有农村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家乡种地安家,这也就出现了人才聚集城市,农村将出现无人种地的局面,同时也大大限制了乡村的振兴和发展,所以要加大力度向农村引进人才,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提高整体村官素质,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才的流失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文化的振兴,而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因此,振兴乡村群众文化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人才的引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2 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1)地方戏传播乡土文化。重拾乡土味,地方戏是传播乡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很多地方戏唱的都是本地的风俗文化,通过地方戏,倡导人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乡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比一般的说教要有效得多。所以重视和保护地方戏,同时提倡绿色健康地方戏,不断加强和规范地方戏曲的创作和表演形式,对于提升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把文化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多的聚焦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为他们谋划更好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加大乡村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资金的投入,增加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在农村中的数量。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乡村文化服务,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2)挖掘地方土特产。通过挖掘和建立地方土特产,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也将对当地经济的宣传起到良好的作用。把农村文化建设放在与城市文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本地资源关注度、加大投入资金力度,树立重点资源品种,发展和培育优良的农作物,这对振兴乡村经济有着积极作用。
类似“五常大米”这样的地方特产文化符号,在国内的文化舞台上并不少见。文化符号在各个地区文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挖掘是文化资源多维度、多角度的展现过程。挖掘地方特产文化符号背后的意义,不仅是乡村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也是乡村形象对外传播、对外彰显的重要渠道之一。
3)树立良好的乡风。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一个乡村的风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人的素质和幸福感。乡风是徜徉在乡野上的故乡记忆。乡村的发展和振兴,离不开文明的乡风。一段时期,低俗文化在乡村开始蠢蠢欲动,乡村人群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于一些事物的认识仍停留在片面阶段,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振兴,所以要杜绝低下的文明形式涌进乡村市场,抵制腐朽文化,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
树立乡村的榜样,他们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继承先贤的优秀品质,培育乡贤文化。德高望重的贤人志士、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都可以作为“乡贤”备选人。积极引导乡贤参与乡村现代化管理,激发和鼓励村民都来做乡贤,树立乡贤文化的新风,促进农村良好风气的形成。
3 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
1)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整体人群素质偏低,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知识就没有生产力,促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就必须提高乡村人群的科学生产技术和文化,摆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打开眼界,接收前沿信息,提升农民的内在,同时促进经济产业迅速发展。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乡村强,文化作为经济的软实力,一定要抓好这方面的指导。建立乡村文化中心,定期培训和讲解先进的农业技术,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形成有特色、有品牌的农业发展道路。
2)形成生态化现代农村模式。良好的群众文化能够改变农民的生活形式,从不规则、随意的房屋建设,从遍地土路到四通八达的水泥板路,让农村向城市化发展,一村一屯一特色,整齐划一的居住民房,优美绿色的生态环境,打造更加舒适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和居民整体个人卫生习惯都有积極的影响。提升群众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是势在必行的一项举措,通过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对农村居民进行教育普及,通过鼓励和提倡民房建设风格统一,让农村环境更加美化,提高乡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环保意识的提升,共建和谐绿色的宜居生活环境。
3)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在很多乡村中,仍然会有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包括无业游民,还有一些村霸等不良现象,这些情况都是要村支部和乡政府,以及相关执法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治理这种不良现象,避免对整个村落的文化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排除障碍才能加快振兴乡村的步伐。群众更要懂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提高维权意识,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民主权利,实现自我约束和管理,共同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4)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通过加强地方特产的输出,引进和培育更适合当地的动植物,树立地域标杆,形成品牌意识,促进劳动群众掌握致富的本领,这需要乡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积极的配合,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实现本地经济发展不遗余力,实现乡村群众全面小康,向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
文化是物质的基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积极健康生活休闲方式,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完善文化设施、健全文化机制,发掘传承乡土文化、发掘民间艺人和引进专业人才;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引入社会资源参与群众文化建设,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努力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提供持续精神动力和发展动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而这也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协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创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文化形式,从乡村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推动乡村文明的进步。重视并发展乡村文化,完成共同奔小康的目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将发展乡村文化放在第一位,进而完成乡村振兴的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包玲琍.对乡村振兴视角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8,444(18):27-28.
[2]梁君健.“群众文化”:乡村振兴的历史资源与当下价值[J].江淮论坛,2018,292(06):43-4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