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大构成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及改革

2020-08-10王斐

卷宗 2020年13期
关键词:艺术教学价值体现改革策略

摘 要: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因素,在艺术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地位体现,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既是基础又是目标,三大构成UI对于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艺术眼光的培养均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为直观的视觉教育提供更加科学且规范的理论教育基础,改变传统主观感受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引导创新意识,奠定艺术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三大构成;高职教育;艺术教学;价值体现;改革策略

艺术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主要教育课程项目,设计有平面设计、美术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多方面的艺术课程,但是所有与艺术相关的课程中,均离不开三大构成的基本教学要素,三大构成是指 色彩、平面以及立体构成,其中心含义是指将几个不同形态、色彩的单元组合到一起,并且在立体空间上能够赋予其自身独有的形态美学。是基于二维平面设计的三维立体突破,在三大构成的艺术教学中,不但要求二维平面的平面构图符合构图美学,在色彩的搭配、空降立体感方面,也需要存在独有的韵味。故三大构成是艺术教育的基础、也是高职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分析三大构成在高职艺术院校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为主要论点,分析其中需要进行教学课程改革的地方,进一步完善高中艺术教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价值。

1 三大构成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艺术设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三大构成層面来说,在平面的构成中,需要穿插色彩艺术与立体构成意识,美术教育、艺术设计的基础业余三大构成有关,同时也是设计的基础课程,由于三大构成与艺术课程之前的关系紧密,在很多艺术形式中均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且三大构成课程还能够有效的促进艺术学生的艺术思维开发与创新,使得其艺术审美眼光、艺术鉴赏能力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艺术学习中的基础[1]。艺术教育中包含很多的审美教育的元素,三大构成在提高学生审美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审美的基础本质上是由这三者构成的,可以说颜色是艺术展示的基础,平面是艺术呈现的一种角度、立体又是艺术呈现的另一种层次,同样的颜色搭配在平面展示和立体展示中会呈现不要的艺术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对设计的要求创新的将三种构成进行相互的融入,不管如何的融入,最后呈现的作品总会有相应的区别。在不断的创作和学习中,学生的审美会得到相应的增强,进而相应的艺术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2 三大构成在艺术教育中的现状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设计专业也有着恒快的发张,同时艺术设计也是我国高职类院校重点的教育课程之一,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社会环境,艺术专业的招生率也在大幅度增加,但是在艺术设计与教育方面,却存在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艺术眼光有待提升的教学现状,在以三大构成为基础教育的艺术教学教育阶段中,学生对于三大构成的学习依据停留在基础的概念学习中,没有更深一步的对其进行深化探究与教学,使得艺术教育教学课程与实际的人才培养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层,也将当前高职教育阶段科学性教学措施不足的弊端显示出来[2]。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很多艺术学校没有注重三大构成在艺术教育中的发挥的作用,带有偏见的认为,三大构成是属于基础性的内容,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与课程的融合,致使三大构成难以发挥其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意义。

3 三大构成在艺术教育中的改革

3.1 以专业差异优化艺术教学课程设计

艺术性课程均有着教高的专业性,因此在高职院校艺术课程改革期间,需要以三大构成在艺术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教学效果为依据,并根据专业的差异性进一步优化教学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存在专业差异性较高的艺术课程进行优化重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优化重组的基础条件之一为需要根据艺术设计课程的专业性与教学特点进行合理规划。注重不同艺术课程之间的课时搭配,加强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上手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在接受艺术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感受三大构成基础措施的实用意义[3]。

3.2 以教学模式拓展艺术教学课程措施

艺术设计学习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跟多、更加优化的教育课程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凡是,在艺术方面,每个人对于艺术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简介,故以三大构成为基础,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开拓艺术思维,教师在艺术指导教学过程中,以引导、促进学生艺术思维的教学方式为主,该碧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于艺术课程教学的接受程度与学习主动性。在艺术设计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三大构成为元素,不断的进行相互的交融,形成自身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比如学生想要一种突显的淡红色图像去表示某一物体,这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颜色调出自己满意的“淡红色”之后再用平面的图像进行颜色展示,然后再用相同的颜色进行同样图形的立体展示,让学生在作品中,获得灵感,丰富学生的艺术思维。

3.3 以教学理念更新艺术教学课程观念

相较于传统的艺术教学课程理念,在三大构成为基础的教育改革中,将教学理念的重心转变为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中,以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引导学生形成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能够在艺术的设计、空间的搭配、色彩的选择等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艺术思维交流,从而有利于新的艺术火花产生[4]。

4 结语

在艺术教育领域,三大构成属于最基础的艺术概念,在我国当前艺术教育的施教中,应当结合实际的教育情况,从多方面、多层次的角度培养艺术人才,在依托于固有的艺术教育现状框架中进行创新与突破,借助相互依从的三大构成要点,把握其余艺术教育之间的关键联系点,以三大构成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艺术思维,提升艺术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为艺术教育奠定坚实的教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静.浅谈三大构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J].才智,2018(6):85-86.

[2]李文雯.解读三大构成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及改革[J].科技风,2017(15):52-52.

[3]黄有迪.高职艺术设计“三大构成”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109-110.

[4]陈金花,李昌.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内容的整合[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2(3):63-64.

作者简介

王斐(1987-),女,汉族,湖南临湘市、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专职教师、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训教学模块改革研究。

猜你喜欢

艺术教学价值体现改革策略
浅析音乐表演艺术在舞台实践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小学数学艺术教学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