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SIBL视域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2020-08-10宋佳琪晁毓菡孙慕清孟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医学生

宋佳琪 晁毓菡 孙慕清 孟建

摘 要:将SSIBL作为核心,为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搭建研究平台。通过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教育的实现。通过SSIBL培养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其成为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文章从提升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和基于SSIBL的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对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關键词:SSIBL 医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Socio-Scientific Inquiry Based Learning简称SSIBL,为基于社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该教学科研项目起源于欧盟,主要目的是为支持教师利用社会科学问题促进研究。本文以SSIBL视角为出发点,对SSIBL视域下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展开研究。

一、提升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21世纪,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创新思维能力为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及具体体现,具备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毕业生与医学领域需要的人才需求相吻合。并且,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科研热情。为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取得成果,通过SSIBL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在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背景下,高素质的人才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是人才市场的急剧需求。现阶段,国内医学教育存在科研与教学两者相脱离的问题。并且,大多数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相对薄弱。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带来制约影响。我国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仍处在研究阶段,对于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仍存在不足。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对医学生提出全方面的要求,迫切需要医学生真正地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SRTP是我国“本科教学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为科研教育指明方向,促使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可以自主创业,为实践创新与项目管理提供保障。在新时期和我国国情迫切需求之下,提升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科研训练是最佳的途径。根据医学生的现状,当前应该将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意识作为出发点,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现阶段,强化医学生综合素养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多,促使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取得成效,进而满足新时期对医学生需求。

二、基于SSIBL的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1.组建科研小组

通过SSIBL的方法将科学知识和社会行动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如何开展社会科学的探究,如何利用掌握的知识巩固新兴知识.这一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科研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在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创新能力。开展科研工作,既需要学生进行操作,又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另外,团队的紧密合作也是主要的部分。当前,医学专业的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为主,导致师生的互动比较稀少。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首要工作便是组建科研小组,通过建立科研小组,既可以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积极性,又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加频繁。科研小组的成立与发展,与学校的激励政策有直接关系。首先学校针对科研工作应该实施考核制度,从选修转变为必修,量化考核科研工作,特别是必须重视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实践能力。其次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竞赛中,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夯实基础。最后建立科研小组的过程中,应该将兴趣爱好作为核心,结合专业特点与学生兴趣,明确科研任务,进而激发学生积极性。

2.搭建科研平台

基于SSIBL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的研究平台,将问题作为导向,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独立思考。通过搭建科研平台的方法,将社会行动与科学知识紧密结合,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供保障。医学院校可以结合专业特征,建立和医学专业发展相配套的设施。建立这一平台的过程中,应该包括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科研经费、科研政策、师资条件。科研平台的良好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基本保障,在建设平台的过程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缺陷,都会对创新能力模式的发展带来阻碍作用。若科研平台实现持续化发展,这便要求学校、教师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政府针对医学科研事业需要给予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持;学校应该加大建设科研平台的重视程度,增加科研费用;教师应该投入到平台建设中,为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积极与国外优秀实验室沟通交流,确保我国科研平台能够有序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体现,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通过SSIBL为学生搭建研究平台,引导学生灵活地参与到科研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基于医学生心理的角度上,引导学生不断向医学科研的领域靠近。

参考文献

[1]鲁华,石新兰.浅析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J].基础医学教育(3):83-84.

[2]黄一虹,王志荣,董晨,等.五年制医学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调研及培养对策[J].检验医学教育,2017,15(3):1-3.

[3]王顺,刘乙蒙,任丽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医学生科研团队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猜你喜欢

科研创新能力医学生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方案设计与路径依赖
浅谈如何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学业导师支持型领导行为与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
深化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多目标的土木工程专业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