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教育在混凝土基本原理课程中的探索

2020-08-10吕洪淼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吕洪淼

摘 要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与思政课程现结合,从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人文历史三个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并重新构架课程大纲、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打破专业和思政“两张皮”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实现专业、人文、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 立德树人

0绪论

“教育强则国强,人才兴则民族兴”习近平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科学回答了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以及为谁培养这一根本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侧重在专业技术领域,而对人才“德行”约束少之甚少。在当今抗战疫情大背景下,许多拥有高学历的留学生却有着与专业背景相悖的道德品质,所以当下社会需求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是由于理论性较强,政治思想要求较高,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少对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和人文关怀,致使许多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缺乏社会责任感。如何培养一个“有血有肉”的有志青年,就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土木专业每一门课中,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应,在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1思政課在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中研究内容

1.1课程思政与建筑行业职业道德相结合

大学生正在处于“精神”与“物质”青春迷茫期,需要有正确人生方向作为指导,迫切需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渗入专业课程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将职业道德融入到专业技能的讲授中,对学生今后工作岗位思想形态、政治立场的确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德不近佛,才不近仙,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任何行业中职业道德首当其冲,只有丰富了学生德行层面的精神境界,才能指引健康成长,充分彰显人格魅力。

要加强“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的教育,例如在讲解混凝土构件试验时,讲述众多学者为事业百折不挠的事迹,体会到只有敬业爱岗,发扬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学生分组讨论时,鼓励学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自尊自重,开拓思路,克服困难,才能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当讲述我国混凝土建筑行业发展时,树立学生热爱科技, “科技是第一产力”的观念,勤奋钻研,追求新知,拓宽视野,忠于职守,行业的振兴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将思政教育浇筑到学生渴望获得的心灵中,提高对建筑行业的崇拜感、使命感、责任感。

1.2课程思政与建筑行业法律法规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法制观念薄弱,特别是对于从事土木施工行业的人员,不仅要遵纪守法,还要知法懂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维护自身权力。

加强“建筑行业-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建筑法”作为建筑行业的根本法,对建筑许可、建筑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等多方面做出了规定。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中,增加建筑法中的法律规范普及的内容,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秉公办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秉公办事,树立良好的信誉和职业形象。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引入经典安全事故案例,针对学生特点,通过真人真事,让学生感同身受,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以及教师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效果。

1.3课程思政与“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人文历史相结合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中国现今的国际地位,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党和人们艰苦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从1000多年前的第一座石拱桥-赵州桥、世界第八大奇迹-长城,到现今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和谐号”高铁,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建筑、令人热血沸腾的奇迹,都凝聚着中国“大国工匠”的智慧和心血。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和“中国梦”的伟大实现,靠新一代的中国工匠去完成,就要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崇高社会责任感。

加强“大国工匠”榜样力量的宣传力度。在教学设计中,从“为什么学”入手,用视频播放方式宣传 “大国工匠”在建筑领域所做的巨大贡献,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匠心铸就中国梦,结合课程的特点融入榜样的力量,对提高思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大幅度地提升职业价值感,民族自豪感,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结语

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把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重要讲话,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结合专业课的特点,挖掘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中的政治元素,打破传统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局面,强化专业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的理论中,不仅解决了理科纯理论教育枯燥泛味的问题,同时将人文历史、国际环境、时事政治相衔接,引领本专业毕业生熟悉未来的就业形势、岗位发展前景、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国家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龙红宇.“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认知探索[J].职教杂志,2008(09):27.

[2] 魏春平.“课程思政”理念在内科护理学中的探索[J].福建茶叶,2020(03):18.

[3] 施永清,顾振宇等.食品物流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实践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9(03):131-133.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