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讲授:构建儿童习作学习场
2020-08-10季汝洁
季汝洁
[摘要]教师应立足习作教学基本立场与特征,构建儿童自我连接的学习场,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习作内容与方法,以片段模仿为载体,提升习作能力,以单元主题为抓手,渗透习作内容。写作教学需要教师的真情和恒心,构建一种儿童学习场,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儿童朝着自然、自主、自由的方向成長,从教材中汲取习作智慧让每一个学生的习作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精准 构建 学习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应立足习作教学基本立场与特征,构建儿童自我连接的学习场,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习作内容与方法的指导,从而让学生于无形中从教材中汲取习作智慧。
一、以文本阅读为途径,发现习作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把握文本的内容,更要以文本为依托,在深入理解文本后引领学生主动去发现能够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方法与技巧。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这样指出:“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1》要求学生在教过你的老师中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写一写,可以写他某方面的特点,也可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
这篇习作的教学目标我定了以下三点: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片段,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2.根据习作的要求,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3.学会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具体到《师恩难忘》一课,我围绕课文主题设计了两个主问题,“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已经成为作家的刘绍棠为什么对自己的这位老师念念不忘呢?”我从“师恩”“难忘”这两个层面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写法。
片段一: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片段二: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片段三: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以上三个片段都是在描写田老师口才好,但具体写作方法却各有不同。片段一、二直接写出了他的口才好,而文本三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段话中没有一个字直接写了田老师的故事讲得如何生动,但我们读完后却都被田老师讲故事的水平高超所叹服。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此时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讨论,经过生生、师生交流,学生明白了在描写人物时,可以不直接描写人物的表现,而是可以通过周围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之类的细节描写来凸显当事人的性格特点,这就是侧面描写。可见,文本就是最好的习作教学范例,我们要以阅读教学为途径,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发现习作方法。
二、以片段模仿为载体,提升习作能力
借助文本阅读发现习作方法,是我们习作渗透的第一步,接着,我们要指导学生动笔实践,将无形化为有形,提升学生习作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依托文本,让学生动笔实践,进而提升习作能力呢?在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中要求我们“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教什么就‘写什么。在我们的课堂中,以片段模仿的形式指导学生动笔实践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细读文本,从中提取出写作知识,通过精心设计与打磨,再依托课文中的片段让学生模仿练笔,将精心打磨的习作知识进行内化,做到有法可学,有迹可循,在练笔的过程中,不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还进一步提升其习作的内在驱动力,为单元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我便通过三步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反衬的写作手法,并指导学生按此方法练写片段。
第一步,认识反衬。默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共150个字,写洪教头的有97个字,写林冲的只有53个字。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按理说描写主要人物应该多花笔墨,为什么反而少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这种写法就叫作反衬。接着引导学生找找看,文中还有这样的反衬吗?
片段一:林冲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片段二: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想让,便去上首坐了。
片段三: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片段四:洪教头先脱了衣服,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片段一、二是动作的反衬,以洪教头的无礼反衬林冲的有礼。片段三、四既有动作的反衬,还有语言的反衬,以洪教头咄咄逼人、求胜心切,反衬林冲的被逼无奈、谦逊知礼。
第二步,研究反衬的奥妙。指导学生感受语言中的反衬,重点品读洪教头的语言,关注作者在提示语中加入的表情、动作,感受文字的鲜活,人物的灵动。
最后将5句林教头的语言连起来读一读,引导学生发现洪教头情绪的变化,从而体会到洪教头越来越狂,越来越怒……告诉学生这是施耐庵藏在语言里的一个小秘密:通过提示语的变化,让洪教头傲慢无礼、狂妄自大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而林冲只说了一句话,简洁的话语中往往透视出说话者丰富的内心。此时拓展《水浒传》原著中对林冲形象的描写,讲《林冲刺配沧州道》故事,丰满人物形象。感受反衬的妙处,洪教头的形象越鲜明,跟林冲的对比就越强烈,对比越强烈,林冲的形象就越鲜明。
第三步,使用反衬。指导学生用上反衬这种方法练写片段。比如说:写一个话少的人,可以怎么写?写一个做作业快的人,可以怎么写?怎么写一个性格忧郁的人?怎么写一个慢性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