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课改背景下“支持问题解决”的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2020-08-10李甜
李甜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从2018年开始,我校在小学一、二年级增设了科学课。在公开课试教过程中,为了贴合课标要求,在教学设计中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旨在使学生的生长具有无限可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科学课 问题解决
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2018年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增了“技术与工程”模块,并在“学科关联建议”中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即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
2018年底,笔者承担了一节全市范围的科学展示课,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拧螺丝》,本单元是第一个有关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主题单元。在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引入了STEM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设计时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随着思考和研究的深入,笔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案例说明1]
《拧螺丝》这一课整体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环节:(1)初步认识螺丝;(2)给螺丝分类;(3)组装小板凳。在备课的过程中,这三个环节笔者都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
首先对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进行了整体调整。
第一种教学设计是先让学生观察一根螺丝并与铁钉做比较,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认识螺丝的结构,然后再让学生给螺丝分类。
课后经过反思,笔者发现,这种教学设计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给予”学生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高结构的材料,先观察螺丝的结构,再进行分类,而分类的任务完全是教师提出来的,并不是源自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后面只是帮教师完成了分类活动。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更没有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学习。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把教学设计做了如下调整:
课堂活动板块1:创意连接,小试牛刀。
(1)引入螺丝。
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螺丝和螺丝刀。
(2)活动:尝试完成以下任务。
师:老师这里有一组任务,每个数字后面都对应一个任务。等下由组长代表小组选一下,然后领取工具盒,先仔细阅读任务清单,再开始动手。
(老师为学生提供低结构的材料,有些螺丝是匹配的,有些是不匹配的)
学生小组活动并进行汇报。
课堂活动板块2:给螺丝分类。
师: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发现原来螺丝是多种多样的,任务不同,选择也不同。那面对这么多的螺丝该怎么研究呢?
生:可以把特点差不多的螺丝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师:说得很好,这种方法叫作“分类”。仔细观察后确定一个分类标准,然后把每一类放到一个格子中,为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学生汇报分类,老师适时总结螺丝的分类并板书。
[案例说明2]
其次对第三环节进行了调整:
认识螺丝和为螺丝分类以后,就进入了这节课最主要的第三环节:挑选合适的螺丝和螺丝刀组装小板凳。
在组装小板凳时,笔者第一次的设计是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操作,具体过程是:先让学生认识板凳套材,然后选取合适的螺丝和螺丝刀,最后组装小板凳。在组装过程中,笔者先为学生播放了安装视频,PPT再出示安装的注意事项,学生们按照视频的提示进行组装。
儿童对世界有一种天然的探究和发现的欲望,他们希望能够自由而有个性地思考和表达。于是笔者决定“相信”学生的天性,給他们提供探究和发现的平台。笔者将活动改为了“任务驱动”,以任务的形式进行了教学设计:
课堂活动板块3:组装小板凳。
(1)了解任务,激发兴趣。
师:老师想买几个这样的小板凳(实物),可是厂家寄来的却是这样的。这可怎么办啊?
生:自己组装。
师:用什么组装啊?
生:螺丝和螺丝刀。
师:是的。厂家给我们配了螺丝和螺丝刀,还有一张安装图纸。下面我们就来看图纸,拧螺丝,装板凳,怎么样?
生:好。
(只为学生提供一张安装图纸,学生首先要研读图纸,然后才动手组装。组装的过程中可能会多次反复阅读图纸)
(2)明确要求,树立信心。
师:组装过程中可以举起“请求外援”的牌子,这时,如果有做完的小组可以去做场外指导,但是只能出谋划策,不能包办代替。
(学生之间相互做小老师,既能加深“小老师”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交流与表达、合作与互动的能力)
(3)动手实践,完成任务,汇报展示。
学生领取材料,共同完成任务,并汇报展示。
任务完成后,我们展示了学生的小板凳,发现这次做的小板凳“做工”不如之前的精细,甚至有的小组板凳还是歪的,但是从他们专注的眼神中,笔者看到了他们的投入;从他们的笑容中,笔者看到了他们任务完成后的喜悦;从他们课后的意犹未尽,笔者知道,他们已经爱上了“木工活”。
[案例反思]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去应对考试,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科学知识,并且可以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利用科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样才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寻找时机,培育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解决能力属于人类认知思维的最高阶段,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启发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因此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考意识。
在第一环节“小试牛刀”,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螺丝刀。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原来螺丝刀长短、粗细、螺丝头、拧紧槽等都不一样。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原来螺丝有这么多类型啊!它们都用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孔应该选择哪种螺丝呢?应该如何选择呢?问题产生以后就会激发学生去研究螺丝、了解螺丝,学会选择和使用螺丝,这也为下一步的“分类”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巧设“陷阱”,激发解决问题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教师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陷阱”,引发学生不断地尝试探索,满足学生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要,又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创造出富有想法的作品。
例如,在第一部分螺丝分类之前,笔者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螺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有些螺丝跟木材的孔并不匹配,有的是长短不匹配,有的是粗细不匹配,有的是螺丝刀跟螺丝的拧紧槽不匹配。这些其实是教师特意设置的陷阱。而这些陷阱恰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
3.反复“试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的设计中,第一次安装小板凳时所有的安装顺序都是教师事先录好视频,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安装,基本不会出现错误。
第二次笔者只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型号的螺丝、螺丝刀和一张安装示意图,学生們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读懂图纸,找到合理的安装顺序和合适的材料。这样给了学生独自面对问题的机会,他们对问题的相关信息就会有独立的感知和提炼,对问题的结构有独立的把握和抽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又会再回过头研究图纸。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次再有类似的任务,学生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应该相信,经过几次“历练”,学生的生长具有无限可能。
在最终的公开课上,笔者选择了第二种教学设计。固然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学生探索的时间教师必须“舍得”。课堂不能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应是所有学生深度思考、充分展示、畅所欲言的地方。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思维层次得到提升,深度学习便“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