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房间里的大象》浅谈社会中的沉默现象

2020-08-10季晓菲

新闻传播 2020年11期

【摘要】舆论一直是社会学和文学、心理学关注的焦点,但在网络互动和社会交往中却日趋出现群体性的合谋沉默现象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保持沉默,这在话语表达渠道种类丰富、选择多样的当今社会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本文从《房间里的大象》入手,对社会中存在的沉默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合谋性沉默;《房间里的大象》;社会沉默现象;舆论学

【作者简介】季晓菲,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现代社会伴随着互联网及各种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及信息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这为更多人参与话语表达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再加之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信息洪流以爆炸式的增长速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意见表达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渠道和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按照这一说法,在社交媒体及社会中应当是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百花齐放的现象,但实际中表现出来的,却不是崇尚复杂、各抒己见、多面分析,而是很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

一方面是完全被情绪所裹挟的激烈观点,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都要表达到极端,既单纯又片面;一方面却是大多数人保持的沉默,他们主动放弃表达话语、观点的权利,对那些压迫少数人的事实不约而同地选择合谋性沉默。这看似与社会前进初衷背道而驰的现象,却早就成为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客体,欧美谚语——“房间里的大象”就是形容这一现象。而伊维塔·泽鲁巴维尔的同名书籍《房间里的大象》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分析,本文将以这本书为切入点,以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沉默现象为对象进行简单论述。

一、社会中的合谋性沉默

(一)《房间里的大象》概述

“房间里的大象”是一句英美谚语,意思是——人所共知,却拒绝谈论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明明知道某件事是不合理并且确实存在的,但是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合谋性的沉默。伊维塔·泽鲁巴维尔的同名书籍《房间里的大象》是社会领域内,关于集体合谋性沉默的第一本完整研究著作,这本书从这句谚语背后所表达的社会现象入手,着眼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沉默和否认进行了讨论、分析以及思考。

因为“房间里的大象”是英美谚语,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和听到的频率很低,不过这一社会现象却是包围着我们的生活、在日常中比比皆是的。比如我们经常欣赏一些有关二战的优秀影视作品,如《美丽人生》等.在其中就经常有一些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及行为改编的影视剧情,比如德国士兵把犹太人装上火车送去纳粹集中营。那些德国士兵对于火车上的犹太人遭遇了什么、或者即将遭遇什么是心知肚明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和服从。这就是很典型的“房间里的大象”——也就是社会集体沉默现象。但这既然是一种社会现象,必定不会只有负面的表现事例,在日常生活中,从道德层面来说相对较好的事件及行为中也有对这一社会沉默现象的反映:例如中国社会对“死”“霉运”的忌讳几乎已经达到三缄其口的状态,是一提到就仿佛自动消音的存在;例如我们在那些有残疾的亲人、朋友、同学面前对他们的残疾问题选择的是尽量避开的态度,这也是典型的社会沉默现象。所以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社会沉默现象并非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典型事例

1.皇帝的新装

最具代表性也最为我们熟知的例子就是《皇帝的新装》,这样的一个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其中却包含着有关社会沉默的概念。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国王是一个很爱穿新衣服的人,某天王国内来了两个骗子假装裁缝,谄媚地表示自己可以为国王制作一件精妙绝伦、绝无仅有的新装,而这件衣服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它只能被智者看见,傻瓜和笨蛋是无法看见的。衣服制作完成后,皇帝派官员去视察新装情况,官员自然是无法看到那件新装的,但为了掩饰自己不是所谓的“笨蛋”,他们也纷纷夸赞这件新装的精美绝伦。当新装被送到国王那里时,他也面临了同样的情况、进行了和官员们意外一致的心理活动,最后国王穿着这件本来就不存在的衣服上街出行了。群众、官员甚至国王自己都明知他是没穿衣服的,却因为各种原因,如害怕陷入孤立状态、害怕权力、害怕被国王责罚、害怕成为和大多数人对立的少部分人而选择了沉默,最后只有一个不谙世事、不懂得社会规则的孩子戳破了这场所有人不约而同编造的谎言。

2.日本“三不猴”

和上一个事例相比,“三不猴”可能就有相对较小的知名度和熟悉度了。“三不猴”是三个坐着的猴子分别捂住了眼睛、耳朵和嘴巴,寓意着“不看不听不说”。它虽然是日本的一个文化象征,但来源却是我国的《论语》其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不管是《论语》中的这句话,还是流传到日本后产生的“三不猴”文化象征,它们想要表达的都是沉默的最高境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说。看见了要假装没看到,听见了要假装没听到,知道了却不说出来,这样的话才能长久地成功,不招惹争端是非。这和我国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的“中庸”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我国古代就表现出了对沉默的赞扬和推崇,有关沉默和避讳的成语有很多:如沉默是金、三缄其口、顾左右而言他。相反对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多是中性或稍有贬义性的成语,如信口开河等,从中就体现出我国古代对社会沉默的态度是正向的。

二、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既然谈到了社会沉默问题,那么在文学方面难以绕开的一本书就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在这本书中,确实是有一部分是和本文讨论的社会沉默问题相关联的,比如书中的这段话:“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在这段文字中,王小波列举了四位人物的例子来论述知识分子最害怕的不理智的年代——也就是社会沉默的年代。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老舍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他是在1966年选择了沉水自尽,就是在那样一个不理智的年代,群众明明知道他们在做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却因为选择了沉默,最终酿成很多惨案。但相对社会性来说,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中大部分是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知识分子的顺从和沉默的。他这里举了一个孔子的例子,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把妇女和小人都攻击了一遭,但几千年来却被人们顺从地接受和引用,从来没听到受攻击的一方做出回应。不仅是被攻击者保持沉默,接受这句话的知识分子也从未提出过关于如何不做女子的异议,他们还是沉默的接受了。虽然这里主要强调从文学性的角度分析,但从中我们也能看到社会沉默的缩影和映射:知识分子在想要提出疑问的时候,发现从吉至今是从未有人提出过相关质疑的,他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孤立、与大多数人对立的状态,最终选择沉默,但大多数的人内心都经过这样一番挣扎,所以想要表达观点的少数人反而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三、沉默的螺旋

《房间里的大象》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周围沉默的旁观者越多,我们就越倾向于加入这支沉默的大军。”这句话表达的观点和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很相似的。沉默的螺旋,是指人们在发表观点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是被大部分人所支持的,那么就积极地表达;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不被大部分人支持,那么就保持沉默不再发言。大部分人看到少部分人保持沉默就更积极表达观点,从而使少部分人更加沉默,就是这样~个螺旋往复的状态。而且社会沉默和沉默的螺旋引发的原因也是很类似的,都是害怕陷入孤立状态、怯懦等。但社会沉默包含的范围更大更广,且沉默的螺旋更强调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结语

“社会沉默”并不是互联网时代新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不仅有着“避免自己陷入孤立狀态”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也反映了社会层面的复杂问题:敢于发声的、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若社会日益呈现“一言堂”的趋势,那么就与社会以及互联网上的“人人得以表达观点”的理念背道而驰了。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02).

[2]孟素琴.学生怎样才能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J].语文教学通讯,2005(05).

[3]黄晓璇,浅谈《沉默的大多数》[J].青年文学家,2019(06).

[4]刘瑜.房间里的大象[J].青年博览,2012(22).

[5]张凯.“沉默的螺旋”视角下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J].青年记者,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