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2020-08-10沈欣忆张婧吴健伟王巧玲
沈欣忆 张婧 吴健伟 王巧玲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做出重大部署,面向生态文明目标的教育建构,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使命。该研究依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首都教育发展实际,将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内容确定为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关键能力、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四个维度。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四类区中选择8个区进行深入调查,了解首都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现状,获得了“中小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指数非常高,尤其认同‘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知识‘高知晓率,低准确率”等相关结论。根据调研结果,研究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式、协同机制和发展平台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首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培育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20)06-0045-07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政治报告,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启了全球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新篇章。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作出重大部署,面向生态文明目标的教育建构,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使命。《国家“十三五”教育规划》提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做出更加具体的指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建设,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素养。《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强调要引导中小学生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养,践行生态文明行为,深入推进中小学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新时期,基于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新态势,构建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框架,深入调研中小学生生态文明培育的现状,有助于精准定位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二、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概念和相关研究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和谐共生为宗旨,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素养是人类在追求过程中的意识、知识、能力和行为方式。
在国外的语境中“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使用较少,而生态意识(Environmental Attitudes)、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 Literacy)等概念提及较多。Hines等人认为,行为是结果,行为受到环境保护的能力、积极的环境态度等的影响。Stern通过研究设计了“环境显著行为”量表,他增加了“工作中的环保行为”指标并且加强权重。Roth强调环境知识很重要,是态度和行为的基础,他指出环境素养涵盖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以及采取对环境有益的行为。
国内近五年来对生态文明素养的研究逐年加强。艾丽容从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出发,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指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需要政府、高校、学生联动形成合力。李杨等通过调查指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知识掌握得不全面,具有忧患意识,行为较为积极,其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层次较低,素养与知识、意识、行为和教育呈正相关。李博文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素养是新世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侯洪等人提出课程建设是高校生态教育的平台和重心,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设置课程以及课堂内容板块的更新,是做好高校生态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关键要素。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素养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或者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上,而对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较少。
新世纪以来,国内先后开展了多次关于公众环境意识或态度的调查研究。早在2007年中国社科院开展了环境意识项目,北京市开展了公众环境意识调查。2012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受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的委托,完成了“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研究。这些项目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环境意识和态度及相关理论有了一定的研究,对公众的生态环境行为也有了大致的了解。2013年,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启动的首次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的分类维度为公众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知识)、认同度(价值观)和践行度(行为),与Roth的分类基本一致。本研究认为,生态文明素养除了“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行为”三个维度,还应包括生态文明技能,即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生态文明價值观是顶层的原则和定位,生态文明行为则是最外在的表现形式,也是彰显生态文明素养的核心基础,而知识和能力是联结价值观和行为的重要通道(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的最新要求,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四类区中分别择取东城、西城;石景山区、朝阳区;通州区、房山区;密云区、延庆区八个区作为调查样本区,以《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规划》《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6)、《北京市中小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实施方案(试行)》(2019)等为依据,结合首都教育发展实际,将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问卷确定为以下四个维度,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二)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北京中小学的学生样本。本次调研对象为东城、西城,石景山区、朝阳区,通州区、房山区,密云区、延庆区八个区作为调查样本,其中小学采集五年级学生,共收到问卷2443份;中学采集初二学生,共收到问卷2465份。中小学生共收到问卷4908份,其中男生占比50.71%,女生占比19.29%,男女生人数较为均衡。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针对中小学生的语言特点和习惯,结合生态文明素养的四个维度编制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问卷,以此作为调查工具,经过专家审定以及结构效度分析,基本满足测量学的要求。
四、数据分析与关键结论
(一)总体样本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
1.中小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指数非常高,尤其认同“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
中小学生在生态文明价值观上的认同高度一致,尤其是在“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生命与健康”“尊重多样性与差异性”上(如图2所不),94.52%的受访者认为生态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没有谁可以享有特权,92.46%的受访者认为当代人对后代人在生态文明上有责任和义务。而在“尊重环境与资源”中,分值相对较低,受访者在“生态资源本身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这个观点上引起了较大的分歧,67.5%的学生表示认同,而18.3%的学生表示不认同,14.2%的学生表示不确定。习总书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中小学生生态文明知识“高知晓率,低准确率”
学生清楚地知道气候变化会对生活产生各种变化,82.64%选择了空气污染严重,76%选择对健康带来困扰,74.53%的选择出行不便,44.62%选择会带来经济损失。学生也知道我们应该对垃圾进行分类,99.8%的学生认同垃圾分类的做法。但是对于剩饭剩菜应投入什么颜色的垃圾桶中问题,只有50.04%的学生选择正确,可见垃圾分类知识欠缺。学生对北京自然生态知识了解也甚少,只有59.64%的学生知道野鸭湖自然保护区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65.69%的学生知道2019世园会在延庆举办。学生对国际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是欠缺,只有32.46%知晓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为17个。可见,中小学生了解一些环境知识,如气候变化会引起一些问题、应该开展垃圾分类,而对于生态文明知识的准确把握有所欠缺,首都中小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知识存在“高知晓率,低准确率”的现象。
3.学生在生态文明能力上总体表现良好,相对较弱的是“跨文化理解能力”
对于生态文明关键能力指数,五种能力的得分排序为自我和谐能力、处理冲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面向未来思考的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如图3所示)。学生基本具备认识自我、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80.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自己和周围人相对比较了解,90.8%的学生能够高度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大家都跟自己的观点一致,86.3%的學生接受朋友中有些是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这并不影响朋友间的关系。而在“跨文化理解能力”中,针对有些国家的人用手抓食物进食,32.3%的学生会劝说他们改用餐具进餐,学生在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学生在生态文明能力上总体表现良好,但“跨文化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4.中小学生有较好的低碳生活习惯,但是在健康生活习惯上表现差强人意
超过90%的学生表示自己有绿色出行的习惯、会随手关闭开关、不使用一次性水杯、会自备购物袋,在低碳生活上相对来说表现差一些的就是垃圾分类,73%的学生表示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学生并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而垃圾分类的行为养成,跟学生所在地区的垃圾分类的引导和实施以及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在低碳生活习惯方面,中小学生的整体表现良好,而在健康生活习惯上就差强人意了。中小学生每天保证在7-8小时的占比四分之三,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充足的睡觉时间,三分之一的学生报告说自己有吃外卖的习惯,四分之一的学生报告自己偏食挑食。
5.中小学生的休闲活动被严重网络化,以看微信、打电子游戏类活动为主的占比三分之一
32.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休闲活动被严重网络化,以看微信、打电子游戏类活动为主,将近三分之一,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惊讶的数字。中小学生的休闲娱乐活动应该是非常丰富的,有强健体魄的、培养兴趣的、发展特长的、人际交往的、增长知识的,比如阅读书报、打球、登山、下棋、唱歌、旅行、参观博物馆等等,从目前三分之一的学生以看微信、打游戏为主来看,需要加强学生的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视和引导。
(二)样本差异性分析
1.在价值观、知识、能力和行为上,生态涵养区的学生表现均优于其他三类区
对四种类型区域的中小学生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指数上的平均得分进行多重比较(如表2、表3所示),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首都核心区与其他三种类型的区域之间,首都核心区的中小学生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指数上明显低于城市功能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而城市功能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的中小学生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指数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四种类型区的中小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指数上的平均得分进行多重比较,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生态涵养区与其他三种类型区之间,生态涵养区的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指数明显高于首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此外,首都核心区除了与生态涵养区之间存在差异外,还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指数明显低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
对四种类型区的中小学生在生态文明关键能力指数上的平均得分进行多重比较,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生态涵养区与首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之间,其中小学生生态文明关键能力指数明显高于这两种类型的区域,而生态涵养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之间无显著差异;首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四种类型区的中小学生在生活行为指数上的平均得分进行多重比较,首都核心区与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首都核心区的中小学生可持续生活方式指数明显低于上述三种类型的区;生态涵养区除了与首都核心区存在差异外,还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其中小学生可持续生活方式指数明显高于上述两种类型的区;而城市拓展功能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之间无显著差异。
总体来看,生态涵养区的学生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知识、能力和行为上,表现均优于其他三类区;首都核心区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知识、能力和行为上,表现相对薄弱,城市发展新区和功能拓展区在四个维度上表现情况相近。
2.小学生和中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方面有显著差异,而在价值观、能力和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北京市中学生与小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指数上的差异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指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体现在中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指数低于小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指数。而数据显示中学生与小学生在价值观、能力和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北京世园会在哪举行这一问题,72.82%的小学生回答正确,而只有58.5%的中学生回答正确(如图4所示),深入分析生态文明知识的每一个问题发现,基本每一个题的正确率均为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可见小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知识积累要明显优于中学生,这可能跟生态文明课程在学校的开展的深入程度有关。很多首都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校本课程的建设,进行生态校园的打造,应该说小学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对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较高,而中学生相对来说课业紧张,投入到生态文明知识学习的时间相对有限,中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活动以社团、研究性学习项目为主,覆盖面较小。
五、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建议
(一)明确教育目标:出台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分段目标
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总目标即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明确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普遍具备什么样的素养、能力等。简而言之,即将中小学生培养为符合生态文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素养的合格公民。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层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节约环保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培养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生态文明科学知识与政策法规、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生态文明关键能力、培养学生践行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并以及解决生态文明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关系着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针对中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应尤其关注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受教层次等因素,系统规划整个中小学衔接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与阶段。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知识层面的内容,比如中华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能源的分类以及能源浪费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等;在中学阶段,学生不仅仅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更需要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識和能力,牢固树立环境保护、勤俭节约等优秀的价值观。
(二)重构课程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日本非常注重“自然学习”,提倡到“自然界”进行“自然教育”;西班牙政府规定环境教育要贯穿“学校教育计划”,为学生不同阶段的环境教育提供了更上位的法律保障;韩国的环境教育强调多方合作交流开展,注重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德国把环境教育自然融入到学科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突出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各国都对生态文明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视,中国更是重视生态文明课程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履行育人使命,充实教学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
课程体系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作为学校教育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转化能力愈强,学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愈强,可从三个维度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课程融入。第一,编写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教材,通过跨学科综合运用,设置e-STEAM必修课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第二,借助互联网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形式开展区域内的生态文明特色课程,设计区域特点突出的活动内容,进一步补充和丰富必修课程;第三,通过对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关键点,并充分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逐步融入三级课程。此外,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本土化、民族化特点,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三)改变学习方式:利用“互联网+”突破传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
现在的学生是信息技术的“原住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和依赖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从调查中也发现,中小学生的活动已被严重网络化,我们很难改变网络化的现状,但是我们能改变学生依赖的网络的学习内容。与其说技术改变教育,不如说教育要顺应时代、顺应学生。北欧国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技术含量。芬兰开发的“环境在线”网站含有适合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的环境主题,学生基于设置好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搜集、分析和研讨,以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丹麦为了推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生态文明教育等各类教育中的渗透和推广,颁布了《教育中的ICT行动计划》《信息技术宏大计划》等文件。
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生态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随着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挖掘、在线学习、学习分析等方式方法让生态文明教育有了新的机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开展在线学习为契机,有效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另外,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打破单一学科的界限,给予学习者更为全面、系统、整体的教育内容。因此学生的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素养、能力既可以通过具体学科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深度融合中形成,既可以在学校内课堂上,也可以在社会中课堂外,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创设更丰富的学习场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四)建立协同机制:着力构建区域良性生态体系与学习场域
基础教育领域内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如师生互助机制、家校互动机制、学校一社区合作机制、全机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构建混合式学习的学习资源,借助多方力量,构建区域良性生态体系。
加强学校与政府、社区、企业之间的沟通,完善运行机制。学校和政府层面要激励社会中的个体进行生态文明实践,尤其激励企业和社会帮扶和开展生态文明实践。借助多方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如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等,开设个性鲜明的生态文明课程,加快生态文明教育的推广与传播。生态文明教育亦应深化全机构模式,吸引更多的学校、师生开展实践与研究。借鉴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政府作为主导,应建立与学校、企业之间的多方协同机制,共同努力,凸显政府、研究机构、国际组织、企业和NGO的合作,多措并举,构建良性循环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与优质学习场域。
(五)开拓发展平台:与国际接轨为首都生态文明教育发声
2015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仁川宣言》,强调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同年9月,在联合国举行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研究报告。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联合国重要文献的一大主题词,成为国际教育界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
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及内容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乃至整个中国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出台区域性指导文件,逐步推进当地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建设;很多学校研发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区域性教材,统筹规划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建生态化的课程体系;结合课程改革,促进了教与学方式变革,强化教学中生态文明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学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注重国际资源和项目的引入,在未来的首都生态文明教育中,除了重视“走进来”,更要重视“走出去”,提升首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大首都乃至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六、总结与展望
这些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引导下,北京中小学在生态文明教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校是引領学生积极参与绿色社会建设和实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键环节,中小学校应该充分调动校内外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为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切实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坚持“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的基本原则,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学校要整合社会、家庭和社区中的资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参与绿色社会建设,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建议。生态文明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知识、能力和行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担负的艰巨任务,更是每一位社会人需要切实遵循的行为准则。
作者简介:
沈欣忆: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在线学习、终身学习(sxy0710@foxmail.com)。
张婧: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教育、终身学习(xtzhangjing@126.com)。
吴健伟: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混合式学习(wujlanweibnu@163.com)。
王巧玲: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教育(wangqiaoling2003@163.com)。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7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