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花散落 存世遗珍

2020-08-10王小琴

东方收藏 2020年6期
关键词:慈禧青花纹饰

王小琴

慈禧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是晚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在晚清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慈禧一直是最高决策人和实际统治者。她政治上把持朝政,生活上却尽显女性柔情。她喜欢花和华美的服饰,爱好京戏、摄影,还不时写字作画、舞文弄墨,对于瓷器,她有着自己独特的品位。

“慈禧瓷器”是对慈禧所处时代烧造瓷器的一种统称,包括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是指在慈禧当政期间景德镇御窑厂遵照朝廷指令烧造的各类宫廷用瓷,狭义的是指御窑厂专门为慈禧本人烧造的各类瓷器。本文从狭义层面出发,以江西省博物馆藏的几件慈禧用瓷为例,以此窥探慈禧瓷器的一些特点。

色彩丰富

慈禧瓷器色彩丰富,大面积使用色地为基色,在前朝制瓷基础上发明了很多新色彩。紫地、藕荷地、翡翠地等色彩均是慈禧时期的首创。

蓝地黄彩云龙纹盘:高5.7、口径32.1、底径21.8厘米。敞口,弧腹,平底,圈足。器内、外均饰以蓝地黄彩云龙纹,间饰以火焰和火珠纹,底青花篆书“储秀宫制”款(图1、图2)。

储秀宫是慈禧居住的宫殿之一。据《国朝宫史·典礼》(卷十七)记载:“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外黄内白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从以上记载可以推出此盘应为慈禧居住储秀宫封为懿嫔时期的专用瓷。

富有“女人味”

置身慈禧瓷器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色彩缤纷、充满女性色彩的世界。慈禧爱花,许多器物的纹饰以各种花卉为主题,有兰花、牡丹、菊花、水仙、荷花、海棠、梅花等。据为慈禧画像的美国画家卡尔在《清宫见闻杂记》中记载:“太后生平,酷爱鲜花。当时许多王公大臣为了讨好,也常以不经见之名花卉异草贡献太后,冀得其欢心。”此外,德龄在《清宫禁二年记》一书中也提到:“太后除掉权势货财外,花卉也许就是伊最宝贵的嗜好品了,虽还够不上花痴的资格,然而却迷得很深了。” 爱花所以就要养花,因此花盆在慈禧瓷器占了很大比例。

青花花卉纹水仙盆:高3.8、长14.8、宽10厘米。器型为长方形,下有四个曲尺形底足。口沿饰花卉纹和水波纹,腹部饰折枝牡丹纹和折枝菊纹,寓意富贵长寿,底青花篆书“体和殿制”四字双行款。胎白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青花呈色纯净亮丽(图3、图4)。

该盆通体以花卉纹为主题纹饰,突破了以往绘画单独构图的模式,器物每一面的图案,看似都可以独立成图,但如果把四个面的图案连缀起来,则可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百花爭艳、极具女性气息的作品。

体和殿,原是翊坤宫的后殿,后经改造成为慈禧用膳饮茶之处。体和殿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专门为体和殿陈设和慈禧餐饮及日常生活起居所烧造的瓷器,此类瓷器均署“体和殿制”款,故称“体和殿制”瓷器。“体和殿制”瓷以花盆和餐饮器具居多,器物绘画精细,大多为色地粉彩瓷,也有少量青花器物,纹饰以花卉纹为主。

大气婉约

光绪朝为了给慈禧祝寿,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烧造了庆寿用瓷,这些瓷器以吉祥祝福图案为主,以图寓意,器型、纹饰和色彩既有皇家用瓷的大气,又有女性的婉约。

粉彩仙人乘槎图盘:高6.3、口径38、足径26厘米。敞口,斜腹,浅圈足。盘外壁绘黄地粉彩缠枝花卉纹,花卉纹间饰以“万寿无疆”四字,文字书写工整。盘中心绘仙人乘槎图,一株巨树制成木筏,上面有六个侍女和三位童子,空中一位老翁驾鹤背桃。底青花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槎”指的是一种形状奇特的独木舟,如月牙形,故又称月槎。“仙人乘槎”传说,最早见于晋代张华《博物志》,反映了古人成仙升天的美好愿望和奇思遐想。此盘器型大气,胎体厚重,整体画面构思精巧,绘画工整舒朗,人物表情生动自然,姿态各异。该盘将“仙人乘槎”图与“万寿无疆”结合在一起,且寓意长寿的鹤、桃在图案中同时出现,盘外壁采用黄釉地,据此可推测出此盘应为光绪朝为慈禧祝寿的专用瓷(图5、图6)。

似俗实雅

在世人眼里,慈禧是一个生活奢靡、贪恋权力、喜欢享受的人,在此不想评说她的历史功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这种享受并不是没有品位的。慈禧所用瓷器的设计、制作、纹饰、色彩等均反映了慈禧本人的品位与生活情趣。以渣斗为例,以前常用的渣斗尺寸都较大,但慈禧却让工匠们制作手掌大小的精致渣斗,不仅实用,而且小巧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黄地粉彩桃芝纹渣斗:高8.8、口径8.2、底径5.1厘米。撇口、长颈、圆腹、矮圈足。口沿和胫部各有一道描金,器表和内口沿均施黄釉为地,黄釉地上以粉彩绘通景桃纹,衬以灵芝、水仙、树枝等纹饰。底矾红彩书“体和殿制”四字双行篆款。

这件黄地粉彩桃芝纹渣斗为慈禧日常生活用瓷,桃树采用过枝法,从圈足一直蜿蜒向上,延伸至内口沿和内颈部。该器构图雅致简洁,层次丰富,绘画精细。(图7、图8、图9)

结语

无论是日常使用的餐饮器和生活用具,还是陶冶身心的陈设器,慈禧瓷器都充满了艺术创意,极尽装饰之能事,在图案设计、纹饰描绘和制作烧造上都有别于传统,不断创新,这些瓷器既实用又美观,有的在现在看来都是史无前例的艺术珍品。

慈禧瓷器继承了历代官窑制瓷传统,充分融入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慈禧本人的喜好。慈禧对自己使用的瓷器有着独特的要求,为她烧造的瓷器有的以其所居住的殿堂名或画室为底款,如“储秀宫制”“体和殿制”“大雅斋”等。慈禧瓷器有着色彩丰富、充满“女人味”、大气婉约、似俗实雅等特点,这些瓷器反映了主政者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艺术产物。

慈禧瓷器,是晚清帝国没落的见证,它们身处皇宫,看尽繁花散落;慈禧瓷器,是中国制瓷业一道亮丽风景,在这道风景的背后,是慈禧讲究品位的生活情怀。透过这些瓷器,我们仿佛看到了慈禧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感受到了晚清帝国的风起云涌和最后余晖。

猜你喜欢

慈禧青花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青花志展览
太后过年
追寻青花的东方之美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青花·木 产品设计
慈禧照相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琵金顿珍藏的明青花将亮相苏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