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顶山商业步行街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及空间形态思考

2020-08-10闫改嫔朱颖帆焦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5期
关键词:平顶山步行街商业

闫改嫔,朱颖帆,焦雷

(1.河南城建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河南 平顶山467036;2.郑州市建筑设计院,郑州450052)

1 问题的提出

1.1 平顶山鹰城地域文化的内涵思考

城市文化是城市赖以生存的根本和魂灵,地域、文化、艺术及艺术作品,这四者之间关系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不同的地域文化决定了不同的艺术设计作品,不同的艺术风格也体现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城市步行街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是最为典型的地域文化的城市名片,因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独一无二的人工环境、独一无二的人文环境,实乃各具特色,各具气质,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显示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中的“文化”,显示地域文化的综合特质。煤城平顶山的地域文化中最优秀的代表作就是平顶山鹰城市雕和手举钢锤的鹰城地质工作者(见图1和图2)。为庆贺北部有山且顶平的平顶山建市30周年而设计市雕,市雕竣工于1989年。建造它的工程造价高达70余万元,整个市雕的设计指导思想是挺拔昂扬向上的精神,从下到上的层次是基座、火焰柱、飞翔的老鹰、煤矿工人、地球原子5大部分。其中,象征电力及盐都的是白柱;象征平顶山鹰城的是由古应国贵族墓地出土的玉鹰雕塑建筑演变而构成;站在高空鸟瞰4个铜制浮雕犹如古希腊精美建筑艺术中的人像柱,显示煤炭、电力、钢铁、轻纺化工等是平顶山的支柱产业;最上方6只小地球围绕一只大地球的碳原子建筑艺术造型,代表平顶山地下有煤,平顶山是煤城。

图1平顶山鹰城市雕鸟瞰

图2平顶山和平路商业步行街矿工之家

1.2 古今中外地域文化对城市文化景观及景观建筑风格的影响思考

古今中外的城市文化景观及景观建筑风格无一不受地域文化影响,比如,城市中心建筑由高到低的向城市周边的递减关系、步行街的前店(市)后室布局,欧洲受上帝宗教信仰而营造的高直建筑哥特式教堂等,都与所在区域文化息息相关,具体内涵如表1所示。

表1地域文化对城市文化景观及景观建筑风格的影响分析

2 平顶山地域文化对平顶山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影响思考

2.1 地域文化对平顶山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认为:地域文化发展对平顶山城市发展影响自然包括2大要素。(1)物质文化的影响(山体、河道、湿地、植被、建筑、小品、规划、景观、服装、交通、艺术作品、经济发展、人口等);(2)非物质文化的影响(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制度文化、文学、历史故事、历史传说等)。

2.2 南北方地域文化对南北方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平顶山地处中原,在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为什么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步伐总是显得步履沉重缓慢?追根溯源就是地域文化不发达,大多数人守成守旧思想严重、安于现状想法严重,思想不解放,文化又缺乏活力等,旧文化观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制约。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商业文化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由来已久,地域文化挖掘充分,区位优势显著,加之自贸区等各种政策倾斜,使当地经济得以快速提升,远超中原腹地平顶山。

3 平顶山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形态思考

3.1 符合人们行为模式的步行商业街的功能布局

商业步行街的布局一般采用链式结构,功能设施及基础设施齐全,集游览、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为了塑造街道整体“闹而不挤”的环境气氛,可将人流庞杂且高度集聚的娱乐中心、购物中心等,作为主体置于商业步行街的街道中心必将起到很好的效果【2】。

3.2 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态构成

3.2.1 室内地面高于步行街地面形成的地台式空间形态,又能防雨水倒灌入室内

与下沉式空间相反,如能将室内地面升高形成一个高高的台座形式,采用意大利台式园林那样的设计手法,必能很好地发挥商业步行街橱窗商品的广告效应。

3.2.2 用波特曼首创的共享空间设计步行街已成为新时代步行街设计的一种时尚

波特曼首创的共享空间,在各国享有盛誉,它以丰富多姿的环境,独出心裁的手法,将多层内院打扮得光怪陆离、五彩缤纷。从街道空间处理上讲,共享空间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运用多种空间处理手法的综合体系。

3.2.3 基于步行街设计的最佳街道比例问题探讨

作者多次调研实践表明:7~10m宽的街道是最为理想、最舒适、最适宜步行购物的场所【3】,一般步行街街道高宽比值、街道两侧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的比值【4】与步行街最佳街道比值在1.5~2【5】。

3.2.4 基于平顶山和平路步行街出入口景观石及绿化设计方法探讨

笔者认为:在步行街出入口处,首先应提供足够的空间缓冲汽车的干扰,确保人们进出步行街时的安全,保证车行空间与步行空间良好过渡;其次,在交通上它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如与居民区的主要出入口接近;第三,步行街出入口的空间必须有一定的放大,以容纳聚集的人流和标志步行街的开始和结束,可以通过限定物如石墩、牌坊、拱门、小品等进行人性化的出入口细部设计【6】。

3.2.5 基于步行街街道设计宁曲勿直,与建筑风水吻合统一的设计手法探讨

传统风水推崇曲径通幽,所以,呈曲线状步行街的设计趣味性显得更浓,更值得我们效仿【7】。

3.2.6 基于平顶山和平路步行街街景美化设计方法探讨

走进平顶山和平路步行街,“犹如走进江南园林”,让笔者心旷神怡,思绪万千。平顶山和平路步行街上有雕塑、有凉棚,独缺具有灵性、风韵、财运的活水喷泉,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3.2.7 基于平顶山和平路步行街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方法探讨

人是步行街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设置足够多的公共厕所、垃圾桶等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是理所当然【8】;比如,步行街公共厕所服务半径为100~150m、垃圾桶服务半径为40~50m、电话亭服务半径为1 000m、邮筒服务半径为800~1 000m等:让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有机融合,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扎根于设计师的心灵。

4 平顶山商业步行街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4.1 平顶山商业步行街存在的问题思考

1)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的结合远远不够,有待加强融合。

2)平顶山商业步行街的地域文化与平顶山的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结合不够。平顶山商业步行街缺乏具有鹰城、煤城、盐化工、铁路线等文化特点的建筑物及反映平顶山自然景观的雕塑等。

3)地域文化务必结合现代各地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开发,作为一种城市的特色文化。

希望平顶山相关专家学者及平顶山市政府部门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平顶山文化资源,打造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

4)知识性、趣味性与居民、游客的参与性结合不够。动静结合是设计的最高境界,但平顶山商业步行街中的文化景观多为静态的陈列和展览,没有现代化的互动型设施,应该说是个遗憾。

4.2 平顶山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中的对策思考

1)加快平顶山区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是平顶山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的根本。

平顶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西周时期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市又称鹰城。目前,平顶山已注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已注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其中有东汉的香山寺,有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刹”的北魏的风穴寺;有汝官窑遗址和应国墓地遗址,有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苏的三苏陵园;叶县县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县衙等,被列为国家级重大物质文化遗产,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及河南豫剧等非遗项目,促进平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2)培育统一开放的区域文化市场,使平顶山步行街成为平顶山市民生活的文化广场。

步行街是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属性的重要象征。它作为平顶山居民日常生活的文化广场,该场所的诱导性和暗示性功能十分强大,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3)加强平顶山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布局,正当其时。

在以平顶山市政府为主导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接平顶山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共同出台推进平顶山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规划和政策适逢其时。

4)推进及提升平顶山步行街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是新时代步行街设计的必然要求。

步行街属于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特色构件,故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交流机制,共同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建设、运行、管理的新办法、新机制,构建辐射毗邻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9】,推进及提升平顶山步行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是新时代步行街设计的必然要求。

5 研究结论

作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的商业步行街,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从根本上讲,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应做到:(1)务必以居民的生活模式以及城市交通系统等问题为出发点,永远以人为本;(2)以区域文化及步行街的空间形态为魂;(3)只有牢记平顶山鹰城地域文化的内涵;牢记平顶山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态的7大构成;牢记平顶山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中所存在的4个问题及4个对策,才能让地域文化换回它应有的魂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快速兑现,才能使我们的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犹如芝麻开花,步步登高!

猜你喜欢

平顶山步行街商业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购买”快乐
平顶山诗群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平顶山:第四支红九军诞生地
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