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城区2015—2019年臭氧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
2020-08-10刘慧婷
刘慧婷,李 薇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0 引言
臭氧(O3)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它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在高空中,氧可以形成臭氧层,从而保护人类避免紫外线的直接辐射。但出现在大气层中的低空臭氧,却是城市光化学烟雾的一种成分,对人类有害。
近地面臭氧是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物,它不是污染源直接排放产生的,而是由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前体物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反应产生[1-3]。
臭氧污染比PM2.5污染更具隐蔽性,PM2.5的浓度超标时,空气能见度下降,人们更容易感知污染的存在,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但臭氧达到了污染浓度,从视觉上是看不出来的,虽然看起来蓝天白云,但臭氧浓度可能已经超标了[4]。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呼吸道的破坏性很强;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等。孕妇和儿童是受臭氧污染的最危险人群[5]。
从2013年开始宜春市城区大气污染主要是PM2.5污染,但近2a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强度加大,PM2.5浓度明显下降,臭氧污染问题却日益凸显。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宜春市城区共有5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分别为槟榔水业监测点、宜春学院北校区监测点、市广电局监测点、市气象局监测点和市石油公司监测点[6]。监测项目包括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
本研究所使用的近地面污染物浓度数据来源于宜春市环境监测站2015—2019年例行监测数据。
1.2 评价方法
臭氧8小时(O3-8h)是一个滑动平均值,是根据一天中8∶00—24∶00间臭氧最高的连续8h得出的平均浓度值,作为评价这一天臭氧污染水平的标准。依据《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来判定臭氧超标情况,O3-8h质量浓度大于二级标准(160μg/m3)即为超标。(轻度污染:160μg/m3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赣西北山区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春夏之交湿润多雨,夏秋间晴热干燥,冬季阴冷[7]。尤其是夏秋季,宜春市城区光照时间长、气温高、湿度低、近地面风速小。当大气中机动车及其他各类污染源排放的NOX和VOCs充足时,易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高浓度臭氧,在不利于扩散条件下极易出现臭氧污染[8]。 近5a,宜春市城区臭氧超标时间呈增加趋势。2015年宜春市城区没有出现臭氧污染超标情况。2016—2019年,臭氧超标时间分别为9d、11d、10d和50d,均为轻度污染,对应的O3-8h年超标率分别为23.7%、18.3%、31.3%和83.3%。由此可见宜春市城区臭氧污染问题逐渐加重。 首要污染物是指每日空气质量指数(AQI)>100时,空气质量分指数最大的污染物[9]。图1给出了2015—2019年宜春市城区O3为首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O3为首要污染物的累计时间,除2017年比2016年减少之外,基本上为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2018、2019年这2a,O3为首要污染物的累计时间大幅增加至96d、145d,O3成为继PM2.5后的另一重要污染物[9]。 宜春市城区2015—2019年O3年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从整体上看,O3质量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2016—2018年3a间O3年均质量浓度基本持平,保持在78~79μg/m3,而2015—2016年O3年均质量浓度有一个明显上升过程,升高了13μg/m3,2018—2019年有更大上升,升高了16μg/m3,达到95μg/m3。 宜春市城区O3月均质量浓度具有一定的月变化特征,从图3可看出,1—5月O3质量浓度逐渐升高,6—7月有所回落,8—9月再大幅上升,9月为O3污染最为严重的时候,即发生在夏秋之季,2019年9月O3月均质量浓度达到167μg/m3,超出二级标准限值。9月之后开始下降。5年O3月均质量浓度大致呈“双峰”型分布,这一特征与柴敏平等[10]对江西全省11个设区城市O3月变化特征一致。O3月均质量浓度在5月和9月达到峰值(分别为99μg/m3和116μg/m3),6月和8月次高(分别为93μg/m3和100μg/m3),12月O3月均质量浓度最低。 7月份O3质量浓度存在一个低点,主要原因是7月前后宜春市处于梅雨季节,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不利于空气中的NOX和VOCs生成O3。光照减少及温度降低等气象条件的改变是导致O3浓度下降的重要因素[11]。 按照我国气候情况将全年数据划分为4个季节,12月—次年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由于O3的生成受不同气象条件影响,所以在各季节的变化特征也有所不同,图4统计了宜春市城区5a的季节性平均O3质量浓度趋势情况。 由图4可以看出,2015、2016年O3浓度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夏季浓度较高,春秋季略低,且2016年各季节浓度均高于2015年。2017年春季浓度最高。2018、2019年O3浓度秋季最高,且2019春夏秋三季浓度均高于2018年,冬季浓度比2018年略低。总体而言,O3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春末和夏秋季,尤其是2019年夏秋季浓度进一步上升,远高于往年水平。 2.4.1 O3与颗粒物 图5给出了宜春市城区5a间颗粒物月均质量浓度和O3月均质量浓度的关系。2015—2019年宜春市城区颗粒物超标总时间累计达到121d,高于5a间O3超标累计总时间80d,但变化趋势呈相反情况。冬春季颗粒物浓度最高,污染最严重,而此时O3浓度较低。夏秋季是O3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此时颗粒物浓度较低。 颗粒物与O3虽为不同类型的大气污染物,但颗粒物本身具有消光作用,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13],从而削弱光化学反应生成O3的几率。 2.4.2 O3与其前体物NO2和CO O3浓度变化受其前体物NOX、CO和VOCs浓度变化的影响,其产生和消耗决定于光化学反应[14]。图6给出了宜春市城区5a间NO2、CO月均质量浓度与O3月均质量浓度的关系。 从图6中可以看出,NO2、CO月均浓度变化趋势和O3正好相反,冬季浓度较高,夏季浓度较低。主要是由于夏季光化学反应强烈,前体物消耗较多,生成O3浓度高,而冬季太阳辐射弱,前体物消耗少,O3生成也较少[15]。 城市臭氧污染与前体物(NOX、VOCs)的人为大量排放密切相关,NOX、VOCs在太阳辐射作用下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O3[16],造成臭氧污染。 (1)机动车尾气排放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宜春市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量激增,排放到大气中的NOX和VOCs总量不断增加,致使地面臭氧浓度不断升高[17]。 (2)工厂企业污染物排放 石化、炼焦、医药、化工、印刷、喷涂等行业存在NOX和VOCs等超标排放。此外,一些工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密闭程度不高、环保设备投资较少等原因造成NOX和VOCs排放量增加[5]。 (1)环保部门要加强对臭氧污染的重视,开展专项督查和诊治。 (2)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一方面加强机动车管理,特别是黄标车和老旧车辆的路检路查力度,另一方面缓解交通拥堵,疏通道路,减少大量车辆长期低速怠速行驶产生的尾气排放。 (3)倡导低碳出行。优化交通线路,调高城区停车费用,鼓励引导市民使用共享单车。 (4)加大对工厂企业的监管力度。切实从源头上严控、中间严管、末端严惩[5]。把涉及NOX和VOCs排放的单位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5)加强宣传,扫除盲区。在市民中宣传普及臭氧污染的相关知识,只有让大众扫除了盲区,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才能有效推动预防和治理[18]。 (1)宜春市城区2015—2019年O3为首要污染物、超标时间及年均质量浓度逐年增加,尤其是2019年呈现快速增加形势。O3污染有加重趋势。 (2)总体而言,O3质量浓度春末和夏秋季最高。O3质量浓度月均特征呈现双峰分布,5月和9月达到峰值,7月呈回落趋势,这与宜春市城区雨季情况相符。 (3)O3质量浓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呈相反规律,颗粒物在冬春季污染严重,O3在夏秋季为主要污染。O3质量浓度与NO2、CO质量浓度也呈相反规律,这是因为NO2、CO为O3的前体物,在夏秋季光照强烈的情况下,NO2、CO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O3,所以NO2、CO质量浓度减小,O3质量浓度增大。 (4)应加强环保部门认识、加强机动车管理、倡导低碳出行、加大对工厂企业的监管力度和加强群众宣传。2 结果与讨论
2.1 总体概况
2.2 年变化特征分析
2.3 月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2.4 O3与其他污染物的关系
3 臭氧污染成因及对策建议
3.1 臭氧污染成因分析
3.2 臭氧污染防控建议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