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前沿分析与评述*
——平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

2020-08-10乔晗胡杰张硕兰舒琳张思吕本富

科技促进发展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创商业模式聚类

■ 乔晗 胡杰 张硕 兰舒琳 张思 吕本富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190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曾强调:“依托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业界和学术界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3]、《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4]等。“滴滴出行”、“饿了么”、“美团点评”等新兴企业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率。传统制造业也在积极革新商业模式,向“数字化”和“服务化”转型。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采用新的商业模式架构,以新的价值主张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价值的组织变革过程[5]。商业模式创新被视为企业成功的关键驱动力。创新的商业模式有助于企业提高战略灵活性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获取竞争优势并提高财务绩效[6],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也可以更好地实现技术商业化[7]。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基于自身价值主张,对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进行系统性创新的过程。因此,企业家能力、企业资源、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活动等均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集中产生在最近十几年间,论文发表数量多、速度快,有必要及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虽然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于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性研究[5,8-15],但大部分研究是基于定性分析并专注于某一个研究侧重点。如如Foss 和Saebi(2017)利用2000~2015年发表的150 篇文献梳理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热点和趋势[5];田庆锋等(2018)、吴玥和杜梦丹(2019)结合相关文献梳理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动力、路径等方面的研究[12-13];吴晓波和赵子溢(2017)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并区分了在位者和进入者的差异[14];罗珉和李亮宇(2015)基于互联网行业梳理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5]。现有研究对于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研究热点如何演化分析较少。本文拟通过文献计量法梳理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化趋势,发现核心作者和高水平研究机构,总结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趋势、前沿和热点,以帮助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清晰的判断。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保证样本数据质量。检索主题词中带有“business model”和“innovation”的文献,共发现2166篇,将文献类型精炼为“Article”,并经人工筛选确定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后得到1323篇,数据内容包括文献的作者、期刊名称、发表年份、参考文献、被引情况等信息,检索截止日期在论文发表时更新到2019年12月31日。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合作网络分析以及共被引分析等,对商业模式创新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文献计量学是一种基于科学计量工具定量分析某一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研究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文献的作者、发表期刊、科研机构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该领域的重要学者、期刊和科研机构;对文献的参考文献、被引情况等数据借助可视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共被引分析,可以得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本文应用文献计量学专业软件CiteSpace对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文献展开研究。

2 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整体增长趋势分析

发文数量和引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搜集的样本对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和每年引文总数绘制其变化走势图。用指数函数(Y=αeβx)分别拟合引文数量和发文数量曲线,拟合优度R2为0.988、0.955,拟合效果较好,说明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研究成果呈指数级增长态势(图1)。

由图1可见,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早期较少,自2007年前后开始,该领域发文数量和引文数量急剧上升。2009年该领域文献被引次数仅为393 次,2019年达到8040 次,短短10年间被引次数增长20 余倍。这说明随着越来越多因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成功的企业出现,以及一些传统企业商业模式成功转型,使得商业模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但是这一领域早期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界定也不清晰。Amit和Zott(2010)认为商业模式创新跨越了企业边界,强调活动系统层面的创新,重构顾客、供应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的交易方式[6]。Teece(2010)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和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6]。Chesbrough(2010)讨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和阻力,认为克服阻力需要经历实验、实行以及组织领导3 个过程[17]。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创新被赋予新的内涵,2015年后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性研究论文进一步增多。

2.2 研究涉及领域和重要期刊分析

图2为商业模式创新文献主要涉及领域的分布图。由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商业/经济、工程、环境生态学、科学技术等,不同方向的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解会有所不同。商业/经济领域的学者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颠覆性的组织变革过程,强调价值主张的重要性[5,18-19]。工程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学者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模式,是技术商业化的一种方式[7]。

图1 年度发文和引文总量统计

图2 研究文献涉及领域及其比例

表1 高发文量期刊统计

表2 高水平科研机构及其合作关系

期刊发文数量的多少能够显示其在该领域的重要程度,表1列出了发表文章数量排名前10 的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是发文最多的期刊,共计109篇,远高于排名第2 的期刊。排名前2 的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Sustainability》都是生态学、环境科学领域的期刊,说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转向生态系统、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向。

2.3 高水平科研机构分析

表2对商业模式创新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及其合作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以识别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其中,剑桥大学发文量最多,重点研究商业模式服务化趋势以及开放式服务创新,主要成果来自Nancy Bocken 团队。代尔夫特大学的Harry Bouwman 团队主要研究数字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20]欧洲科研机构的学者在该领域发文数量多,而美国科研机构的学者在该领域被引用数量多。

图3是商业模式创新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图。圆的大小代表该机构发表文献总被引次数的数量多少,粉色边缘环的宽窄代表该机构中心度的大小,中心度越高说明该机构在合作网络中越重要,两节点间连线代表二者间存在合作关系[21。如图3所示,剑桥大学合作关系广泛,在合作网络中较为重要。剑桥大学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合作主题为“可持续商业模式”,与加州大学的合作主题为“商业模式设计以及开放式创新”。Nancy Bocken 在剑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隆德大学均有职位,促成了这3个科研机构在可持续商业模式领域的多项合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vid J.Teece 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以及开放式创新”,与Henry Chesbrough的合作方向为“开放式创新”。

2.4 核心作者分析

根据科学史学家普莱斯提出的普莱斯定律,可以估算出判断核心作者的阈值[22]:

式中,Nmax为该领域中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所发文献数量,在一个研究领域中发文数量高于M的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商业模式创新领域发文最多的为Nancy Bocken,共发表12篇文献。Nmax= 17,根据普莱斯定律,M=4,即发表4篇或以上文献的作者为核心作者。根据检索数据按发文数量排序,可得前74位为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核心作者,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普莱斯定律评出的74位核心作者共发表了388篇论文,占本文样本总数的29.62%。通过研读这部分学者的文献,发现Nancy Bocken 主要研究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成果多发表于《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Harry Bouwman 主要研究商业模式设计、数字化与商业模式创新等内容,成果发表于《Electronic Markets》、《Futures》等期刊。

3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热点演化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初步识别商业模式创新领域内较有影响的期刊、机构和作者,但无法深度揭示文献之间的关系。下文将通过共被引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前沿,理清研究热点的演化过程。

3.1 引文聚类分析

如果有两篇文献同时被另一篇文献引用,则这两篇文献被认为存在共被引关系,说明两篇文献的研究内容存在相关性[23]。若两篇文献多次被同一篇文献引用,说明二者相关性更强,即共被引强度更强。引文聚类分析是以共被引强度为基本单元对文献集合进行分类聚合的定量分析方法[22]。图4给出了商业模式创新领域引文网络和主要聚类的可视化图,图中节点颜色越浅则研究内容越新,节点面积越大说明被引次数越多,连线越多则共被引关系越多。

引文网络主要聚类的基本信息如表4所示。

聚类0 说明:“数字化”是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重要热点研究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捕获价值的方式,数字技术提升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效率,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使得企业管理结构更加扁平化[24];数字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海量数据,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25];数字技术也催生了新的产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商业化;数字技术打破了市场边界,“竞争合作”现象越发普遍[26]。传统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受到数字技术的冲击,寻求数字化转型,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成为研究热点。

表3 核心作者统计

图3 研究机构合作关系

表4 引文网络主要聚类

图4 商业模式创新领域引文网络和主要聚类

聚类1 和聚类4 均属于“可持续”这一主题,研究重点为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以欧洲学者居多。Bocken等(2014)研究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改变组织形式和价值主张以及价值创造、传递和捕获的方式,显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对社会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7]。该文还提出了一个针对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的分类框架,包括8 种研究角度。Boons 和Lüdeke-Freund(2013)发现关于可持续创新的研究,往往忽视商业模式创新,忽略了企业结合价值主张、上下游价值链重构和盈利模式的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28]。企业如何通过可持续商业模式保持自身竞争力、实现发展目标仍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聚类2“服务化”指将服务部分整合到企业的活动中,通常反映在从销售产品到销售集成产品和传递使用价值服务的转变[5]。“服务化”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例如,从免费服务到收费服务的转变导致了公司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重要变化[5]。商业模式创新使得顾客的价值获取从过去来源于产品转变为来源于服务,改变了价值创造的方式,如制造型企业可以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由提供产品转变为提供服务实现可持续增长[29]。“服务化”代表了价值创造机制的变化,由过去的企业单独创造价值转变为企业和顾客互动共同创造价值[30]。

聚类3“创新”的研究重点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及机制。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和阻力、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商业模式创新的评价等内容。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来源于新技术、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压力等方面[13],阻力包括现有资源与新商业模式之间的冲突,以及企业的认知障碍[17]。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多种多样,创新的路径也各不相同。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包括价值链视角、创新程度视角、战略视角、系统视角等[13]。商业模式创新效果的评价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如Zott 和Amit(2007)使用李克特量表,用新颖型和效率型两个维度去衡量[31];Clauss(2017)采用41个题项,建立三级指标体系来评价商业模式创新[32]。

3.2 热点演化分析

本文将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研究分为3 个阶段,分析研究热点的演化过程。利用1998~2009、2010~2014、2015~2019 的子样本文献分别得到各个阶段的引文网络和聚类,如图5所示。

图5 引文网络聚类的动态演化

1998~2009年间,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基础。在商业模式领域,Morrris 等(2005)基于企业家视角,提出一个商业模式6 要素框架,推进了商业模式概念的研究[33]。在技术创新领域,Chesbrough 和Rosenbloom(2002)基于Xerox 公司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将一项被其他公司拒绝引进的技术商业化的案例,发现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挖掘新技术所蕴含的价值并将其商业化[7]。在这一时期,商业模式创新主要作为技术商业化的一种手段。

2010~2014年间,学者们的研究开始聚焦商业模式创新。这一阶段,相关研究区分了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促进新技术商业化,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学界所接受[16-17,19]。学者们利用案例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和机制。同时,“可再生能源”、“服务化”逐渐成为这一阶段新的热点话题。

2015~2019年间,学者们开始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服务化”、“循环经济”等话题仍是研究热点,“社交网络[34]”、“开放式创新[35]”、“共享经济[36]”等新兴研究问题出现。社交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商业模式,传统“供给导向”的模式逐渐被“需求导向”的商业模式所取代[18]。共享经济突破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界限,基于平台实现物品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为平台上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36,37]。“社交网络”和“共享经济”都是平台型商业模式下的产物,如何在平台基础上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研究的重点。

总体来看,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正在从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内涵、机制逐渐演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服务化和数字化趋势。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众多平台型企业,平台成为连接焦点企业、供应商、渠道商、互补者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载体,平台生态系统逐渐构建起来。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服务化”转型,以往的顾客创造价值转变为企业和顾客互动共同创造价值,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服务化”和“价值共创”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下面,本文将对“平台生态系统”和“价值共创”两个前沿热点进行重点分析。

4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前沿探析

4.1 商业模式创新与平台生态系统

本文以“platforms”和“ecosystem”为关键词对样本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得到与平台相关的文献共113篇,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1859篇。

图6是平台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引文网络和主要聚类,表5是引文网络中主要聚类的基本信息。聚类平均年份均在2011年之后,说明平台商业模式创新是该领域的一个新兴热点。由表5可知,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开始于商业模式设计,后来开源平台、众包平台、共享平台等平台型模式成为研究重点。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平台逐渐成为各方互联互通的载体。平台通过设定统一规则和标准以及核心价值主张连接焦点企业、供应商、消费者等,建立以平台为载体的生态系统[38,39],平台生态系统在2015年左右成为重要研究内容。目前,相关研究包括以下3类:

表5 引文网络主要聚类

表6 引文网络主要聚类

图6 引文网络和主要聚类

(1)研究特定属性平台,如信息化平台、技术平台、产业平台[39-41];

图7 引文网络和主要聚类

(2)研究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42,43];

(3)关注生态系统中的竞合现象[26]。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平台生态系统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平台生态系统将是重要研究方向。

4.2 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共创

为进一步分析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共创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样本文献以“value”和“co-creation”为关键词进行二次筛选,得到与价值共创相关的文献共108篇,以及相应的参考文献1122篇。

图7是价值共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文献引文网络和主要聚类,表6是引文网络主要聚类的基本信息。由本文3.2 节的分析可知,服务化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企业越来越注重为顾客提供服务。这一过程中,价值创造的机制也由过去的企业单独创造价值转变为企业和顾客互动共同创造价值[30]。价值共创机制与商业模式创新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深入也在不断演变。根据表6,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部分:

(1)早期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价值理念变化[44,45];

(2)后来形成价值共创的服务主导逻辑[46];

(3)最新的研究热点是价值共创的服务生态系统理论[47]。

研究服务主导逻辑的学者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和顾客间的二元关系,研究服务生态系统的学者则聚焦于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网络关系。数字经济时代下,基于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机制研究更加符合当今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是学者下一步的研究重点[47]。

综上,平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适应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由过去的企业单独创造价值转变为企业与企业互动、企业和顾客互动共同创造价值。[48]松散耦合的生态系统中利益相关者通过资源整合和服务交换,由平台制定的规则和价值主张来约束和协调,为系统创造价值,是全方位的价值共创过程[40]。未来,平台生态系统和价值共创机制是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研究方向包括:

(1)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

(2)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

(3)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创造机制;

(4)平台基于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平台生态系统的渠道。

5 结语

本文对“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1323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化趋势以及研究前沿。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1)商业模式创新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商业/经济、工程、环境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热点包括“数字化”“服务化”“可持续”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

(2)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自2007年后迅速增长,研究热点由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路径、评价逐渐演化为平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

(3)未来的研究热点是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和演化路径、平台生态系统构建和价值共创机制等。

猜你喜欢

共创商业模式聚类
共享丰收喜悦 共创美好生活
共创美好生活
商业模式从0到N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基于加权模糊聚类的不平衡数据分类方法
雷达点元聚类算法性能的比较与分析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与时俱进 开阔视野 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