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术中体温管理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对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认知的影响

2020-08-10李聪彦张宛越张继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条目体温手术室

李聪彦 张宛越 张继芳

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是人体基本生命体征,恒定的体温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如体温出现过高或者过低,均可能引起代谢功能紊乱,严重危及生命安全。临床研究显示[1-3],围术期各种原因会引起体温降低,如体温低于36 ℃会明显增加围术期意外的发生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如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性会明显增加。目前,各级医院护理人员对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及行为方式、对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认知能力等均存在一定差异[4-6],为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对术后体温管理认知状况及行为能力,本研究调查护理人员术中体温管理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对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认知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50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执业地点为我院手术室;在我院手术室工作时间≥ 6 个月;在职在岗人员。排除标准: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轮岗护士;我院外出进修护士;手术室辅助工作者。

1.2 方法

1.2.1 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方式的调查 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调查,包括护士的性别、年龄、手术室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第二部分为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调查,参考相关文献中使用的术中体温管理认知状况调查问卷[7],认知状况调查问卷共30个条目,包括低体温危险因素(9 个条目)、低体温的并发症(12 个条目)、预防低体温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9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别采取“是、不确定和否”3 个等级进行评分,依次评分分值为3,2,1 分,总分90 分,评分越高代表认知程度越高。第三部分为体温管理行为方式调查[7],体温管理行为方式调查问卷共6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行为现状采取1~5分5级评分法,1分为从不,2 分为偶尔,3 分为有时,4 分为经常是,5 分为每次都是,评分越高代表行为越好。本调查问卷经专家修订,测得内容效度(CVI)为0.967,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25。

1.2.2 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认知调查 采用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调查[8],内容包括25个条目,分别为患者自身危险因素(5 个条目)、压力性损伤的分级诊断知识(4 个条目)、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基础概念(5 个条目)、术中压力性损伤外部危险因素(7 个条目)、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2 个条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使用(2 个条目)。采取2级评分法,答对为1 分,不确定或答错为0 分,满分为0~25分,评分越高表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相关认知能力越高。本调查问卷CVI为0.872,Cronbach’s α系数为0.831。

2 结 果

2.1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50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4~53岁,平均(34.16±7.48)岁。手术室工作年限6个月~22年,平均(9.83±4.59)年。文化程度:中专4名,大专10名,本科36名。职称:护士6名,护师17名,主管护师26名,副主任护师1名。

2.2 护理人员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评分为(74.77±5.34)分,其中对低体温并发症的单条目评分最高为(2.62±0.58)分,对低体温危险因素的单条目评分最低为(2.34±0.60)分,行为方式得分为(19.56±4.61)分,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调查评分(分,

2.3 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认知的调查 护理人员对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认知的认知评分为为(13.39±1.76)分,其中术中压力性损伤外部危险因素的单条目评分最高为(0.76±0.18)分,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使用的单条目评分最低为(0.51±0.09)分,见表2。

表2 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认知的调查评分(分,

2.3 护理人员术中体温管理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知识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理人员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与压力性损伤风险认知之间呈现正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术中体温管理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临床研究发现[9-11],开腹手术、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体表皮肤暴露较多的手术等均容易发生术中体温的降低,引起患者术中发生寒战、心血管不良事件、术后切口感染、术后苏醒延迟、术中麻醉药物效能下降等并发症。目前,为了维持术中体温在正常范围,临床上提出体温管理的概念,但是由于大多数患者围术期表现为低体温,体温升高情况少见,因此一般低体温的管理是体温管理核心,由于临床上大多数医院并不会常规对手术患者术中体温进行常规监测[5],因此体温管理多为被动进行,主动的体温管理在大多数医院并没有形成常规行为。

临床相关报道显示[12],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体温管理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与护理人员的学历及职称等有关,本科学历和职称较高的护理人员对体温管理的认知程度高一些。同时,护理人员的体温管理行为也是高低不同,大多数注重于在出现低体温的术后给予输入液体的加温等措施,而很少在手术前进行低体温发生的风险预防。术中体温管理重在预防和处理低体温的发生,而手术室护士是监测和保温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因此,了解其对体温管理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对于降低围术期与低体温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体温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评分为(74.77±5.34)分,总分评分与满分相比处于中上水平,但是分析具体的条目评分,发现护理人员对低体温并发症的单条目评分最高,但是对低体温危险因素的单条目评分最低,同时行为方式得分也相对较低,说明在预测及识别低体温的知识方面存在一定欠缺,而且行为方式上较为随意,根据评分情况看,大多数护理人员对体温管理处于“有时”和“经常是”会采取预防措施,并不是“每次是”。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局部组织的长期受压有关,局部组织在长期受压后会出现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性损伤,而压力性损伤可分为急性压力性损伤和慢性压力性损伤,临床上多会注意对慢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对急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仍然重视不足。术中产生的压力性损伤属于急性压力性损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长时间处于一个体位,可能会引起一些组织的长时间受压,比如膀胱截石位可能会引起腘窝的压力性损伤、老年消瘦患者手术时间较长即使处于仰卧位也可能发生骶尾骨部位压力性损伤[13],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性有认识的能力,这样才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减少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大多数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存在一定认知,但是认知水平高低不一。我院对护理人员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知识的认知评分为(13.39±1.76)分,相对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对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仍然存在认知能力不足的情况,相对来说,对术中压力性损伤外部危险因素认知程度高一些,而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使用和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认知程度较低,可能是由于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估量表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较少使用,因此很多护理人员不会使用,这也导致了无法及时发现急性压力性损伤,进行进一步的护理干预。

临床报道显示,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术中体温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14-15],低体温可引起末梢循环变差,长时间受压的组织更容易出现循环障碍,在发生低体温后及时给予保温措施,长时间受压的组织较其他组织复温时间也相对延长,低体温还会减弱血小板的功能,这些均增加了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性,因此,预防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对护理人员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认知能力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理人员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与压力性损伤风险知识之间呈现正相关性(P<0.05),说明体温管理的认知及行为程度较高,对于早期识别压力性损伤风险是有利的,这也利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同时,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从低体温危险因素的识别、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的评估量表的使用等方面加强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低体温和压力性损伤的预防能力。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术中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尚可,但是行为方式较差,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性认知存在不足,同时体温管理的认知能力及行为方式对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认知能力存在明显影响,需提高认知水平,改善整体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条目体温手术室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