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的作用
2020-08-10黄彦荣
黄彦荣
(清水县中医医院 甘肃天水 7414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针灸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以青壮年为高发群体,据相关报道,与女性相比,男性更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近年来,中医针灸以及推拿等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常见,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本研究选择本院5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给予推拿和针灸推拿治疗,对比其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54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 例。对照组男15例,女12 例;年龄25 岁~70 岁,平均年龄(50.8±3.2)岁;病程3 个月至6 年,平均病程(3.5±0.4)年。实验组男16 例,女11 例;年龄26 岁~71 岁,平均年龄(51.2±3.5)岁;病程4 个月至7 年,平均病程(3.8±0.6)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推拿治疗,通过点、按、揉、拨等手法对患者腰背肌、臀大肌以及梨状肌等进行松解,时间控制在10 分钟。之后引导患者取侧卧位,保持患侧向上,并使其靠床下肢处于伸直状态,患肢下肢作屈曲状,推拿者于患者前方,通过一侧前臂将患者肩部顶住,并以另一前臂对患者臀部进行按压,引导患者逐步放松,对其腰部进行自行活动,待其进入彻底放松状态,腰部不存在阻力后,推拿者突然发力开展有限度的扳动动作,此时通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声,扳动动作可停止。推拿者应合理控制力度,具体推拿频率为2 天/次,5次一疗程。推拿完成后患者不可剧烈活动或者过分疲劳,叮嘱患者避免坐矮凳或者软沙发等,睡眠宜选硬板床。
实验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具体针灸治疗为,选择患者肾俞穴、环跳穴以及委中穴等为主要穴位,朝患者脊柱方向进针,具体进针深入控制在0.8 寸,得气以后留针半小时,针灸治疗频率为1 次/天,单次针灸时间持续半小时,以10 天为一个治疗疗程。实验组推拿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评定如下:
①痊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能够实现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
②显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等症状大部分消失,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③有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等症状有所缓解,腰部功能有所改善;
④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和痊愈率的和。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以10 分为总分,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以SPSS27.0 数据软件包作为数据统计学分析处理工具,以P<0.05 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实验组经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取得的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X2值=8.000,P<0.05,如表1。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对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VAS 评分分别为(6.9±1.1)分和(7.0±1.2)分,T 值=0.275,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 评分为(2.3±0.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5)分,T 值=24.543,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会出现腰痛以及下肢麻木的现象,部分患者可表现出马尾神经疼痛等,应第一时间给予科学治疗,以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认识,大部分认为是椎间盘含水量下降,椎节出现松动导致髓核发生退变,加之长时间反复外力作用诱发损伤,或腰椎骶化以及小关节畸形等造成该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但疗效并不确切,且可能造成手术损伤,不利于改善其预后。在中医视角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纳入“腰痛”范畴,认为该病是因经络受损以及气血不通等诱发[2]。通过中医推拿治疗可促进患者局部神经组织活动的增强,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并可加速其神经组织复原,疗效好。同时,中医针灸治疗主张对患者相关穴位实施针刺刺激,能够发挥疏通经络的作用,并可实现对患者血液运行的有效改善[3]。
针灸治疗能够对患者肌肉痉挛症状进行减轻,对神经组织压迫进行缓解,并可促进患者背部核心肌肉力量的增加,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经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其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良好。
总之,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能够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改善,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