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监测结果分析报告
2020-08-10豆洁
豆 洁
(甘肃省宕昌县疾控中心 甘肃宕昌 748500)
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医疗机构消毒灭菌不严格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1]。而通过定期开展消毒效果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强化管理,有效提高消毒效果,进而可达到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为此,本研究于2014~2016 年对本县5 所医疗机构开展消毒与灭菌监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监测对象为某县5 所医院,其中公立医院3 所,民营医院2 所。监测项目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无菌器械、压力蒸汽灭菌器、内镜、呼吸器、使用中消毒剂、医护人员手、医院污水等。
1.2 监测方法
1.2.1 室内空气监测。
采样工作于消毒后、医疗活动开展前开展。选用直径为9 cm 普通营养琼脂平皿,将其置于各采样点,和地面保持1.5m 高度,打开平皿后自然暴露5min 采样,盖好后放在37℃环境中培养48 h,对其菌落总数进行计算。
1.2.2 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
物体表面采样工作于消毒后4h 开展,医护人员手采样工作于消毒后即刻开展。采用浸润有相应无菌中和剂的棉拭子在规定部位涂抹采样,在含10 mL 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放入采样棉拭子,通过震荡洗脱处理后接种平皿培养计数。
1.2.3 无菌器械监测。
采样工作于灭菌后、使用前开展。将棉拭子浸入无菌中和剂中,后在器械表面涂抹采样,并在百级洁净室内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检验。
1.2.4 压力蒸汽器监测。
采样工作于灭菌后开展。采取生物监测法,由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制成标准菌片后进行无菌检测。
1.2.5 内镜监测。
采样工作于消毒后、使用前开展。用无菌注射器抽10 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并注入内镜活检口,于活检口处以无菌试管予以采集,最后培养计数。
1.2.6 使用中消毒剂监测。
以无菌吸管将1 mL 消毒剂吸出,与9 mL 相应中和剂混合均匀后接种培养计数。
1.2.7 医院污水监测。
采样工作于消毒后10 h、排放前开展。以无菌吸管将1mL 混匀的水样吸出,置于含有90 mL 灭菌蒸馏水的玻璃瓶内。混匀后吸取1:10稀释液置于含9mL 灭菌水的试管内,并混匀后制成1:100 稀释液。采用涂抹法接种培养计数。
1.3 判定标准
参照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3]及GB 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4]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软件处理数据,用“%”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当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014~2016 年消毒灭菌监测结果
2014~2016 年共检测样品84 份,合格76 份,合格率为90.48%;2014 年样品检测合格率最高,2016 年则最低,比较3 年样品检测合格率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
2.2 比较2014~2016 年不同样品合格情况
在不同样品中,物体表面、无菌器械、压力蒸汽灭菌器、呼吸器、使用中消毒剂检测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3.12%、100.00%、95.10%、94.17%、98.51%,内镜、医护人员手、医院污水检测合格率较低,其中内镜检测合格率从2014 年的85.71%降至2016 年的74.12%(P<0.05),医护人员手检测合格率从2014 年的90.27%降至2016 年的75.42%(P<0.05),医院污水检测合格率从2014 年的96.88%降至2016 年的82.69%(P<0.05)。
2.3 比较不同性质医院消毒灭菌监测结果
公立医院3 年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91.67%与民营医院的87.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3。
?
3 讨论
医院感染多经由医护人员、空气、器械等方式传染,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物体表面、无菌器械、压力蒸汽灭菌器、呼吸器、使用中消毒剂等5 个监测项目的合格率较高,而内镜、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较低,且此两项监测项目合格率在2014~2016 年间均逐渐下降。分析内镜消毒质量差的原因主要是内镜材质特殊,结构复杂,管腔、窦道较多,且部分部件不耐高温、腐蚀,致使其不易消毒。加上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镜消毒方面的知识缺乏有效了解,进而导致消毒效果不佳。故应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内镜等精密器械的结构、消毒要求等。
综上所述,本县级医院消毒、灭菌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较大。故有必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升医院消毒灭菌水平,尤其是内镜、医护人员手、医院污水消毒灭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