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0-08-10沈德琼
沈德琼
(荣县中医医院 四川荣县 64310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增长趋势均较为惊人,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糖尿病在起病初期,症状并不具有典型性,病情发展也较为缓慢,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治疗难度较大,需患者具备自我约束的毅力和意识,长期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相关要求进行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疾病的复杂性、病情的变化性,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减弱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不利于疾病的好转。因此,为使患者长期承担自我保健任务,需要让患者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熟练掌握自我管理技能,通过自我管理,改善当前现状,重塑治愈疾病的信心。现本研究笔者特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有效的中医护理指导,旨在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临床应对方式,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研究指标为我社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20 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 年1 月到2020 年2 月,依据患者社区门诊就诊序号均分小组,60 例设为常规组,男女性别28/32,年龄均值(58.63±2.06)岁,受教育程度:小学患者有20 例,中学患者30 例,大专及以上患者10 例;60 例设为中医组,男女性别27/33,年龄均值(59.03±2.11)岁,受教育程度:小学患者有22 例,中学患者28 例,大专及以上患者10 例;统计校验2 组糖尿病患者基线资料(P>0.05),提示可于下文分析。
纳入原则:(1)120 例观察指标均满足WHO 糖尿病医学会对疾病的界定标准[1];(2)课题开展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经伦理批准后实施;(3)患者及监护人知情研究;(4)患者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享有知情权,且自主配合研究调查。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精神问题患者;(2)排除患有恶性肿瘤患者,且在近期接受过化疗或者放疗治疗的患者。(3)排除存在智力发育障碍或者不具备正常沟通能力患者;(4)排除糖尿病患者为重型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举办健康宣教活动,向患者介绍护理的重要性,对患者血糖进行实时监测,了解患者病情发展;中医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1)饮食运动护理:中医认为:不同食物归经以及性味差异,服用不同食物对机体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日常饮食需规律,采用少食多餐的模式,严禁摄入糖类食物,避免山药土豆洋芋等食物摄入过多,日常饮食与粗纤维为主,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及瓜果,避免暴饮暴食,可依据中医食谱搭配日常饮食;依据中医五行阴阳经络脏腑理论,指导患者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干预,加强机体舒筋活络的效果,需依据患者个人生活习惯选取适宜患者兴趣的运动,例如游泳、爬山、慢跑等,平衡阴阳,调节机体气血运行[2]:(2)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坚持人文关怀理念,考虑七情对机体影响的损伤,可采用移情易性法、七情归属法给予患者情志护理,予以疾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情绪因素对疾病控制及转归的影响,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3];(3)中医辨证护理干预:若患者尿量多,于日常期间需加强对患者尿液的观测,于睡前避免饮水,若患者伴有口干、多饮情况,可于房间内增加加湿器,设置室内湿度适宜,限制患者每日饮水量;若患者食对,加强了解患者日常饮食,多给予患者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加强患者机体代谢,并针对患者体重进行记录;若患者合并疼痛及肢体麻木情况,联合予以患者患肢按摩,加强对患者皮肤温度及颜色的观察,给予患者足部护理干预[4]。(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防治知识,明确良好习惯对疾病好转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戒掉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使患者对疾病治疗充分信心。(5)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在服用降糖药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规范用药,并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按时注射胰岛素,并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高血糖反应情况制定下一步临床治疗措施。(6)集中访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集中访视,让患者对一些共性健康问题进行了解,并就当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科学的解决问题策略,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帮助患者答疑解惑,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1.3 评价标准 借助自我效能评估简表,针对饮食运动、并发症管理及遵医行为等因子进行评估;采用医学应对问卷,评估患者面对问题时回避、面对及屈服等态度。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P<0.05 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2 组患者自我效能评估 护理前2 组患者饮食运动、并发症管理及遵医行为等指标具有一致性,护理后,中医组患者饮食运动、并发症管理及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注:与常规组护理后相比#P<0.05。
2.2 护理前后2 组患者应对方式评估 护理前2 组患者回避、面对、屈服等指标具有一致性,护理后,中医组患者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注:与常规组护理后相比#P<0.05。
2.3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值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比较,常规组显著高于中医组,组间数值存在较大差异时P<0.05。
?
3 讨论
中医护理临床开展基于中医辨证理论,考虑糖尿病疾病控制影响因素,给予患者饮食运动、情志护理、辨证护理等综合护理指导,提高血糖控制有效性,并于日常护理期间,加强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等因素的评估,给予患者有效的情志指导,加强患者对疾病治疗及并发症防治的自我管理能力,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慢性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利于改善患者自我效能;并通过有效的情志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疏解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利于疾病控制及转归[5]。本研究表明,护理前2 组患者饮食运动、并发症管理及遵医行为等指标具有一致性,且空腹血糖值较为相近。护理后,中医组患者饮食运动、并发症管理及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中医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2 组患者回避、面对、屈服等指标具有一致性,护理后,中医组患者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于社区糖尿病开展中医护理,于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均有显著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