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双三段统计法下的马龙技战术分析
——以2019年亚洲杯与樊振东比赛为例

2020-08-1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樊振东马龙使用率

张 睿

前言

马龙,中国乒乓球“大满贯”得主,打法全面,技战术灵活多变,一直是乒坛的领军人物。随着中国乒乓球队年轻小将的迅速成长,以樊振东为代表的新生一代崛起,逐渐走进乒乓球队的核心位置。近五年间,马龙与樊振东多次在世界大赛上交手,直至2018年底,两人共交手17次,马龙胜12负5,领先优势明显。

2019年4月,亚洲杯男子单打决赛中,马龙与樊振东再次交手。最终,马龙以2:4的比分落败。这场比赛为马龙敲响警钟,在面对年轻小将的一次次冲击,如何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合理地运用技战术手段,是马龙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研究者在研究马龙的技战术特点时,采用传统三段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传统三段法能够实现对技战术科学的定量研究,但无法满足运动员在某一场比赛中技战术的变化和发挥的稳定性。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肖丹丹等人,多年致力于研究乒乓球国家队队员的技战术特征,在传统三段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双三段统计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践性。本文选取了亚洲杯男子单打决赛的比赛,运用双三段统计法,从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和开局、中局、尾局两个视角进行观察,使技战术统计结果更加清晰,更能体现马龙技战术运用的变化和技战术发挥情况,为马龙总结输掉比赛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便能够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9年亚洲杯男子单打决赛马龙对阵樊振东比赛中马龙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观察法

表1 马龙VS.樊振东赛事一览表

1.2.2 双三段统计法

1.2.2.1 双三段统计法的定义

乒乓球技战术的“双三段统计法”提出于2018年,肖丹丹、周星栋等人发表了《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构建与应用》,针对单一的统计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全面体现所需要的数据这个新问题,经过与乒乓球国家队教练员的多次探讨,以及比赛的实践检验后提出:将乒乓球技战术统计中“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研究”与“开局、中局、尾局的研究”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双三段”,称为“双三段统计法。”

1.2.2.2 双三段统计法的主要内容

双三段统计法将以得失分产生时序为特征的传统三段法与以比赛进程时序为特征的开局、中局、尾局统计方法相融合。

首先进行指标的划分:每局比赛中,任意一方得分在1-3分区间为开局段,任意一方得分在4-7分区间为中局段,任意一方得分在8分及以后为尾局段。每分球中,根据产生得失分的板数划分,1、3板为发抢段,2、4板为接抢段,5板及以后为相持段。

其次是结构特征:双三段统计法将比赛中的第2层次局和段相融合,构建了三个层次相互交叉、合为一体的结构(图1)。以“局”结合“段”的视角往具体看,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中都包含了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以“段”结合“局”的视角往整体看,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中都包含了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纵横交错,形成一张网,更加全面、清晰地反映出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技战术的运用和发挥(图二)。

图一 乒乓球比赛的结构及层次

图二 双三段的结构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每一分球进行数据采集,具体包括每分球产生得失分时的比分、板数、得失分情况等指标。在传统三段统计法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比赛的原始数据录入 Excel 中,并建立数据库,计算各段得分率、各段使用率等作为评价参数。运用 Excel 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获取数据最终的分析结果。

得分率和使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总得分+总失分)]×100%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双三段统计法下的马龙技战术整体分析

表2中反映了马龙技战术运用的整体情况以及两种三段划分方法相互交叉的数据。

表2 马龙(VS.樊振东)双三段数据

纵向对比来看,发抢段得分率最高,占51.3%,接抢段得分率最低,仅有38.2%。发球的灵活多变为马龙在第三板的抢攻创造条件,在自己的发球轮发挥更加果断和稳定。接抢段不占优势,接发球大多以控短为主,但樊振东台内拧技术较成熟,容易抢先上手,造成马龙被动防守,出现失误。相持段在三段中使用率最高,得分率50%,由于两人实力水平相当,比赛中更多的球会被带入相持段,马龙相持能力较强,能够与樊振东抗衡。

横向对比来看,开局段得分率最低,占40.7%,中局段得分率最高,占52%。结合视频可以看出,马龙一上场对自己的调动还是很快,上手积极主动,但发挥不稳定,急于进攻反而造成失误。进入中局段,马龙开始加强球路的变化,无论是发球还是相持变线,都比开局时灵活,也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进攻机会,进攻稳定性增强。尾局段得分率45.5%,表示马龙经验丰富,在接近赛点时能够正常发挥,运用优势技术得分。

2.2 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中的三段统计下马龙技战术分析

图四 中局段中的三段

图三反映了开局段中的三段,马龙发抢段得分率最高,其次是相持段,说明马龙开局积极调动自己,找准进攻机会时,坚定执行战术,发球抢攻战术运用效果好。相持段使用率较高,发抢段和接抢段的使用率均较低,说明马龙在开局比较谨慎,在击球位置不佳时,更多以控短方式过渡进入相持,不盲目抢攻。

图四反映了中局段中的三段,马龙相持段得分率最高,发抢段得分率仅次于相持段,较为突出地表现出马龙中局段稳定性更高,比赛状态更投入。无论是发球抢攻还是相持对攻,都比较主动,占据上风。相持段使用率最高,接抢段次之,发抢段最低,说明马龙还是以求稳为主,没有进行激烈的进攻,但接抢段得分率仅有37.5%,表示马龙在接抢段上试图找机会抢攻,但失误较多。

图五反映了尾局段中的三段,马龙在尾局段三段的得分率很接近,均在40%-50%之间,说明在接近比赛结束时,马龙发挥更加稳定,战术运用更清晰,大赛经验丰富。发抢段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相持段,接抢段最低,充分说明马龙的发球变化多,第三板抢攻凶猛,而接抢段相对较弱,接发球多以控短为主,第四板的抢攻效果也一般,基本都会被对手回防进入相持段。

2.3 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中的三局段统计下马龙技战术分析

图六反映了发抢段中的三局段,中局段得分率最高,达到57.1%,其次是开局段,尾局段得分率最低。随着开局段紧张的状态过后,中局段发球抢攻战术变化多、发挥稳定,进攻效果也明显提高。发抢段在三局段的整体得分率均在40%以上,说明马龙的发抢段具有明显优势。尾局段使用率38.6%,相比发抢段和接抢段较高,说明马龙在尾局段想要更快利用前三板技术赢下比赛,减少被动拖入相持的局面,但由于心态过于着急,导致尾局段抢攻增多,因此尾局段得分率最低。

图七反映了接抢段中的三局段,尾局段得分率最高,其次是中局段,开局段最低。马龙在开局接发球处理不到位,随着慢慢进入状态,接抢段在中局段和尾局段得分率逐渐上升,但总体得分率均较低。结合视频看出,马龙台内拧拉质量低,落点过于固定,导致对手有充分时间进行侧身抢攻,使自己陷入被动。接发球控球较多,樊振东的特点是全台反手拧,因此第四板很重要,马龙控球后第四板反手衔接慢,多数是被动防守,这是造成接抢段得分率低的重要原因。

图八反映了相持段中的三局段,中局段得分率最高,占60%,开局段和尾局段得分率接近。表示中局段马龙状态稳定,相持中正手主动进攻质量高,效果好。开局段、中局段和尾局段的使用率逐渐下降,表示马龙想尽快在前三板完成抢攻,相持球对于马龙并不占优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马龙在发抢段表现出明显的进攻优势,发球变化多,发球抢攻意识强,尤其是发抢段的中局段发挥稳定,进攻落点刁钻,更加凶猛,是得分的关键时段。马龙在接抢段的开局段接发球控短不够严密,随着比赛慢慢适应后,接抢段效果逐渐提升,但接抢段仍是马龙最被动的技术时段。马龙相持段的开局段被樊振东反手压制,反手对攻中不占优势。中局段节奏把控较好,增加正手位和侧身位的进攻,加上突然性的变线,取得较好的效果。

2.马龙在开局段比较谨慎,节奏控制的较慢。中局段的发抢段和相持段均占据较大进攻优势,表现出色,但接抢段抢攻效果较差,接发球落点固定,容易被对手调位,第四板进攻跑动不到位。马龙尾局段的发抢段使用率高,在前三板上更积极,但稳定性较弱,接抢段的控短球更加严密,落点变化也增多,比前两段的接抢段运用效果好。

3.2 建议

1.马龙应重视接抢段的开局段,接发球使用控短球技术时,要压低球的弧线,落点更靠近球网,加强变化,以此削弱樊振东拧拉球的质量,为第四板抢攻制造机会。接抢段的中局段和尾局段,要尽快适应樊振东发球的不同旋转,在使用拧拉技术时,加强击球线路的变化。在相持段的开局段,马龙应尽快调动自己,同时提高反手相持能力,对进攻落点的处理更加细腻,增强击球节奏和落点的变化。

2.马龙中局段的接发球应加强击球质量,控短球适当变化落点,降低樊振东进攻的质量。进入尾局段,马龙应调整心态,不能急于抢攻,在发球时注意控制落点的位置,发球抢攻把握好击球节奏,保证抢攻的质量。

猜你喜欢

樊振东马龙使用率
对2019年日本公开赛樊振东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病床使用率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年世界杯男单决赛樊振东发球轮接发球轮技战术分析
马龙再次奠定核心地位31岁的他为何仍是常胜将军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第30届亚洲杯男单决赛樊振东、林高远技战术对比分析
小学体育器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