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浸式游泳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以S大学爬泳教学为例
2020-08-10黄昆仑
黄昆仑,汪 俊
前言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19号)等文件精神,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高校要逐步把学生掌握游泳技能作为体育考试项目之一。积极开展游泳教学研究,提高游泳教学水平。
全浸式游泳教学(Total Immersion简称TI)是美国全浸式游泳俱乐部创始人特瑞拉夫林(Terry Laughlin)提出并推广的一种游泳教学和提高游泳技术的模式。全浸式教学的三大理念是:转变技术,转变经验,改变自己。
爬泳是四种泳式中游进速度最快的一种泳式,泳姿优雅,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也是S大学游泳中级俱乐部主要教学内容。相比起手腿同步运动的蝶泳和蛙泳,爬泳的手腿配合是轮流的非同步性运动,加上需要侧面换气,技术难度挑战性高。初学爬泳,呼吸和打腿是两个教学难点,初学者大多只能挣扎着游25米,呼吸困难,腿部下沉,速度难以提高,未能享受游泳的乐趣。
“全浸式”教法认为,应按照“平衡——流线型—转动身体完成呼吸-有效抓水—使用身体重心转移增加动能”的技术路线来学习爬泳。TI的动作强调平衡、一致性、协调性以及平顺性,充分利用身体,增加持续游进的可能性。要先能不挣扎、不容易疲劳的游泳,才能谈如何提高速度和如何增进健康。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会更加注重单一技术动作学习,着重强调手、腿和换气动作的标准性,认为动作做标准了,多次练习即可掌握爬泳。而在实践教学中,会发现初学者在岸上模仿练习时,能做到非常标准的划手、打腿和呼吸配合动作,可一下水实践,错误动作频频出现,不仅游的很辛苦,一小段距离就全身力竭,还坚信自己是由于体力不支导致游进距离短,从而只关注增强力量,继续“挣扎式”游泳的强化。
针对这一问题,S大学游泳中级俱乐部实行三互动(个体与水环境、个体与教师、理论与实践互动)、两探究(理论与实践探究),对“全浸式”教学模式进行构建,并在课堂上用实践检验。旨在全方位提升游泳中级俱乐部的教学效果,并对习泳者向更高层次进阶打下夯实基础。
1 全浸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游泳是在水中活动或前进的技能活动,涉及流体力学领域的重力与浮力、流体动力学阻力、升/阻力推进力等方面的知识。无论学习者有无运动基础,都必须经过一个正式教学的过程才能学会。初学爬泳者大多数可以轻松在陆上跑好几公里,但一下水游几米便气喘吁吁,便认为游爬泳需要一种特别的体能。全浸式教学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全浸的核心理念是获得平衡、最大化能量传递和最小化阻力。在密度是空气的844倍的水环境中,必须减小阻力,增加效率。首要条件就是获得身体在水中的平衡;同时尽可能的拉长身体,时刻保持较优的流线型;通过身体的转动完成呼吸;以及从躯干获得推进力,将势能更多转化为动能。
创始人特瑞提出全浸的五大核心准则:一是有效率的、可持续的练习;二是先学会轻柔,后练习发力。先学会节约能量,再练习爆发能量。先学如何减小阻力,再研究增加推进力。先轻轻地划水,再用力地游;三是绝不练习挣扎式游进,与水及其他外力合作,而不是对抗;四是更关注习得思路,努力的练习前先明确有效的练习方法,这是提高技术、速度、耐力的关键;五是游泳应该让自己身体感觉良好,无论游泳中、后,亦或长期学习进程中。
2 有关全浸式游泳教学的研究
截至2019年3月,通过中国知网以“全浸”为篇名、“游泳”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查到4篇期刊文章,均撰写于2011至2013年间。钱磊、谭明义(2011)在《论全浸式游泳及其特点》一文中,论述了全浸式游泳的概念及特点,认为全浸式游泳是以游泳技能(目标知识)做为媒介,游泳相关知识(非目标知识)获得时,游泳技能作为副产品在自我意识消失的状态下习得的一种方式。
与常规式游泳教学相比,全浸式游泳具有:传递信息的内容不同;(2)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3)利用反馈途径不同;(4)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不同;(5)全浸式游泳的成人中心论等五大特点温宇红(2011)在《浅谈全浸式教学与竞技式教学》一文中写道,所谓的“竞技式”教学,是指传统的以提高竞技游泳水平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全浸式教学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全浸式教学的许多理念和方法同样被我国许多的教练员所采用,只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理念是全浸式教学所推崇和宣传的而已。例如,全浸式教学强调减小阻力,强调身体躯干部分用力等等,这些与我们大多数教练员采用的教法并没有矛盾之处。缴桂跃(2013)在《前无浪,后无花——我对全浸的认识》一文中,分析了全浸的特点是“前无浪,后无花”,平静的水面上唯一能见到的,就是“移臂拉链”,这是全浸泳姿最显著的特点。全浸的理念是要求学员做出标准的移臂动作,上臂要划过长轴所在的垂面,前臂及手须尽量靠近垂面,手指好像在水面上拉开“拉链”一般,靠肩头来引导手臂移动向前。吴凯认为,TI的教学过程具体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强调的是破除“挣扎式游泳”的旧习,调整身体姿势,既要减小阻力,又要用身体的重力与水的浮力达成平衡, 轻松地游。一个动作的学习,要用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要有耐心。第二阶段,专注练成“耐心的”手和小臂。在手臂划水由平伸到腹下的阶段,保持所谓高肘划水,手和小臂同时感受到水的压力;手和小臂垂直池底那一刹那,像锚一样在水中定住,再由另一前伸入水手臂引导的身体转动引起的身体重心移动的重力落差的力传到定锚的手臂,反作用力将身体“顶”向前进。这时,表面看是手臂在水中划向大腿侧,实际是手臂定住,身体在前进,这种方法身体走水远。这样的划法,正是高水平专业选手所具有的,高效而省力。第三阶段,在技巧极为熟练的情形下,才讲解长距离自由泳比赛,如何游得不多花气力、速度快的技巧。
这4篇文章提出了不少有创见的观点,对全浸式教学以及与传统式教学的区别作出了解释,为了解国内全浸式教学的现状提供了参考,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浸式教学实践的发展,但缺乏深度、广度,未能在具体教学课堂中做实验对比。目前,还没有发现在高校游泳教学中使用全浸式教学法进行的专门研究。
3 S大学爬泳教学采用全浸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3.1 指导思想
游泳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也是一项健康的全身锻炼项目。本课程以轻松有效掌握爬泳技术、提升水中活动能力为目标,以理论知识、实践技术、竞速比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本体感觉精准控制能力,提高对水上运动的兴趣。
3.2 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通过爬泳学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能熟练掌握爬泳和蛙泳的基本技术,提高自身运动才能,未来能参加有挑战性的游泳竞赛。
3)情感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爬泳学习目标,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3 教学内容
鉴于游泳是在水环境中进行这一特点,我们针对水中平衡、保持流线型、45°锚定手、从躯干获得推进力、随着躯干转动完成呼吸、易下沉者的游进技术等模块,设计了详细的教学内容。
1)水中平衡。
在学习推进力技术(划水和打腿)之前,先习得调整身体姿态,自然漂浮于水中的技术,能节省大量的能量,可使推进力更有效的转化为位移速度。水中平衡是有效游泳的基础。在陆地上,身体不平衡就会摔跤,而在水环境中学生们往往忽略了平衡的重要性,从而花两倍的能量来游泳。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平衡,不让腿下沉。
平衡能力的提高与力量及划水方式无关。提高平衡需要学习者放松肌肉,头、髋、脚最大程度在一条水平线上,头部位置沉入水中,手臂入水伸展,以及适当的躯干转动。
初学者若不能靠改变身体姿势来平衡,通常采用打腿来避免腿部下沉。即使强有力的打腿,髋部往往还是在肩膀和头部的水平面之下,这就是“上坡游泳”,这种前进姿势产生很大的阻力。相反,若能将身体和头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即可不费力的抬高髋部,减少一半阻力甚至更多。
2)保持流线型。
流线型物体是指相对该物体的水流经该物体时流线平滑的流经物体表面,除在尾部末端出现少许紊流外,其余部位几乎无紊流现象发生。可理解为物体的长轴和纵轴之比,比值越大,流线型越好。
教学中要求学生单手手臂尽可能前伸,拉长身体,减少游进横截面。想象自己在一个管道中游进,手指尖引领身体向前钻,不可触碰管道壁,避免身体横向摆动。保持流线型,减小阻力,可以无须付出更多推进力就能游得更快。
3)45°锚定手。
1970年,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康希尔曼(Councilman)用水下摄影机拍摄世界顶尖游泳选手马克·史毕兹(Mark Spitz)的爬泳动作,经过观察臂部动作发现:史毕兹划水后,手出水点在入水点之前。表明这位顶尖选手并不是单纯将水推向后方,更多的是像拉把手一样身体向前移动,从而超越“定锚”的那只手。其划水效率很高。
为了提升初学爬泳的划水效率,我们要求单手最大前伸时,在水中以45°高肘抱水,此动作对后续的推水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单手前伸时,从肩膀到指尖,手臂形成一个罩状结构而不是直线,伴随着肌肉的放松,类似于一个柔软的弯钩,可以帮助髋部抬高。
4)从躯干获得推进力。
这是全浸式教学法最关键的一点,用身体的重力作为推动引擎。与传统爬泳手臂划水教学以肩关节为轴心依次轮流划臂不同的是,全浸式追求有节奏的、带有身体躯干转动的划水。认为没有躯干转动的划水是费力的,无效的,髋部驱动的划水是最经济最持久的方法。
移臂时身体重心从划臂一侧转向另一侧,同时手臂从后向前移动。当身体随着移臂有节奏的左右转动时,在空中移臂的一只手,由于失去浮力作用,其重量大大增加,此时我们需要将移臂动作的从上至下的势能转化为另一只手划水动作的从前向后的动能。
在全浸技术中,动力链从锚定的手开始。入水后无须即刻向后划,一只手在水中锚定并随着身体的转动使身体整体前移。锚定手就好像抓住一个无形的把手,看上去不是用力把水向后推,而是轻松将身体前拉。
教学中教师着重练习本知识点,让学生尝试体会划水的手不动,用躯干的滚动动力链帮助身体超过锚定点。不建议学生采用单靠手直接向后推水的动作,原因在于:一是相对身体而言,手的面积很小;二是推动水这种流动性极强的介质,对产生推进力而言,效率低下;三是单纯靠手臂力量去完成推水的动作,很容易疲劳。
5)随着躯干转动完成呼吸
呼吸是爬泳技术的难点,初学者最容易犯的基本错误就是抬着头在水中挣扎着轮流划臂,呼吸伴随着头部的剧烈摇摆和左右晃动。这种游法是人类的本能,在水中为了保证呼吸,会将头部保持在一个较高位置上。但是这个动作会使身体呈头高脚低倾斜状,我们称之为“上坡型”爬泳。“上坡型”爬泳阻力较大,游进的效率较低,初学者用尽全身力气挣扎划臂,前进的速度却很慢。
全浸式教学法要求学生认识到头部是身体的一部分,呼吸应随着身体转动来完成。当身体可以保持平衡后,躯干围绕纵轴转动,跟随有节奏的动力链传导过程,完成隐蔽的侧向呼吸动作。在做呼吸练习时,强调尽量用鼻子呼气,可达到深层次的呼吸和放松。在速度练习时,可用口鼻同时吐气,满足更多换气量的需要。
6)易下沉者的游进技术
有些人属于易下沉者,其中大部分是男性,这是一个物理问题,而非动作问题[8]。身体密度高的人会发现平衡点比其他人深,这会对呼吸造成很大的困扰。难点在于,为了能持续呼吸,易下沉者们需要抬头完成换气,而任何抬头的动作都会使臀部下沉,这会极大的影响身体的流线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保持身体的流线型,避免上下摆动。①控制身体转动幅度不要过大;②髋部保持水平;③手入水后及时前伸,最大程度的减少垂直方向的动作;④需要反复练习呼吸的时机,不能太久太晚,否则身体会开始下沉,尽量快呼快吸。做到以上几点可以让流线型保持的更好。二是利用升力推进力让身体在水流的作用下自然地抬升。增加推进力可以使身体的水位比静止时高,同时可以更好的保持身体的流线型。这需要手臂入水后有充分的抱水,有效的划水,以及适当的划频。
S大学游泳中级俱乐部按照每学期36学时开展教学。通过系统的全浸式教学,使学生能摆脱爬泳呼吸的挣扎感,体验到更顺畅的呼吸技术。
3.4 教学方法
全浸式教学法讲究提升游泳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将“游得轻松省力、平顺”而非“游得频率更快、更累”的理念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积极和同学们体验分享,这也是学生对全浸教学法更感兴趣所在。详见表1。
表1 全浸式教学法动作、 内容与要求
续表1
在全浸式爬泳教学过程中,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交替进行。教师先讲解动作原理,水中示范,让学生头脑里有清晰的动作概念后,进行水中实操。各个阶段各种练习内容依次进行,前一项技术没掌握,不可进行下一项,反复练习,直至熟练再往后学。作为初次学习全浸式爬泳的同学,虽说头脑里有清晰的动作概念,但是要熟练的做到,也不是容易的事,并且会自认为做到了。教师会及时进行拍摄,回放给学生看,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积极反馈后,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3.5 教学评价
S大学游泳中级俱乐部的教学评价分为平时总评成绩(40%)和期末考核成绩(60%)两部分。平时总评成绩包括出勤率(20%)、课堂提问(10%)、自估成绩(10%)三项;期末考核包括技术评定(20%)、竞速成绩(40%)。
1)出勤率:每个学生出勤率必须达到70%才能参加学习成绩评定,否则学习成绩为F。旷课一次扣5-10分。
2)课堂提问:针对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围绕“游泳的技术动作规范”,“蛙泳、爬泳的技术特点”进行提问。
3)自估成绩:完成50米蛙泳,教师记录完成时间,学生自估秒数,越接近真实成绩分数越高。
4)技术评定:完成25米爬泳,不记速度。从身体平衡(头部和腿部相对位置)、流线型保持度、动作节奏、锚定手抱水效果、躯干转动推水效果、呼吸顺畅程度六个方面评定爬泳技术。评分标准如下:
①泳姿完全符合该泳式的技术要求,身体平衡好,流线型优,动作协调连贯,划水效果好,躯干转动驱动,呼吸顺畅,85—100分。
②泳姿符合该泳式的技术,身体可以保持平衡,流线型一般,臂、腿、呼吸动作有轻微的错误,躯干转动带动划水比较协调,划水效果一般,75—84分。
③泳姿基本符合该泳式的技术要求,身体轻微紧张、流线型较差,臂、腿及呼吸动作有明显的错误,躯干转动配合动作协调性一般,但可完成规定距离,60—74分。
④泳姿不能达到该泳式的基本要求,或不符合规则的要求,不能完成规定距离者,均不予评分。
5)竞速成绩:完成50米爬泳,教师记录完成时间,速度越快者分数越高。
3.6 教学效果
为检验全浸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选取10次爬泳划手距离、50米爬泳完成时间、50米爬泳完成人数为测试指标,将S大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6个游泳中级俱乐部分为3个实验班89人(男72人女17人),3个对照班92人(男74人女18人),进行教学前后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全浸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划水效率和游进速度、距离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代表划水效率的10次划水距离实验班显著提高;代表游进速度的50米爬泳计时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差异不显著;代表连续游进能力的50米爬泳完成人数两个班均有显著提高,实验班完成率更高。由此可见,全浸式教学法对爬泳划水效率的提高,以及更持久的游进有显著性效果。
随着游泳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游泳这项运动当中,对提升游泳技术,掌握更多泳式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全浸式教学法丰富了游泳教学教法的多样性,让游泳爱好者找准切入点,不仅使参与者体验更佳,更易掌握呼吸等较复杂的技术,还能很大程度上发挥参与者的潜能,为合理有效的掌握爬泳甚至仰泳、蝶泳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可在学校课堂、俱乐部等教学场所普及推广。游泳教师应不断学习钻研游泳教学理论方法,吸收先进教学理念,开拓符合游泳项目技术特征和教学规律的高效教学方法,从而更好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