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种子”教学模式下的习作修改教学
2020-08-09黄丽华
黄丽华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爱种子”教学模式下的习作修改教学主要是与修改“口诀”相结合;能运用规范习作修改符号进行有效交流;结合习作修改单;课室营造修改的氛围;发挥小组合作,学会修改习作,爱上习作,快乐习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爱种子”;修改“口诀”;修改符号;习作修改达标单;修改氛围;小组合作;快乐习作
修改习作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怕写习作、写不出习作,对修改习作更是本能拒绝,无从下手。而“爱种子”模式是一个“三环四得”教学体系,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为中心,以学与教资源创新设计为核心,驱动师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主题拓展”三个学与教的环节,开展感知、体验、探究和协同创新的情景互动学习。把“爱种子”教学模式的习作修改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相互融合,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修改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让学生不怕习作,爱上习作!
一、与修改“口诀”相结合,学会修改习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修”文,要求:“学生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爱种子”模式习作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自改与互改习作,可见习作能力培养的一条途径是——“修改”习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修改习作,我运用了与修改“口诀”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每次写完习作就参照着修改“口诀”自行修改,一条一条细心地修改,修改完成后,再对着修改“口诀”检查一遍,最后用同样的方法,修改其它同学的习作,这样学生修改习作就有方向,懂得如何去修改习作,从而也掌握写习作需要注意些哪些地方才能把習作写好,从而为“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修改“口诀”:
“一看题目偏不偏;二看开头、结尾对应、点题没;三看字、词、标点用得对不对,语句通不通;四看修辞手法妙不妙;五看事例符不符,结构圆不圆。”
与修改“口诀”相结合,引领着学生一步步修改习作,一点一点地精改习作,学会对习作进行“修枝剪叶”,从而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习作水平。
二、运用规范习作修改符号,进行有效交流
习作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很重要,它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习作交流的重要手段,能看懂修改者的意图,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根据修改的建议进行修改习作。每节习作教学课都向学生们明确习作修改符号:文段错句用直线,好句好词用曲线;删除号、改正号、等修改符号与修改病句的符号一样。让规范的修改符号,良好的修改习惯印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出现在每个学生的笔下。
如: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过一天》,自我修改习作教学环节时出示要求:
1.圈出错别字,并改正;2.用波浪线划出好词句;3.用直线划出病句,进行修改。
在习作教学中不断锻练,正确运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自改与互改习作,形成良好的修改习作习惯,提升写作的能力,让学生从修改中得到快乐,得到提升。
三、结合习作修改单,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会修改习作,运用与 “习作修改单”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对着习作修改单,把自己能修改到的方面就做下标记,同时提醒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修改,引领着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有方向地进行修改习作,及时地发现自己在修改习作方面的缺点与优点,并体味不同的习作,修改单是有区别的。
如部编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和第四单元的习作“我和__过一天”的习作修改单:
第一单元:1.题目、开头、结尾。2.标点、字、词、句、段。3.修辞手法4.事例。5.过渡句(段)、总分结构。
第四单元:1.开头、结尾。2.标点、字、词、句、段。3.修辞手法4.起因、经过、结果。
通过“习作修改单”的辅助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体味个中乐趣,快乐习作。
四、发挥小组合作,以点带面,全面学会修改习作
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
在班里设立习作学习小组,每四人一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然后把每一篇习作分为四大块:题目、开头、结尾;字、词、标点、语句;修辞手法;事例、结构。每个组员负责修改一块内容,学会修改一块内容后再学习另一块的内容修改,最后学会修改一篇习作。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来缩短同学间修改习作的差距,让每一个同学都能轻松地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
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组员各自写好习作后,全班收上来,再随机分发到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安排组员进行互相评价、修改;哪个组员不会修改习作就由组长安排组员负责教会;然后再互相交换负责的修改内容再评,让小组内能力强、懂得如何教同学修改习作的去组员去教会掌握较慢的组员,让更多的同学学会修改习作。
就这样,充分发挥班里的习作合作小组,以点带面,有效地让每个学生掌握习作的修改方法,提升修改习作的能力,能自改和互改习作,从而爱上习作,爱好习作。
五、课室营造修改的氛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氛围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课室后面的墙壁展示学生们每个单元的习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荣誉感,然后在展示栏贴留言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三五同伴一起欣赏、一起提出见解,提笔写下对同学习作的评价,让展示栏、留言栏成为同学们互相评价的的交流平台,伴随着同学们习作的成长。同时把五条修改 “口诀”逐条打印,张贴在课室两旁空白地方,让学生无论在下课、上课时,或忘记时,随时抬头可看,随时随地地提醒学生。就这样,在充满氛围的班里,学生学习的劲头更浓,更快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写好习作,爱上习上。
“三环四得”是爱种子教学模式,在习作修改教学中,充分好挥学生的“二环”: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让学生更好地获得“四得”:学得、习得、教得、评得,从而掌握习作修改方法,提高习作修改能力,不怕习作,爱上习作,快乐习作。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陈先云.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四年级上册(IV)[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7).
[2]温儒敏,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Ⅲ)[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
[3]叶惠文.进一步认识“爱种子”,深化课堂革命行动.讲座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