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科学引导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2020-08-09王发财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师

王发财

摘 要:学校管理者如何科学引导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新模式呢?学校管理者应做到:引导教师学习、研究、感受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魅力;为教师提供援助,解决困惑,助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成长;让教师有自己的空间去发展课堂教学新模式;要坚持不懈,打造课堂教学新模式,使其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学校管理者;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师

随着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而灵动高效、彰显巨大教育魅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竟一时成为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发展的新平台,进而成为教育发展的新引擎。同时使诸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趋之若鹜地去学习借鉴课堂教学新模式,并积极向在新模式下产生的名师名校靠拢。针对此现象,笔者认为在科学理性地借鉴课堂教学新模式,推广并构建适合不同教师的课堂模式的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引导教师学习、研究、感受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魅力

由于各学校教师教育理念的不同,加之教师综合素养、教学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学校管理者在引入该校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时,往往受阻。对此,学校管理者要通过不同渠道,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学习、研究课堂教学新模式,积极尝试并推行新模式。学校管理者首先要鼓励校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等率先尝试新模式,并及时要求尝试者要总结新模式实践的得失。学校管理者还要不失时机地对部分教师因采用新模式而使其课堂教学行为发生显著变化,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的事实,要及时总结,积极表扬,鼓励其尝试创新的教学行为。继而让这些在新模式下受益的教师,带动本组教师、有思想和有创新的教师大胆推广新模式。

二、为教师提供援助,解决困惑,助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成长

许多教师初次尝试课堂教学新模式时,肯定有诸多困惑和无奈。因为在远离自己的经验与固有的教学方式的条件下,转而进行新模式的探索时,肯定有诸多困难。當教师面对诸多困难时,会多几分思考和犹豫。此时,学校管理者要想办法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困惑,比如在教师践行新模式阶段,最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请教育专家深入课堂教学,为教师进行新模式教学把把脉,为处于新模式尝试阶段的教师助助力,请教育专家从另一个高度帮助教师分析进行新模式时出现问题的症结,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用此办法解除教师的思想负担,为新模式的推广使用扫清障碍,从而使教师敢于课堂创新,敢于直面新模式,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新模式共同成长。

三、让教师有自己的空间发展课堂教学新模式

对课堂教学新模式的采用,绝不是教师对自己原来教学模式的否认与摒弃。当教师认同一个新模式时,在研究学习新模式的过程中,总会茫然不知所措。但经过反复听课、学习新模式后,教师会看到新模式的种种优势,内心会产生羡慕与思考,从而能进一步意识到自己教学的不足与课堂存在的问题。但在历经照搬新模式时,教师却觉得新模式又不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当教师面对这种矛盾心理时,学校管理者需及时鼓励教师解读新模式的内涵,了解其真谛,理性分析自己的教学状态,大胆汲取新模式中最有优势的地方来弥补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还要发扬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教学经验,积极结合新模式,探寻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最终,教师便会由“初次接触新模式—学习新模式—模仿新模式—大胆尝试新模式—发展形成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智慧,拓宽自己的教育渠道,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此时的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恰到好处地鼓励教师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教育者。

四、坚持不懈,打造课堂教学新模式,使其逐渐走向成熟

面临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管理者不但要引导教师智慧面对,而且要坚持推行。在推行中,学校管理者应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方式去推动新模式的行动,绝不能因部分教师对新模式的阻挠而停滞整个学校的推行。此时,学校管理者要用教育教学活动为学校推行新模式创造发展动力。比如学校管理者可以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新模式大比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新模式观摩教学、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研讨课等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会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思考、处理、接收新模式,理性摒弃在教学中的陈旧观点和做法,创造性地结合新模式来构建自己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当然,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新模式录像课,让部分教师观摩自己的新模式课堂教学过程,进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剖析自己的得失,找准自己在教学中的发展定位,然后充满智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在学习与尝试中反复总结,达到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新境界。

总之,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新模式纷呈各异,多姿多彩。其呈现方式都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进行的。学校管理者应该智慧地整合应用,智慧地总结提升,让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成就自我,成就学生,最终实现师生成长共赢。

参考文献:

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92.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尽责教师
教师备课“十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破解“教师的烦恼”
教师赞
不能容忍这样的教师
圆我教师梦
献给教师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