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

2020-08-09周晓艳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农村教师策略

周晓艳

摘 要:教书育人是教育教学的根本,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必须关注的研究课题。教师职业本身特性和社会客观条件等共同决定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让教师的工作充满尊严和幸福,夯实教师职业发展基础,筑牢教师职业体验和获得根基,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三观”。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教师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农村教师;策略;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快乐体验,是教师职业获得满足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通过自身工作发挥潜能实现职业理想,这是一种持续的力量获得,伴随着自身和谐发展。

近年来,很多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持续低下。调查发现,许多农村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生活缺乏激情,工作没有积极性,没有热情和创造力。职业幸福感指数低下的教师,培养出的学生自然缺乏积极阳光的心态。结合当前农村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分析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原因,在发展农村教育和提升教师职业激情基础上,形成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原因

教师社会评价和社会地位不符。社会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来形容教师职业,但这些道德光环与教师职业现实严重相悖。现实农村生活缺乏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农村教师的社会尊重感严重缺乏,社会评价期望值太低,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无法得到满足。

教师收入与其他行业落差较大。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有些外出打工者收入高于教师工资收入,严重影响教师职业吸引力。农村教师除了工资外没有其他收入,现实社会中大家比的是职业、收入、房子、车子。

学校管理不规范,缺乏民主性。在职称评聘、评先选优、绩效工资发放等方面缺少监督机制,领导优先。工作分配缺乏规范和民主,教学成绩好坏成为衡量教师发展的唯一标准,教学工作缺乏特色,学校领导执行力严重不足,造成教师无法形成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名目繁杂的量化考核走进校园,蚕食着教师教学之余的工作自由,严重降低了教师职业幸福感。枯燥机械的量化考核导致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课堂教学缺乏激情,工作积极主动性不足,职业倦怠心态严重,制约了教师幸福发展。

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和繁重性。教师除了管理班级、备课、上课、活动、家访外,还要迎接各类检查、培训,为评优晋职伤透脑筋,长年累月致使教师不堪重负。

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差,从教水平低,工作压力大。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部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得不到重视,业务培训机会少,当在课程改革中面临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时失去了勇气和自信,处于沮丧、焦虑、自卑的情绪中,从而自甘落后,产生倦怠,职业幸福感逐渐下降。

教师适应新教学秩序、教学理念、教学关系的能力差。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影响了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引导者思想换位不易,接受新颖的教学理念困难。面对独生子女群体组成的学生,教育手段和方式缺乏,处理学生缺乏教育机制和智慧,让教学共组和学生教育举步维艰。面对这些挑战,教师承受了巨大压力,有些教师消极对待,以班级学生不出事为上策,造成工作倦怠。

二、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强化社会尊师重教认知,发挥政府平衡作用。教育是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教育对地方综合发展的支持作用自不待言,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地方发展,这种积极的促进作用看不见也摸不着。需要社会和当地政府的清晰和长远认识,不能鼠目寸光。针对农村教师幸福感缺失现象,当地政府要发挥砥柱作用,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强化社会尊师重教认知。搭建教师发展和展示交流平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让教师的付出和收获成正比,帮助获得职业幸福感。

关心教师生活需求,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关怀教师情感需要,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夯实教师生活基础和发展根基,让教师安心、静心教书育人。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保障农村教师基本生活需求和需要保障,完善教师提薪和绩效制度,平衡农村教师的付出与收获,有效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提高农村教师社会地位,重视农村教师对当地发展的贡献,政府要强化正面宣传和政策引导,从政府层面创建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发挥社会的正能量,促使农村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和工作归属感。

学校管理力求科学规范,实施公平合理的激励和竞争体制。构建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效减轻教师负担,营造愉悦舒畅的工作氛围,人尽其能、奖勤罚懒。评先选优、评职晋级和年度考核过程做到公开透明,让教师公正、公平竞争。要让教师明确干好工作是唯一王道,不让实干型教师吃亏,激发教师工作创造力。

革新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破除唯分数评价方式,构建提升学生综合发展的评价机制,用发展评价代替终结评价,为教师发展留白,给予教师更多发展自主权和自由度。

发挥教师自身能动作用。教师要规划职业发展,在学习中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师生互动交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新课堂教学,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有效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时,农村教师要不断创新,在探索和创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农村振兴靠教育,教育振兴靠教师,教师是振兴发展的基石。因此,社会、学校和教师要共同行动,有效减轻教师压力,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情绪,给予教师心灵自由飞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郭德三.淺谈如何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

[2]王玉虎.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中),2018(12).

注: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课题《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19]G492)研究成果。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职业幸福感农村教师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Passage Four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