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数学动力,发展数学思维
2020-08-09冉慧娟
冉慧娟
摘 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足够的动力驱使是不可缺少的,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又普遍认为数学枯燥难懂,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合理且有效激发其数学动力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学生的数学动力源于认识和欣赏数学魅力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要靠数学思维激发。以小学二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为例,探寻掌握数学动力、发展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
数学这门科目给人的印象常常是枯燥且难以掌握的,很多学生都对数学有着不同程度的畏惧和抵触心理。然而数学其实是一门非常有魅力和特色的学科,倘若发现其魅力就会对数学产生全然不同的认识,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而小学作为接触数学的初始阶段无疑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期,对小学教师来说能否有效引导学生掌控数学动力、发展数学思维直接关系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情感,进而决定他们对数学的掌握程度。
一、以“开放式教学”作为数学动力
数学这门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数学理念和思维都可以在日常小事中得以运用和体现[1]。因此,适当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有意识采用“开放式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动力,大大提高学习兴趣,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思考,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材中设置长度单位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长度的衡量拥有足够的概念,并掌握长度测量的方法,运用在生活中,自行测量所需数据。此时,教师可以适当从课本中脱离出来,采用开放式教学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情境。组织学生动手测量身边的事物,如课本和课桌的长与宽、同桌的身高等,并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不同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等概念,帮助学生更直观透彻地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
除了长度单位,各种便于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和理论都可以采用这种手段。教师应多营造这种自主思考和动手的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拥有越来越高的自觉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动力。
二、以“艺术性提问”作为思维引导
“艺术性提问”是一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活性的提问方式,课堂上适当进行艺术性提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快速集中到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上来[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艺术性的提问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背后潜在的艺术性,更好地形成数学思维。同时,艺术性提问强调与传统提问方式的区别,能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为例,对于该部分的学习主要包括对新符号乘号的认识和熟悉,以及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加法有充分的了解,那么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可以采用艺术性提问,以推进式的提问和讲解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教师可以利用学具、教具,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等,然后计算摆出不同图形所需的小棒数量,如摆出四个三角形所需的小棒个数是3+3+3+3=12个,而如果用乘法进行计算就是3×4=12个。因此,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就可以非常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也可以更快地掌握。
三、以“互联网+”作为教学发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早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彰显独特的优势,教育自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代融合,打造“互联网+”教学模式,发展传统教学,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互联网+”的核心和前提就是互联网的应用,通过利用其便捷迅速、信息丰富的优点有效辅助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各种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基本可以满足教师的常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App进行辅助,将教学任务和目标设定在App中。家长、教师都接入到App中,从而实现家校的良好沟通,便于家长及时了解教学进度,也便于学生在课堂之外查漏补缺。此外,教师还可以在App中建立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使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短板,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3]。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部分时,学生的掌握情况普遍不理想,此时教师可以利用App将学生的掌握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录入相关课程资料,做到教师、家长双向监督,从而及时扫清盲点、弥补短板。
四、結束语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处在对数学的初识阶段,往往难以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各种理论和知识,对数学产生畏难心理很正常。教师不应单纯督促学生完成任务,而要顾及学生在此阶段的心理,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学生掌控数学动力、发展数学思维,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为品. 渗透数学思想 发散数学思维 巩固数学能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小数的意义”课程教学为例[J].新课程(小学),2017(3):13-14.
[2]杨喜乐.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J].新课程(小学),2017(9):122-123.
[3]刘翠容.走班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初探: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S1):122-12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