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2020-08-09朱虎元
朱虎元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在塑造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倘若能在这一时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他们的发展空间将会被进一步拓宽。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的人生发展,在教学改革中探索情境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途径,围绕小学数学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情境式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由量变到质变,培养发掘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加严格,无论是逻辑思维还是创新能力都是当代学生的必备素质。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抓住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特殊时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助情境教学法等符合当代学生学习需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始终遵循针对性、趣味性与层次性的创设原则,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以高度集中的精神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一、问题情境生活化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处于巅峰时期,但是由于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如果教师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那么将大幅度削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好程度。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考虑学生的实际与生活经验,为数学课堂教学赋予实践性意义,做到问题情境生活化,为情境教学模式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直接授课必然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漏洞。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可以从小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些生活案例着手,以此为铺垫来开展数学教学,如此小学生就能经历由简到难的思维发散过程,进而掌握认识事物一般规律的过程。所以,在正式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运用生活化案例来创设教学情境,解决常见的数学问题。比如,在初步讲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一改传统教学理念中直接讲解三角形公式、概念、定理的思维定式,运用小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引领学生走入图形领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其实已经接触到很多三角形的东西,比如说红领巾以及一些比较简单的折纸,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常见的生活事物来认识三角形。而在求解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以借助适当的手段来加强学生对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感性认识,进而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经历思维发散变化的过程,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实践情境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爱好,更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慎重考虑,注重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挖掘,尽可能保证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根源。所以,在创设数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出发,开展恰当的实践教学以深化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由理论到实际,用实践来检验数学原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来设置合作探究任务,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协同解决相关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验证三角形稳定性性质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主动思考如何验证這一数学定理的可靠性。如此,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引经据典上设计比较简易的实验或模型,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逻辑思维逐渐发生质变的过程。
三、落实教学评价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不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变化来创设生活情境,渗透生活案例,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而且,教师要注重从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开展评价与反馈,进而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进行调整与优化。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评价,激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充分的信心参与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为学生的学科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因此,教师要正视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巧妙创设情境来解决常见的生活问题,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追本溯源,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发.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35):71-72.
[2]李珂菲.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0-151.
[3]于水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04-105.
[4]王占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3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