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突围
2020-08-09陈自鹏
陈自鹏
近日收到陈雨亭老师寄来的新作《陈雨亭与学校整体改革》,专心地花了一整天时间一口气读完全书。掩卷长思,感慨颇多,不揣浅陋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这本著作收录于“教育家成长丛书”中,这套书的作者都是在学校管理或者学科教学方面已有相当建树的人,因此丛书在体例上便有鲜明的特点。例如,所有作者都用一章或者两章的篇幅,介绍自己成长历程中对形成当下教育主张有特别影响的关键事件或人物。这本著作也不例外。我在她或描述或论述的语句中,读出了两个关键词,那就是“成长”与“突围”。
一、注重自身成长与突围
雨亭注重自己的成长,因此后来才有能力帮助和影响他人。作为女性,她用不断的成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最终升华了自己的人生。
专科毕业后,雨亭到初中教书8年。在此期间,她自学英语本科课程。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学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本科毕业后,怀着五个月身孕的她报考了曲阜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在生产前两周参加了研究生复试。
读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以后的雨亭并没有停止成长的脚步。到天津教科院工作后,雨亭并没有躲进学术象牙塔里,而是走向学校,走向教师,走向课堂。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天津、北京、广东、山东、湖北、新疆等地。她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验,不断地研究,不断地验证自己学到的理论。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100多篇文章便是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长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于是才有老师这样评价雨亭:她是一位特别善于自我反思并一直坚持自我超越的研究者。
我在读第一部分“我的成长之路”时,被她的写作手法深深吸引。她的写作像是一段自传,但是又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自传的写法,像是杂糅了威廉·派纳的自传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类似自我反思式的自传。例如,她在叙述自己参加英语言文学本科自学考试时,不仅描写了她本人如何备考、如何坚持的,而且还把自己的经历置于当时国家鼓励全国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的时代潮流中,深刻分析了自学考试的制度设计对于成人学习者特点的呼应。她纯熟地运用着一种独特的自传研究方法,使我作为一个读者,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在特定的时代,个人的主动选择与社会的制度设计之间那动人的张力。
二、坚持引领校长成长与突围
我们知道,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校长都是“戴着镣铐跳舞”。如何贯彻方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全面育人,如何打破旧有的思维,如何改变旧有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学校新的发展,需要我们另辟蹊径,实现某种意义上的“突围”。
在这个问题上,雨亭有自己的思考。她引领校长从学校整体改革入手,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仅使校长迅速成长起来,也帮助学校焕发了新的活力。
毋庸讳言,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机构。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分析,要改变学校的现状,整体改革是一剂良方,雨亭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要害。但是,改革本来就是难事,整体改革难度更大。学校的整体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该从哪里入手呢?
雨亭在书中提出,学校整体改革需要校长领导方式转型,比如实行价值领导和分布式领导等方式以改进领导绩效。领导方式转型应该是改革的前提。同时,整体改革需要学校成为教育变革的主体,要确保拥有优秀的教师群体,为每一所学校招聘一位好校长,构建有效的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她分析后认为,学校正在由追随者变为创造者,学校的多元对话情境已经形成,学校要采取正确的减负策略,等等。学校成为教育变革主体应该是整体改革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雨亭提出校本整体改革要坚守课程方案,如要把坚守课程方案作为校本改革的底线,要重视课程意识的理解和重建,要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规律等。最重要的是,雨亭在书中提出了学校整体改革的基本内涵和诸个实践维度,并强调要加强学校整体改革过程中的反思能力建设。
雨亭提出的学校整体改革方案有理念、有探索、有实践,在全国各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些学校旧貌换新颜,校长们在改革中得到了锻炼,专业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自我突围。
读到此章节时,我不时地感到好奇:她是怎样做到让相当一些校长较长时间地与她合作,使得她有机会真正参与一所学校漫长的变革呢?为此,我专门打电话向她询问。她解释,她把自己的身份看作站在校长和教师身后的對话者。我猛然理解了她曾发表的那些论述校本教研改革的论文。原来那些论文本身就是她与校长、教师的对话。她认真观察、倾听校长和教师,然后悄然提出观点,这些观点中的很多就成为校长和教师反思自己的探索的透镜。
三、不断引导教师成长与突围
一个优秀的教育研究工作者,只是自己成长是不够的,还要用自己的成长引领和带动其他教师的成长。雨亭是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专家组成员,是山东省齐鲁名师建设工程指导专家,她用她的智慧、热情和她的专业、敬业和精业影响了无数教师的成长。
雨亭认为,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应该让教师聚焦学习方式的改变。首先,要让“教师学习”发生,比如开展深度主题式研讨课,组织分课型提炼教学模式系列研讨会,进行扩展型现场听课、网上研讨等。其次,营造“教师学习”的校本生态环境,包括主动规范教学行为,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基础观”,学习与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校本教研要研究活生生的问题等。这些活动打开了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雨亭认为,基于整体教研改革的学校共同体建设行动研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在她的倡导下,2014年年初,“卓越高中联盟”建立。有了共同的愿景,学校共同体建设开展起来。“卓越高中联盟”活动每年组织几次研讨会。参会的方式是每所学校派出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参加,每个学科参与两名,其中一名尽量是学科组长。每次研讨会召开两到三天,采用全员参与的方式,基本议题是同课异构、教师分组研究成果汇报、全体教师论坛、校长论坛与专家报告等。雨亭与“卓越高中联盟”的六所学校一起,从寻找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出问题入手,设计小步子的操作路径。他们分析了普通高中的课堂上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课堂参与度低;学科特点不明显,缺乏学科精神;教学目标不清晰,没有落实机制。于是,联盟的目标就是先解决这些显而易见然而又根深蒂固的问题。他们设计的路径有三条:首先,提高课堂参与度,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其次,教师们集体备课时,要研究学科精神,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最后,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每一个目标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与此同时,他们还强调学科思维能力培养,主张设计学习工具。理念引导行动,正确理念指导之下的教师实践多了几分理性,教师更为自觉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