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线段的中点看学生思维的发展
2020-08-09郭梅梅胡赵云
郭梅梅?胡赵云
一、问题提出
七年级数学会讲尺规基本作图,也会讲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但一般不讲尺规作图“作线段的中点”,通常在八年级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作图时顺便介绍。无论是“作线段的中点”,还是“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科书都会给出作法:
1.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交于点C和点D;
2.连接CD交AB于点O;
则点O就是线段AB的中点。
那么问题来了,“大于AB长为半径”这句话是谁最先想出来的?学生自己能想出来吗?怎样帮助学生想出这个作图方法?在六年级(上海学校实行五四制)教“作线段的中点”,该如何教才能有益于学生思维发展?
二、认知基础简析
先思考与“作线段的中点”有关的几个问题:(1)学生的认知起点是什么?(2)设置什么问题或提供什么情境能引导学生探索作法?
学生的已有认知包括小学已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六年级刚学习了线段的和差、线段的中点等;已有操作体验包括会用对折线段获得线段的中点,会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但学生刚刚接触尺规作图,这方面的认知几乎是空白,需要从画图、操作等入手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一步一步有序地过渡到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从学生已有认知与操作体验出发,设置合理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将成为教学的关键。
三、教学设计要点
先设计《先行研学单》发给学生。
1.依据所学内容,回顾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线段的中点?(2)由点O是线段AB的中点,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2.独立思考,并操作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线段AB,找到一点O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你有哪些方法?
(2)已知线段AB,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EF,使EF=2AB,你有哪些想法?
(3)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想的?
(4)已知线段MN,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MN的中点O,并写出你的想法。
上课前,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尝试,写下自己的想法与操作。
教师依据学生的想法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选择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操作与想法,促使所有学生思考,以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形成,真正理解作法。
四、思维发展脉络
1.思维起点—认知再现
问题1 已知线段AB,找到一点O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你有哪些方法?
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空瓶子,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发他们进一步
思考。
这个问题,多数学生能想到用尺子量出AB的长,再除以2,以找到中点;或通过折叠,把点A和点B折到一起,折出中点。使用第一种方法是依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使用第二种方法是依据线段是轴对称图形。这些都是学生的已有经验。
问题2 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EF,使EF=2AB,你有哪些想法?
教师出示学生1的操作与想法。(见图1)
师:这位同学这样做,可以吗?
生:很好呀!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
教师出示学生2的操作与想法。(见图2)
师:这样可以吗?
生:我有个疑问,他怎么能保证那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
教师出示学生3的操作与想法。(见图3)
师:这位同学的办法怎么样?
生:这个办法好,保证了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倍”和“分”是互逆的。相对于“分”,“倍”更容易点,从《先行研学单》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位同学运用了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作出一条线段的2倍;第二位同学是想顺次截取,但不在一条射线上;第三位同学基本实现了作图要求。
学生们想到了使用圆规画出相同的半径,这一点非常可贵。出示他们的研学单,有利于启发学生聚焦用“相同的半径”作圆。这个问题的设置为后面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奠定了基础。
问题3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我认为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重合,这个特征符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这个证据很充分,线段的确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出示学生4的操作与想法。(见图4)
师:这位同学还画出了线段的对称轴。你猜,线段的中点在哪里?
生:就是對称轴和线段的交点呀!
通过课堂对话,学生明晰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和这条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这为后面学生研究尺规作图奠定基础—如果可以通过尺规作图找到线段的对称轴,那么就能找到线段的中点了。
2.思维起步—模仿操作
问题4 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线段MN的中点O,请写出你的想法。
教师出示学生5的操作与想法。(见图5)
师:这位同学说,把线段割下对折来找中点,合理吗?
生(笑):合理是合理,但总是把纸割下来好像不太妥当。
教师出示学生6的操作与想法。(见图6)
师:这位同学要把直尺折断找中点,可以吗?
生(笑):这样不好吧。
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对折”这个层面,这就是学生们的认知起点。教师要通过课堂对话让学生明白这种作法的合理性以及局限性,把学生思维引向思考深处。
3.思维导入—尝试验证
教师出示学生7的操作与想法。(见图7)
师:有人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你赞同吗?
生:这个办法好是好,问题是圆心怎么找出来?
师:有同学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教师出示学生8的操作与想法。(见图8)
师:如果他一直试,一直试,终究有一天能找到那个中点,是吗?
生(笑):不能。
这两位同学在作圆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了MN的存在,他们试图在线段上找到一个点,让这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通过对话,学生意识到这个点很难一下子找到。
不过,有进步的是,学生意识到可以作圆。这是学生们一次有益的尝试,他们希望找到以MN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圆心就是此线段的中点。据说有个学生画了半小时还是没有找到圆心的位置。
4.思维发展—有序思考
教师出示学生9的操作与想法。(见图9)
师:有人想出了这样的办法,干脆从两头作圆,可以吗?
生:这想法很好。如果两个圆的半径正好相等,又正好有一个交点,那么那个点就是线段中点。
生:如果我能找到那样的圆的半径,中点不就找到了吗?
生:要恰好半径等于MN,太难了。
师:嗯,这两个圆的半径和哪条线段有关?
生:和线段MN的有关。
师:除了正好等于这条线段的外,还有哪些可能性?
生:小于它的,或者大于它的。
师:半径小于MN的的话,可以吗?
生:不行,那样交不住。
师:那么大于MN的呢?
生:那就有两个交点!
既然无法从线段内部找圆心,不妨从线段的两个端点开始作圆。显然,这位同学也是想作圆,而且是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以MN为半径作圆。这个想法好吗?当然很好,但是这样作图存在的问题是
MN这条线段也不好找。
5.思维形成—“发现”作法
问题5 分别以点M、N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说说你的作图。
生1:我作的两圆不相交。(见图10左)
生2:我作的两圆相交。(见图10右)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画的两圆会相交,有的不相交?
生:当半径大于MN时,两圆相交。当半径小于MN时,两圆不相交。
师:那么,怎样找到线段MN的中点?
生:连结两个交点画一条线,那就是这条线段的对称轴!对称轴和MN的交点就是MN的中点。
师:真不错!(出示PPT,师生共同总结作图步骤,并作图)
这一环节的一个重大突破点在于学生从最初“在线段上找圆心”,变成“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为圆心”,这个转变直接促成了作图方法被发现。在学生不断否定自己最初的想法,逐渐走向清晰和明朗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极为重要。通过对话,让学生自己说出所作两圆的半径都和线段的一半有关。再通过分类,发现作法,这样“以大于线段的长为半径”就被大家发现了!
这个点找到了,但是它真的是线段的中点吗?有办法验证吗?由于在这个阶段,学生还没有学习全等三角形等知识,无法进行形式化的证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别的检验方法,比如,可以用圆规检验这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是否相等。
五、教后反思
1.为什么要协助学生自我建构
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数理知识是无法通过告知获得的,只有在活动中“建构”。这种看似“低效”的讨论实际上是一种“互惠式”的谈话,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思考,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达成共识,实现自我建构。
笔者曾用“告知”的方式两分钟告诉学生作法,再做重复性练习。令人难堪的是,无论练习多少遍,无论考试考得多好,大部分学生一段时间后还是把作图的方法“还给老师”了。对比告知型的教学,这样的课看起来花费的时间多了,但有意思的是,在没有大量练习的情况下,过一段时间,所有人都能准确地作出线段中点。
2.学生的思维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与交流。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从中可以看出,数学学习活动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思维品质。在上这节课之前,教师需要问问自己:“大于线段的1/2长为半径作圆”这个作圖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能不能想出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出作图的方法?
学生认知的起点是会作一条线段的2倍,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想出作图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以学生课前的独立思考为基础,有逻辑地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再次有序思考。从教学过程看,课前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有序和清晰,最终学生自己发现了作图的方法,实现了群体的自我建构,思维获得了发展。
3.有思考的交流才是生动的、有效的
课堂讨论的内容建立在学生课前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分享、展示自己的想法,不断否定自己最初的提案,又不断优化原有的想法。当这个作法被我们发现的时候,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争着要上讲台尝试自己作图。
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而有活力的,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赫德双语学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