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路径
2020-08-09叶柳
叶柳
【摘要】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实施、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来保障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实施,既要提升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也要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打造基层党组织服务品牌;还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保障性制度和评价制度,规范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活动,建设规范化、现代化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品牌建设
“双高计划”以2015年国务院提出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为基础,旨在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从而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力和人才竞争力,并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伟大中国梦提供优质人才支持。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实施,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支持,实施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群众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
一、“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
“双高计划”的提出是基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现实情境,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改革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的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对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双高计划”实施对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需提高基层党员思想认知水平。在“双高计划”建设中,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应首先提升自身思想觉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同时,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也应积极引导,敦促基层党员,尤其是大学生党员不断学习,提升基层党员的思想认知水平,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认知基础。
(二)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需提升基层党组织管理标准。“高标准、严要求”是“双高计划”实施的重要原则和管理规范。一方面,我国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复杂,境外非法势力借助互联网大肆宣扬中伤我党形象和思想理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深刻认识社会现实情势,重视对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建设,尤其应提高对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社会现实也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基层党建工作提高要求,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在合乎党纪国法的前提下进行。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需鼓励基层党员直面现实困境,勇于开拓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向的是大学生党员和全体大学生,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行动力、创新力,但同时也由于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素质和思想认知不够成熟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群体性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群体特殊性也使得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更多现实问题。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实施,一方面,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需直面学生群体特性和差异性,尤其应重视学生党员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意识形态特征,直面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鼓励大学生党员和大学生群体,努力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和服务意识。
二、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对“双高计划”实施的意义
(一)提升“双高计划”建设中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双高计划”作为教育部重点建设的高校教育发展计划,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党政工作的开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高校教育与管理实施、高校人才培養、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等都有积极意义。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扎根中国社会现实、结合我国国情特征,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方针,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党政建设协同发展的双赢途径。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伟大“中国梦”培养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强化高职院校党政建设也是“双高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最重要依托。
“双高计划”的实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与管理提出了多方面要求,包括高校党政建设、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调整、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学术科研、文化传承、后勤保障等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原则和根本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教育改革与实践需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坚决保证高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高校管理更应当强调党的领导地位,明确党政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引导作用,为顺利完成“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提供内驱动力和根本保障。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路径
(一)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1.加强党性思想教育,保证党员队伍思想的先进性。(1)加强党性教育。党性是我党固有的政治属性,是党的宗旨、性质,也是我党的纪律、组织建设的基础。党员的党性,是在长期学习和践行我党的理论、宗旨、政策、方针的过程中,内化形成的自身的政治信仰、党员原则、理论与思想认知高度、个人道德品德等。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需组织学生党员,学习我党的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学习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为人民服务终身的坚定政治信仰,并在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定期开展基层党员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丰富党员教育学习内容和形式,内容上,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规党章和我党的系列理论成果,形式上,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学习红色家书、重温历史,学习我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2)积极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特色,以学生公寓为文化聚集地,开展党员实践教育,让基层党员真正走进学生中,在服务同学的同时,强化大学生党员思想和服务意识教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本身是一个学习场所,学生党员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高职院校党员干部应严格要求学生党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用优秀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2.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障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在“双高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更好地体现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性,也需要加强基层党员队伍质量保证,严格要求全体党员的言行,及时发现并处理具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等作风的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高职院校应结合我党建设的原则和党规党纪,制定科学、合理的党员评价标准,从理论、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政治信仰和思想道路严重偏离正确轨道的基层党员,应严肃处理。3.建设服务性基层党员队伍,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党员干部管理队伍。由高职院校校党委领导班子牵头,组建学校、学院两级党组织管理结构,尤其需选派政治素养和服务意识过硬的领导管理团队,带领基层党员在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和唯一入党动机。(2)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员队伍的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党员组队参加社会实践和群众服务工作,深入社会和农村基层一线,实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情况,在实践中提升服务人民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鼓励大学生党员用自己的能力对口帮助困难、弱势群体,使基层党员服务群众具体化、立体化。
(二)建设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打造服务品牌。1.建设利益诉求与保障平台。(1)分类体现和保障基层党员的合理合法利益诉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包括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两类。教职工党员又可以分为教师党员、行政管理党员、后勤职工党员等,学生党员可以分为大学生党员、研究生党员、各年级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等,各类型党员群体具有自身的工作学习特征和自身利益诉求。高职院校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需为各党员群体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发展机遇,包括为教师提供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多社会实践学习机会。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公开人事任免等重大决议,邀请基层党员参与重大决议决策听证等活动,使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更民主、科学。(2)建设基层党组织心理健康辅导平台。高校基层党组织主要由学生党员构成,学生党员具有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和特殊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激烈竞争,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打造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与咨询中心,为有需要的基层党员提供心理健康辅导途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定时对学生和老师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对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整体评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做好防范和预警措施。2.建设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型品牌。(1)打造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相适应的服务型品牌。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将校园文化融入党建工作品牌。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校园文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打造兼具专業知识、文化素养的基层党组织,并由学生党员牵头,带领大学生开展基层服务工作,包括:党员学生为全校师生服务、大学生群体为人民服务等等,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服务型品牌形象。(2)强化服务型品牌管理。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品牌建设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注重品牌建设规划,从小型服务型活动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品牌建设与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切实促进高职院校党政工作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积极推进。
(三)优化监督保障制度,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激励关怀帮扶机制。1.建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监督保障机制。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实施需量化标准,使监督与管理有理有据。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开展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时,需要结合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服务工作内容和制度化管理标准,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另一方面,结合已有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品牌建设需要完善相关服务监督制度,接受党组织内部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也要开放合适的渠道接受来自全体师生和全社会的监督,通过有效的监督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质量和品牌内涵。2.建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品牌考核与评价机制。(1)完善考核与评价制度。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及其管理制度,制定相应工作量化考核标准,从基层党员自身、基层党组织内部、高校各级党组织等不同层面出发,通过自评、互评、党组织综合评价等多层面实施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尤其是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中的品牌内容、形式、内涵等进行深层次考核评价,突出品牌的规范化、制度化形象。(2)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是外部环境对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综合评价,也是未来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据。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开放信息公开平台,定期发布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并接受来自全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同时,对于涉及基层党组织工作品牌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还需要由高校派出专业意见访问团队,对服务对象进行跟踪走访,及时了解服务进程和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提供第三方信息支撑。3.建立内部保障制度。(1)高职院校可以在基层党组织内建立党员服务内驱力激励机制,通过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鼓励基层党员积极参与服务。例如:可以通过树立典型、模范等方式,发挥优秀党员的榜样力量,激发基层党员参与服务的内驱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活力。(2)完善内部帮扶机制。基层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要成员,也需要得到适当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包括对基层党员的生活、学习、工作、身心健康与家庭和睦等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以增强基层党员的归属感、幸福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落实物质与经费保障。物质保障是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和品牌建设的基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接受社会捐赠、义卖等形式获得经费和物质,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与实践工作长期、稳定、有效开展,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的良性进步。
【项目课题:本文系2018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路径研究——以江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DJQN066)】
【参考文献】
[1]刘斌."双高计划"多维度提升高职教育发展质量[J].现代教育管理,2019(6):96-100.
[2]李秀建,黄可,潘霞."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以比"晒"快跑活动为例[J].长江丛刊, 2018(7):253-254.
[3]陈伟锋,卢惠璋,潘彬霞.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实践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例[J].北方文学,2019(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