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践行“生活教育”的研究
2020-08-09孔得芳
孔得芳
摘 要: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的根本教育思想。众所周知,生活与教育其实是密不可分的。而如何在生活中寻找教育的方式,在教育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是老师乃至学校、教育部门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教育;教学研究
生活、社会以及教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教育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发展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传统教育已经无法应对当今的社会变革。因此,新的教育模式出现了。由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而这种理念也正在推广。因此,笔者将以个案研究为基础,重视小学美术教育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论述生活教育理论[1]。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生活就是教育。说到儿童艺术教学,它是开放的,展示教学应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艺术创作离不开生命、自然对人类创造的热情,它起到了激励作用。在自然界,人们可以得到很多灵感。因此,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接触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让他们开阔视野,让他们在自然中享受快乐。 同时,这样做也为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我致力于创作的快乐。在小学,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环境,让他们学习,发展身心,陶冶情操。知识在于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所以关注学生和我们周围的生活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概念。 小学美术教育应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目的是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形成美感兴趣,在生活中学习艺术技巧,拓展生活美育的发展。 例如,在一年级的“谁画最大的鱼”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鱼,再让学生通过大脑的记忆将鱼的各种形状形态等特点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随后让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加以想象的元素。另外,作为美术老师我将从生活的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我在课堂上,海底世界的电视节目是我常播放给学生看的,因此,在生活中,学生能够通过电视带来的直观体验对心中的鱼加以涂色,从而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接下来,我将让学生把记在脑海里的鱼大胆地画出来。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在画鱼的时候加入各种生活元素,用不同的线条画出鱼的形状。这样,学生画出来的鱼便有生活气息,有生命力。教师在教育方式中将生活化融入其中,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 注重多种资源的整合
现代美学观念强调艺术创作要表现个体的客观生活。 它强调生活經验对学生创造的价值。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怎么通过艺术创作让学生发现、探索、观看?在生活中创造美?我想老师们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创造多种生活环境 。而这种生活环境是在对艺术进行陶冶,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体验生活,从而获得经验。在教学上,我也把教育主题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有效整合社区、家长等教育资源,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例如,请家长帮助孩子收集一些图片、书籍。家长应带领孩子参观博物馆,鼓励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创意活动。我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孩子进厨房,面对不同的厨具,与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的联想。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清晰明了生活中到处都是艺术元素,只是需要你善于观察和梳理。例如,四年级的彩色靠垫,在教学开始之前, 我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他们的父母陪伴孩子走进超市,观察超市里出售的靠垫,把它们放在椅子上的形状和图案是什么,然后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讨论了靠垫的形状、颜色和纹理,随之进行创作[2]。
三、重视教与做的统一教育方法
教学是为了社会实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实现“教与行的统一”,即注重实践,而不仅是老师盲目地解释知识点,学生盲目地听,同时也应让学生把在生活中看到的,在教学中进行实践。例如,学校举办的邮票作品展,我首先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各式各样的邮票,然后让他们欣赏邮票,让学生理解邮票的内涵和意义。当学生对邮票有了详细的了解后,我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邮票:“你想要设计什么样的邮票?”在即将开幕的邮票作品展上,我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加以解说。当学生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从而推动学生在生活教育中发现美的能力。
美术课要求学生积极思考,不要让严肃的课堂气氛禁锢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在生活中也同样如此。每个学生都爱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美的追求更加强烈,尤其是进入小学阶段后,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越来越强烈。小学美术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让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霞.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9,78(2):103.
[2]董自翠.生活化视野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23(8):56-57.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