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2020-08-09金亮
金亮
摘 要: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更注重学生的道德,智力和身体发展。传统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以教师的灌输为主,片面追求高成绩,造成教学中重知识轻生活,重认知轻情感,忽视学生的自由和有意识的活动,他们也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个体的情感需求。 只有更好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实践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实现有效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教师的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 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学生应考虑年龄特征,认知特征,知识水平,人格差异等因素。 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年级或同一班级不同班级的不同学生,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他们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可以使用更多鼓舞人心和探索性的教学方法。 如讨论方法,演绎方法,探索方法等。 对于低年级学生,您可以使用视觉演示方法进行讲授,尤其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语言的兴趣和方法的可变性。对同一班级中的好、中、差的学生可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分类编组办法,对他们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废止注入式、灌输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但是,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是否含有与新知识相关联的若干观念或概念,如果有,可采用启发式,否则,毫无效果,只会导致“启而不发”的结果。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手段。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不要忘记,任何时候教学的对象都是一个人,他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个性都在不断变化。优化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激发和鼓勵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就应该说是失败。因此,优化的教学方法是向学生学习。动员主动性和热情,让学生探索自我教育,尽量避免单调的讲道,注意学生的启蒙,激发他们的思考,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学习思维,克服死记硬背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教师自身的可能性选择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說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益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实用,时代气息浓厚。只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生才能通过对特定,生动,生动的敏感材料的正确分析来理解理论的内容。因此,与现实的适当联系和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是提高政治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主要方式是: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之外,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地结合。
3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基因来到世界,在不同的环境和经历中具有不同的人格能力,即所谓的人格。每个人在语言,逻辑思维,空间,音乐,艺术,体育锻炼,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都有不同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是不同的。只要学生的专业得到充分利用,只要学生能够将教师视为家长,将学校视为自己的家,他们就能做好一切,并能够在做好一切事情的过程中尽一切努力。优化自己。
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要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忘年之交,让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精心地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后进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无能,而且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潜能、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的关爱。
尊重学生,其次要求教师有一种能容错误的胸襟。有的教师面对学生错误总是疾恶如仇、忍无可忍,甚至暴跳如雷,一气之下会说出有损教师形象的话,做出令人遗憾的事,这只能说明该教师应该加强个人师德修养。如果教师以一种比较宽容的心态来看学生的犯错,他们就会懂得:面对孩子的错误,讽刺、训斥、责骂等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或是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其他不良后果。而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慈母般博大无私的爱才是最具感召力的,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