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域下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

2020-08-09李添煌吴梅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引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李添煌 吴梅兰

摘 要:新时代网络舆情发展被广泛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具有主体的特殊性、内容的繁杂性、传播的实时性、引导的挑战性等显著特征,给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网络舆情的特点与成因,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视阈下高等院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策略,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开展提供借鉴与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网络舆情的特征

1.1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为例,校园网络舆情的主体是高校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层次大约是在18至22岁。这类学生的思维活跃,猎奇心理强,热衷于评判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接受高等素质教育,但是因社会经历较少,有意愿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理性思考,因此根据调查总结,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与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在探讨社会问题时从众现象较为明显。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中,但同时也是即将迈入社会的观望者,他们通常对社会的敏感问题与社会矛盾有个人的理解。作为血气方刚、充满正义的青年,往往会诉诸于网络表达个人的声音。

1.2网络舆情内容的繁杂性

校园网络舆情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校内学生的个人利益诉求表达。第二,社会上的矛盾问题的意见表达。第三,社会突发事件与敏感事件的个人看法。第四,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从上述的舆情内容分析来看,校园网络舆论的内容繁杂,辐射面广。在当今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不负责任的情绪化谣言,突破伦理道德底线的言论,以及恶意炒作的话题在互联网中肆意散播。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元化的服务功能,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互联网也孕育了较多的舆论有害垃圾,歪曲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1.3网络舆情传播的实时性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给校园网络舆情的主体带来了隐蔽空间,因此众多来路不明的网络舆情信息被到处传播,造成舆情信息模糊不清。同时在互联网世界中,作为其中的参与主体,大学生通常表现出强烈的舆论参与度。据观察来看,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在网络当中,积极跟帖、回帖,与其他网民参与争论,观点之间相互碰撞。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可以实时动态传播,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社会感召力与社会影响力,网络的信息化促使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

1.4网络舆论引导的挑战性

由于舆论主体的特殊性,理论内容的繁杂性以及传播的实时性都给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为新兴媒体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媒体强大的影响力使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舆论引导管理控制变得尤为被动。

2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成因探析

首先,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为网络舆论参与的主体提供了隐蔽的空间,给大学生在互联网的掩护下随意散布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提供了契机。

其次,校园内部网絡管理机制亟待完善。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的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上不明确,舆情的管理和引导机制亟待健全。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部门,同时缺乏系统的网络舆情实时监控引导与联动机制,因此在处理网络不正当舆论时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另外,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缺乏网络日常管理制度与相应的解决方案。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学生的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慎独意识,从很大程度上,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没有和网络舆论引导紧密结合。学生在面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通常诉诸于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最后,从宏观的社会背景而言,现阶段我国处于工业化时代与信息化时代交织发展的特殊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阶段,境外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国的信息、文化进行意识渗透,当我国出现部分热点问题与敏感事件,一些网民的负面情绪容易被激发。

3新时代视阈下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分析

基于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和青年思想健康引导的目标,校园应当做到监督网络舆论与应急处置并举,在开展思想道德建设中着力引导和管理,在校园网络舆论中占据主动地位。

3.1正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

3.1.1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资源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变化的重要参考,网络可以真实地反映在学生所见所思。因此,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打牢基础,从而正面引导广大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着力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与道德教育,通过网络的多种渠道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社会道德修养。同时,借助互联网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与关注的焦点问题,帮助教师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想道德观念,提供良好的素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此外,大学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例如网络论坛,培养大学生真实有效的了解社会问题的不同侧面,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水平与综合素质能力。

3.1.2积极构建一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积极打造一批思想道德觉悟高,专业素质能力强,并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助理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依托网络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开展网络知识技能与沟通技巧的培训,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资源打造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舆论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还要利用网络对社会热点与敏感性问题作出理性探讨,防止极端化思维的广泛扩散。同时引导大学生在互联网中发现人性的真善美,通过网络微公益的形式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3开辟大学生利益诉求的表达空间

当大学生到自身利益诉求表达途径不通畅并且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时,大学生通常会诉诸网络表达并宣泄自身的愤懑,进而引发校园网络舆论的问题。当网络舆情出现问题后,采用删除与信息封堵等方式抑制舆情发酵就会造成舆论不可控的现象。因此,要做到破除谣言和信息公开两手抓的工作,高校要以为学生工作为宗旨,拓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途径,及时解决师生的合理诉求,倾听校园内部不同群体的声音。学校可以开展校长开放日、大学生双导师制,为学生开辟更多的交流空间,使大学生与教师、学校管理层人员面对面沟通,切实解决实际的根本问题,防止舆论的散播和过度发酵。

3.1.4高等院校积极加入高校网络联盟

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加入高校网络联盟,谋求共同的成长和发展,并共享优势教育资源,提高为大学生的服务水平,创新开辟高效工作的新局面,从而促进高等院校之间的凝聚力,促进高校共享网络的健康氛围。另外,加入教育系统的官方微博与信息联盟,利用学校资深的官方微博、微信构建教育信息系统的宣传格局,推动不同高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与沟通。

3.2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合理处置

3.2.1积极研判和分析校园网络舆情信息

校园网络监督管理部门要及时发现并预判校园网络舆情的趋势,积极分析舆情信息并梳理敏感的热点,着力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舆情分析体系。校园网络舆情分析原因和网络舆情的热点,即使监控舆论的发展动态,并根据实际的需要,形成有针对性的校园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与预警方案。

3.2.2着力培育网络舆情引导队伍

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人才队伍中,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政治领悟能力强、专业知识储备多并熟练掌握网络舆情特点和规律的人才,逐渐成为网络舆情引导员。通过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动向,掌握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明确大学生的思想心态和语态,审时度势地撰写网络时评文章,促进与大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引导并回应大学生的网络舆论信息。重点打造网络舆情领袖,通过主动表达正面言论,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主旋律,防止不良网络舆情内容在校园网络中流传。

3.2.3设立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

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校园网络新闻发言人通过网络发布会的形式将事件的真实场景还原并告知师生,主动面对社会舆情压力,着力控制和引导舆论局面,稳定人心。校园网络新聞发言人应当审时度势,提高自我认知,找出谣言传播的成因,在第一时间占据网络舆论的有利地位。同时还应当充分整合网络媒体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得互联网媒体的广泛支持。积极地利用校内外媒体的资源优势,及时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与交流渠道,扩大正面舆论的社会影响力。

3.2.4着力完善校园网络舆论应急处理方案

高校应当沉着冷静应对不断发酵的网络舆情,利用公关技巧,协调高校各部门的资源与职能,提高应对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能力。因此校园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应当划分为五大步骤。第一,保持动态沟通,及时掌握事件的全面情况。第二,把控危机事件的总体大局,实施现场管理。第三,保持一致口径,对外及时公布工作近况。第四,维持信息传播的秩序,保障信息源头的清晰准确。第五,沉着冷静应对,正面回应并积极引导。面对校园突发事件,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应当做到早回应、早应对、负责任。

校园网络舆论是了解大学生心理的有效工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网络的舆情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表达与心态,用大众可接受的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必须占据校园网络舆论的主动地位,牢牢把握话语权,着力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管理规范化与制度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播社会正能量。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80767)。

作者简介:李添煌(1984-),男,汉,福建永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姜雪,吕雯静.新时代高校网络危机事件处理策略[J].教育观察,2019,8(28):39-40+83.

[2]敖丽.自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7,19(03):73-76.

[3]陈丹丹.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策略探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117-119.

[4]袁冬梅,杨礼富.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3):52-54.

猜你喜欢

引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