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对小学生绘画能力的影响
2020-08-09周月沈娟娟仇洪杰
周月 沈娟娟 仇洪杰
摘 要:儿童早期绘画教育对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第二学段学生处于向写实期转型的关键阶段,本文对此展开研究,提出儿童早期绘画教育中应尊重儿童天性,顺应儿童的自主发展,学习内容应注重开放性,发展儿童的视觉能力,从而对小学生绘画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早期绘画教育;小学美术;绘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儿童绘画是孩子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儿童早期绘画来源于儿童的语言,其语言性和视觉性的有机融合造就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儿童早期接受的绘画教育对其后续绘画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小学生绘画能力与儿童早期绘画教育的关系值得我们去开展研究。
1儿童早期绘画教育与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绘画能力关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3—4年级为第二学段,这个学段的小学生处于图式期后期,处于向写实期转型的关键阶段,并决定了孩子美术学习后续发展的可能性。这个时期的儿童的绘画出现了写实的倾向,对画面有着更为丰富的构想。他们开始能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发挥想象,画面内容丰富,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空间的感受能力和线条的运用能力比较弱,产生了比较鲜明的对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后者往往缺失早期的绘画教育。
一支笔、一张纸就能让孩子看见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自主发现事物的特点,才能更好的让孩子表达自我,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保留其该有的绘画特征和想象能力。儿童会发现一种“社会独立感”,这是一种自觉地有意识的情感,而这种情感通常与父母或成年人的想法相对抗。儿童意识到了环境的意义,不能在画面中建立空间关系,这会使儿童对创造力逐渐失去信心。
儿童独有的稚嫩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在很多画家的作品上看见他们去寻找绘画的初衷,越来越注重返璞归真。或许我们看不懂他们在画什么,但是对于他们自身而言这就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这才是最珍贵的绘画的初衷。儿童绘画发展需要时间,它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逐渐从一开始的涂鸦发展到越来越具有形式感的绘画。
在早期儿童绘画教学中,我们不能违背这个儿童绘画发展的过程,这看似一个简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表现了孩子的思想和能力。当前,还存在这样的现象:当孩子的作品不能达到我们成人所想要的效果或者要求,为了达到我们的期望而让孩子有目的的去照着画,去模仿,去照搬着画,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可以完整的画出一幅惊人的作品,让父母感到欣慰,觉得一切都很值得。但是,他们不知道与此同时丢失的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绘画表达能力,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后续的美术学习乃至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
2对儿童早期绘画启蒙方法与原则的建议
2.1尊重儿童绘画天性
兴趣比绘画更重要,以培养儿童的兴趣为主,尊重儿童绘画天性。给孩子一张纯白的纸,他会给你无限的可能。在儿童的天性中,他们对这个世界是未知的,并且充满了探索欲望。在对儿童实施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保护孩子的天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将“玩”融入美术教育中,在玩中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提升他们对画画的兴趣和自信,不去灌输孩子该怎么样画、怎么样去表现,而是以引导的方式去带领他们进行绘画。
2.2顺应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在疑惑一个问题,对于教学我们是否应该去进行范画?范画是否会遏制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其实对于儿童美术的教学应处于教与不教之间,范画可以处于范与不范之间。孩子模仿力极强,教师示范技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示范画面的创意则会遏制儿童的想象力。在每一个阶段,儿童绘画的思维特点都是不同的,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学,顺应学生的自主发展,了解儿童每一个阶段绘画特点,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
2.3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现代教育倡导课堂的开放性,更有利于學生的整体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们的智慧和才干出自于他们的手指。形象的说,发源于手指头的细小溪流不断补充着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所以,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很有必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发展其动手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释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敢说,敢问,敢于动手去创作。教师应注意课堂的氛围调节,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去教学,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应该使用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旅游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3结论
综上所述,儿童早期绘画教学对小学美术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早期儿童绘画可以促进学生的视觉、思维、想象的发展,顺应自主发展,肯定孩子的奇思妙想,尊重他们的绘画天性,解开对童真的捆绑和束缚,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儿童早期美术教育采取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的氛围,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在绘画时先观察、再比较、后动手创作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在乐中学习,促进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综合发展,为学生小学阶段的后续美术学习带来深刻的影响。
作者简介:周月(1998年2月-)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美术学专业。
参考文献
[1]徐丹旭,宋永明.解读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思想[J].艺术教育,2010(02):110-111.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