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路径探究
2020-08-09李慧
摘 要: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学院、学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优良学风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作者通过所带班级入手,以案例形式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三全育人;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山东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和鲜明主线,紧扣初心使命,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加强优良学风建设是健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1案例背景
该班共58名同学,像刚刚踏入大学生活的所有人一样,兴奋又忐忑,憧憬又迷茫。大一的时光转瞬即逝,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暴露:班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旷课缺勤现象严重;对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兴趣不高,极少参与;考试前焦虑情绪严重,无法排解;在大一学年期末考试中,该班多名同学成绩不及格。
2案例处理
针对该班级的具体情况,我力图对症下药寻找改善该班级学风建设的工作策略,并予以积极落实。
2.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古人云:“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理想信念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鼓足干劲,形成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进一步强化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修养,实现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带动入党申请人、团员,带动普通同学等,实现“1+1+N”,切实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不同群体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2重视班级系统制度建设,建立四级联动管理网络
学风建设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需要学校、学院、家庭、和学生自身各方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合作。在学院学习部考勤制度基础上,我结合该班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可行措施,包括学习委员每周汇报考勤状况、组织集体晚自习、定期与学业上存在困难学生进行谈话等,通过这些措施来规范该班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于违反规定的同学进行严格批评教育,情况较严重时,及时联系家长。四级管理网络的作用即:辅导员、学生骨干、舍长和学生自身,层层联动,将助学措施贯彻落实,也使学生问题得到及时反映。
2.3依托学院科研创新平台,助力科技学术实践活动
我校重视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积极筹备组织科研竞赛和学科竞赛,不断优化科研训练平台的工作水平,并进行全院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学院提供的良好科创平台,我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舒适圈,打破天花板,在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中锻炼自我,增长才干。同时,我努力挖掘培养班级科创活动的领头人,邀请班级内在研究创新、创业实践、社会服务、美育素养、体育素养、学科特色等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为其他学生指点迷津。
3工作成效
经过以上这些举措,该班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学习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纪律严明,学风浓厚,参与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的热情高涨、成绩斐然。且该班在大二学年学院优秀班集体评选中位列第一,获校级优秀团支部称号。
学习方面,在大二学年中,该班学习氛围浓厚,基本无缺勤迟到现象,成绩优异,获得学业奖学金人数由上学年的12人增加到23人,远高于同专业其他班级;获得各类特长奖学金共16项,远高于大一学年。
科研竞赛方面,该班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励9项,省部级奖励10项,校级奖励若干。在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由该班学生任核心成员的团队获国家级银奖,刷新了我校区创意类项目在该赛事的最好成绩;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由该班学生任核心成员的团队获国家级一等奖一项、国家级二等奖三项、国家级三等奖一项,实现了我校区在该赛事国家级一等奖零的突破;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泰德商业案例分析大赛中,由该班学生任队长的队伍获三等奖,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中,由该班学生任队长的队伍获国家三等奖。
社会实践方面,该班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3项,校级奖励若干。由该班学生任队长的实践队伍获“青年中国行”暑期大学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全国三十强团队荣誉称号,是我校区至今在该赛事所获最好成绩。
就业创业方面,该班学生任国资八大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校园大使,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联盟干事,向学生们及时传递最新的就业信息。该班多名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实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未来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4案例启示
学风问题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辅导员,应坚持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四个服务”的发展方向,在新形式下不断探索学风建設的途径,培育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我校实现 “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助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
作者简介:李慧(1983.8-),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硕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任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2]顾海良,张岂之,靳诺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