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教师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2020-08-09喻晓平
喻晓平
摘 要:创新教育既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育思想而言的新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反映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许多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等环节,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还没有结构性突破, 在创新教育的理念、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体系建立等诸方面存在与时代不符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解决之法,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关健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需要培养能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使命,能肩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时代重任的教师,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却存在认识不充分、落实不到位、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学生评价体系不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等问题。
1问题表现
1.1对教师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一,将学历作为判别创新型人才的基本依据,认为只有高学历者属于创新人才。这一认识导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把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学生作为重点培养群体,对本科、专科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尤其是忽视了对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质的培育。
误区二,将智力作为判别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准,认为唯有高智力者属于创新人才。这一认识导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把開发智力、学习知识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对创新型人才的情商、思维、人格等素质的开发和培育。有专家研究表明,一种创新的成功,智商因素的作用可能只占20~30%,情商因素的作用占70~80%。
误区三,将普遍意义上的国民素质教育等同于特定意义上的创新素质培养。创新素质是一个特定概念或者说是一个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概念,包括知识、思维、能力、个性特质等方面的素质。尽管国民素质与创新素质两者之间具有交叉重合,但它们的外延内容并不完全等同,国民素质教育不能够替代创新素质的培养。
1.2创新教育的理念尚未“落地生根”
创新教育既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育思想而言的新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反映现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许多高校在招生、课程体系、选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等环节,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还没有结构性突破。学生还是按照学校给定的、选择余地很小的课程学习,教师多数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考试还是死记硬背教材或任课教师授课内容,还没有真正形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体制。
1.3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教师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现象。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由于专业课程过多,因此留给必修通识课程的空间相对不足,通识教育往往成为一种点缀,同时对教育实践重视不够,使得部分院校实践课程流于形式。另外,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缺少学科前沿、交叉学科、创新方法论等课程。
1.4教学方式仍以守成性教育为主
守成性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以教室为中心,师生在校园完成教与学任务;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教与学的方法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中心等。在守成教育教学中,学生“只作顺向辩护,不能逆向反思;只能静态复制,不能动态生成;只能被动适应,不能主动建构”,因而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近些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守成性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穿插了一些探究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导学式教学等新教学方法,但历史沿袭下来的守成教育思想仍在大学中占主导地位,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大障碍。
1.5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培养教师教育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学生评价作为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对受教育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高校对学生普遍采用的是“综合素质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过于看重结果而淡化过程,过于看重知识吸纳而忽视能力形成,过于看重学业发展而忽视健全人格塑造,“忽视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相对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全面评价”。另外,综合素质评价也没有把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思维、个性、能力素质纳入其中,这既有悖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原则,也成为制约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一个导向性因素。
2应对策略
2.1更新教育理念,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培养教师教育创新型人才,需要对一些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理念进行调整和转变。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应由培养“知识型”学生向培养“创新型”学生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传授学生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仍然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一个基本任务。但传授知识本身不再是首要或唯一的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其次,在教育功能上,应由强调“个体社会化”向“个体社会化”与“个体个性化”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从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传记里可以看出,他们往往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这似乎成为他们之所以成为科学家、发明家的一个个性素质特征。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按照社会主义价值观“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2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教师教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应具有培养教师教育创新型人才的特色。“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好像一种成功的生活一样,必须严格地按照‘依靠自己的原则”,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一些共性特征,但不存在一种统一和固定的模式,不同高校可以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各自特色。
目前,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模块组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过大,作为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比重偏小,不太适合培养“专业通才”和“复合知识型人才”的时代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依据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形成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拓展课程有机统一的科学的课程体系。
2.3实施多样化、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1)构建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双主体互动教学关系。著名教育哲学家马丁·贝布尔认为,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是主体间的“我-你”(I and you)关系,而不是把双方看作是某种物品的“我—它”(I and it)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是把学生看作消极被教的对象和单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学生看作具有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能力的主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是死记硬背教师所灌输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提问、讨论、发表观点等互动形式,把学习过程变为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2)实践中探索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方式。当代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互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这些理论提倡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对探索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方式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3)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而是要借助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实践锻炼。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由于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课程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薄弱环节。
3结论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给高校教师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用以指导实践,懂得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 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中小学专委会课题《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提升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课题编号2019ZXXKT11。
参考文献
[1]宋娟,高小好.企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管理制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7):13-14.
[2]张向前,银丽萍.美国创新型人才开发及启示[J].第一资源,2013(02):64-73.
[3]邴頌东.针对企业科技创新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水利水电施工,2016(03):97-101.
[4]张栋.中小金融机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析[J].纳税,2018(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