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北方地区石城分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2020-08-09韩冬
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1700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北方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晋陕高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多个以石城址为特色的考古学文化。本文通过分析该区域石城的布局特点及聚落结构,认为石城的建设不单纯是聚落间的一种防御行为,其本质上是处在农牧生业线边缘区域人群生产生活资源紧张,聚落间冲突剧烈的反映。随着农耕聚落的南迁,以往被用以保护农业生产资源的防御性石城带成为了农业经济与畜牧经济的分界线,这条农牧生业线也成为后世划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历代多根据此线建立长城来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略。
中国北方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晋陕高原地区在龙山时代先后出現大量的石城聚落。这些石城聚落与中原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型城邑聚落有着明显的不同。其背后所反映的族群社会结构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探究石城遗址的聚落结构对认识史前北方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该区域石城的布局特点及聚落结构来揭示石城形成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复杂化及生业选择问题。此处所定义的北方地区主要指晋陕高原地区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主要包括阴山南麓部分地区、南流黄河地区以及岱海地区。主要涉及阿善文化和老虎山文化,所涉及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800年到距今3700年。
龙山时代前期(距今4800-4300年)【1】
在龙山时代前期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以石城址为特色的文化遗存——阿善文化。属于阿善文化的石城址可分为相对集中的两群,一是河套东部大青山南麓,主要包括包头阿善、西园、莎木佳、黑麻板、土默特右旗威俊等5处石城址;二是南流黄河两岸,主要包括黄河西岸的准格尔旗白草塔、寨子圪旦、小沙湾、寨子塔和位于黄河东岸清水河县马路塔、后城嘴等6处石城址。【2】除了这两个分布较为集中的石城址群外,在同时期的陕北地区有神木寨峁,榆林横山金山寨、寨山、吴堡后寨子峁等石城址。【3】
河套东部大青山南麓的五座石城沿山麓东西向排列,均坐落于高度较高的山前台地上。除威俊遗址的石城址分为三个台地构成,其余四座石城均由东西相对的两个台地构成,依台地边缘砌筑石墙。(图1)【4】这些遗址的规模都不大,每个地点的总面积在1万-5万平方米之间。石城址内大多发现有石砌房址,几乎每个地点都有形态各异的“祭坛”类建筑,多是带有石圈的方形或圆形土台。【5】
这些石城均依山势而建,遗址周围都存在沟壑或山涧,地形险要,军事防御色彩突出。遗址一般由多个台地组成,各台地的建筑类型有一定差别,可能已经出现了有意识的功能分区。此外遗址内房址多以2-3座为一组,松散分布,因此在聚落内可能以小型的氏族家庭为单位进行生活。孙周勇结合阿善文化的测年数据及文化谱系的发展关系推测,大青山南麓的石城聚落均属于阿善文化,它们代表着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部落或集团。【6】需要注意的是各石城址均存在祭祀遗址,且整个聚落群并未出现一个明显的祭祀核心,可见该地区的聚落层次并不明显,各聚落间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石城群是否作为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被利用有待商榷。甚至石城的构筑更多的是为了区域内部资源的争夺。该地区遗址内部的遗物也反映出同样的倾向。在阿善文化二期(仰韶晚期)至三期(龙山时期)这一时间段,细石器和骨角器的比例增加。一般认为骨角器增加表明当时动物的遗骨容易获得。细石器同时增加表明细石器的使用的确与狩猎或畜牧经济有关。这一现象表明在龙山时期这一区域人群对动物性资源的依赖程度加强。结合这一时期气候干旱化的影响,农业经济衰退,似乎都显示此时当地人群间的资源竞争渐趋激烈。【7】
在鄂尔多斯东部南流黄河两岸发现有10余处阿善文化遗址,均分布于黄河岸边及附近的高台地上,聚落遗址多利用深沟断崖和石垣构成封闭的防御体系。【8】该区域发现的6座石城址基本都位于黄河与浑河交汇的地区,且石城址不与一般的聚落混合分布,而是密集分布于一般聚落的上游地区(图2)。其中白草塔遗址被认为是河套一带最早的石城址,因石垣保存尚好,且年代较晚的房屋仍修筑于城垣以内,可知石垣的使用年代应贯穿阿善文化和老虎山文化时期,使用时间较长。【9】遗址南、北、东三侧为断崖,仅西侧制高点与山梁相连,在东南缓坡上垒砌有一道石垣,延伸至遗址南北两侧的冲沟断崖,在三级以上阶地构成了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部密集分布的半地穴式房址与灰坑的时代从仰韶文化晚期一直延续至龙山阶段。【10】寨子塔石城址是该遗址群中面积最大、地位最突出的石城址。遗址面积近5万平方米,东、西、南三面为悬崖和陡坡,北侧地势平缓的地方修筑有双重石垣,石垣建于人工堆筑的土垅之上,石垣上发现有门址。【11】
南流黄河区域的石城址在面积和彼此之间的距离上与大青山南麓地区的石城址近似,但是少见祭祀性质的遗迹。结合该地区无石垣聚落的分布,可以看出该地区聚落间的发展与交流趋于平和。首先该地区聚落都聚集于黄河与浑河交汇地区的下游,且防御水平较高的石城聚落密集地分布在无石垣聚落的上游地区,扼守住整个南下的通道。这样的布局不是偶然形成的,在晋陕高原的聚落遗址分布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高度依赖河流。同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聚落虽然也多分布于河流沿岸的台地上,但是这两个区域的聚落普遍出现了较多的水井遗迹。仅太湖流域史前水井的数量就已达到了上百口之多。【12】而在整个晋陕高原地区的史前聚落中则罕见水井遗迹,尤其是在一些突出防御色彩的石城址中更是难得一见。这可能与晋陕高原的海拔较高、地下水位较低不易开采有关。这就导致了该区域的聚落发展严重依赖河流(实际上在整个龙山时期包括辉煌的石峁遗址群也未能突破河流的限制),加上河谷地带地势平缓,南流黄河及其支流的谷地也成为了主要的交通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将石城址建于河流交汇地区既保证了自身的水源供给,也控制了外敌入侵的道路,防御效果显著。
无石垣聚落聚集分布,防御性石城群分布于无石垣聚落群的上游区域,这可能表明该区域聚落存在统一的防御体系,区域内各聚落间的冲突并不剧烈。整个聚落群强烈的对外防御属性在聚落下游地区并没有体现,相较于上游区域密布的石城聚落,在无石垣聚落下游地区并未发现有防御性设施,结合其下游地区神木寨峁等聚落的防御体系方向,可以看出整个聚落群可能面临南流黄河上游及浑河上游族群的侵袭或者企图向上游区域扩张的倾向。根据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后一种的可能性更高,因为阿善文化的石城址一度出现在了黄河上游的阴山南麓地区,【13】而在阿善文化之后的老虎山文化,其石城址也扩张至浑河上游的岱海地区。【14】这表明阿善文化及后继的老虎山文化在持续探索向黄河上游地区扩张的路线。
陕北地区属于此期的石城址有神木寨峁、榆林横山金山寨、寨山、吴堡后寨子峁等4处遗址。【15】城址面积均较小,在数万平方米以内。需要注意的是该区域偏南部的石城址并不位于黄河沿岸,而是位于黄河的支流上结合石城址群的一个北向防御倾向,可以判断石城址所代表的文化最早来源于这些支流流域。后期正是在这些支流沿岸形成了石峁等大型的中心聚落。因材料所限,尚不清楚石峁的兴起是否与此有关,但是如石峁这样的大型中心聚落存在于黄河的支流沿岸,从资源性和交通性来看实在令人费解。
在龙山时代前期晋陕高原所存在的三个石城址群沿黄河呈线形分布。这一时期该区域的各个聚落群都包含较多的聚落,聚落之间的规模差异较小,未出现大型中心聚落。但聚落周边出现的设防现象,暗示着原有文明发展模式下的聚落群已经达到了区域环境承载上限,人们生存压力加剧,迁移、内部争斗成为解决生存矛盾的主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族群生存范围得以扩展,社会复杂化进程提高,最终为大型核心聚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龙山时代后期(距今4300-3700年)
大体在阿善文化晚期,内蒙古中南部的岱海、黄旗海到河套地区兴起了“老虎山”文化,年代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段到龙山时代后期之初,绝对年代或可上溯到公元前2500年。【16】其后老虎山文化扩展到了包括陕北、晋中北和冀西北在内的北方地区大部。【17】这一时期河套东部大青山南麓的石城址群已不复存在,而南流黄河两岸的聚落群继续存在,在岱海地区又出现了老虎山文化石城址聚落群。
岱海地区发现的石城址有凉城老虎山、西白玉、板城和大庙坡4处,【18】这些石城址均位于蛮汗山南麓的坡地上,石垣沿坡地两面或三面断续分布。城址内都有成排或者成片的房屋群。各聚落间看不出明显的地位高低和主从关系。【19】至龙山时代后期晚段,岱海地区的定居农耕文化聚落群消失,农业文化进一步南退至南流黄河沿岸及陕北地区,随之修建了更多的防御性石城。【20】
这印证了上文的推论,即农耕文化聚落群沿南流黄河向上游地区扩张,在沿黄河西进至河套地区后因为某种因素,该扩张路线被放弃,转而开始沿浑河向东北方向扩张至岱海区域。在环境发生剧变后,南流黄河以北区域难以进行农业耕作,向北方扩张的生产需求随之消失,用以保卫水源以保证农耕的防御性石城也失去了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定居农耕文化聚落在稳固农耕生业区北线的同时开始了南向扩张。
与内蒙古中南部的老虎山文化聚落群减少甚至消失形成对比的是,进入龙山时代后期晚段,偏南的陕北榆林地区遗址数量反而有明显的增多。【21】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很可能与公元前2000年前后气候趋于干凉导致局部环境恶化、人群大规模迁徙有关。【22】大规模人群的南迁导致偏南部地区人口压力剧增,聚落间的竞争冲突显著,反映在考古学材料上的就是在偏南部地区的黄河东西两岸分别形成了两个石城聚落群(图3)。这些石城较周边区域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龙山时期石城建筑结构复杂、功能完善,修建城址所需的劳动资源超出了城内人口的负担,为了具备筹措更大范围劳动资源的能力,聚落间的凝聚力增强,催生了地域性社会组织,社会复杂化倾向加剧,【23】最终导致具备早期国家都邑特征的超大型中心聚落——石峁城址出现。这种内部剧烈冲突推动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也导致石峁城址相较于良渚、二里头城址有着更为突出的防御性色彩。
与神木石峁大体同时的大中型石城见于黄河东岸的山西兴县碧村遗址。遗址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发现分间石砌排房,居高临下,配有护坡墙及墩台等防护设施,遗址范围内曾出土大量玉器【24】。这表明在南流黄河偏南地区的西岸支流流域与东岸蔚汾河流域的聚落群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从而成为了区域聚落核心。同样作为区域聚落核心的石峁城址能够最终超越碧村城址成为整个晋陕高原地区聚落核心,可能源于石峁城址所代表的黄河西岸聚落群对东岸聚落群的征服。
结语
通过对整个龙山时期晋陕高原地区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石城的分析,可以发现石城的建设不单纯是聚落间的一种防御行为,其本质上是处在农牧生业线边缘区域人群生产生活资源紧张,人群间冲突剧烈的反映。同样的情况发生于内蒙古东南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数量多、差异大,按所处地形地势和遗存特点可分为坡岗型(位于近河的缓坡台地,倚山面水)、土丘型(位于开阔河川的凸出台地上,形制较规整)和山丘型(多位于距河较远的山丘顶部)三种类型。【25】但相同的是,这些遗址都临近水源,表现出对水源极高的依赖性。通过对该地区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及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遗址地理位置比较发现,夏家店下層文化对水源的选择非常重视,遗址距离水源的平均量仅为0.516千米,离水源最近的城址距河流仅27米,比之于早期的红山文化和晚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对水源的依赖性更强。【26】这种对水源的依赖性主要源于农耕的需要,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在多个遗址都发现有贮存粮食的窖穴,主要农作物是粟和稷。1978年在建平县水泉遗址第五层,发现三座直径为2米的圆形窖穴,底部沉积有0.8米厚的碳化谷粒。在赤峰郊区四分地东山嘴遗址的一个带盖陶罐里出土了碳化的脱壳谷粒。在喀左县中三家子遗址也发现有粮窖。【27】农耕对于土地和水源的争夺与控制,导致聚落间冲突加剧,促使防御性石城大量出现。而随着公元前2000年前后气候向干凉方向转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同老虎山文化一样被迫向南迁徙,而随着农耕聚落的南迁,呈条带状分布的石城址也随之被废弃。更适应干凉型气候,发展畜牧经济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占据此地,进一步对高地进行开发,表现出了强烈的游牧文化特色。【28】
随着大青山南麓地区的阿善文化、岱海地区的老虎山文化以及西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农耕聚落的南迁,以往被用以保护农业生产资源的防御性石城带成为了农业经济与畜牧经济的分界线,这条农牧生业线也成为后世划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历代多根据此线建立长城来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略。另一方面,公元前2000年农耕聚落的这次南迁行为,加剧了长城以南的北方地区聚落间的竞争。这一过程使得区域内背景复杂的不同人群得以整合,社会复杂化进程加快,满天星斗式的发展格局被打破,促进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作者韩冬,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本文采用许宏先生的《先秦城邑考古》一书中对龙山时期的时代划分.
【2】魏坚、曹建恩;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石城址初步研究[J],文物1999(2).
【3】王炜林、马明志;陕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石城聚落遗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11),2006年.
【4】杨召礼;内蒙古长城地带早期石城址的考古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许宏;先秦城邑考古(上编)[M],北京: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17;70-96.
【6】孙周勇;大青山南麓石城聚落初步研究[J],文博,2000(05).
【7】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83-85.
【8】同【4】.
【9】魏峻;内蒙古中南部史前石城的初步分析[J],古代文明(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0】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白草塔遗址[A],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11】同【5】.
【12】张鹰飞;太湖流域早期水井初论[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20.
【13】田广金;内蒙古长城地带石城聚落址及相关诸问题[A],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
【14】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龙山时代文化遗存研究[A],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15】同【5】.
【16】同【5】.
【17】戴向明;北方地区龙山时代的聚落与社会[J],考古与文物,2016(4).
【1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京都中国考古学研究会岱海地区考察队;岱海考古(二)——中日岱海地区考察研究报告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9】同【18】.
【20】张宏彦;河套地区“前长城地带”形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J],西部考古(第8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1】同【5】.
【22】同【17】.
【23】孫周勇;公元前第三千纪北方地区社会复杂化过程考察——以榆林地区考古资料为中心[J],考古与文物,2016(4).
【2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兴县文物旅游局;2015年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6(4).
【25】王立新;试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的类型与布局特点[J],文物春秋,2000(3).
【26】王惠德等;阴河中下游石城的调查与研究[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27】李恭笃等;夏家店下层文化若干问题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1985(5).
【28】同【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