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僧取经壁画与悟空摩睺罗考析

2020-08-09李进兴

东方收藏 2020年5期
关键词:玄奘榆林悟空

李进兴

敦煌石窟西夏壁画之“唐僧取经图”中人物之悟空,与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宋代文化遗址出土的“悟空降龙摩睺罗”、北京市收藏家岳辰收藏的“悟空降龙摩睺罗”、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贾塘乡马营村宋夏临羌寨古城遗址出土的“悟空降龙摩睺罗”及“悟空摩睺罗”中的人物等如出一辙,彰显了同一人物在同一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衣着发饰的案例。

大唐盛世,先后有多名僧侣和官员组成的文化团体,通过丝绸之路去西域诸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其取经人物玄奘、悟空、白龙马,在丝绸之路上,主要以壁画和摩睺罗等艺术的展现形式,在宋夏时代,各地还是比较流行的。从西夏壁画、摩睺罗的衣着与形态,结合史料,对其悟空人物与时代再进行考析。

西夏壁画与摩睺罗概述

有关唐僧取经图的故事,从目前出现的素材来看,主要有壁画和摩睺罗两种形式。壁画主要在甘肃省瓜州县榆林窟,而摩睺罗主要出现在甘肃省的庄浪县、北京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原县及国外。

(一)唐僧取经壁画

敦煌地区的榆林窟是古代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西方文明的交汇处。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汉武帝时为敦煌郡管辖,唐武德五年(622)称瓜州,清雍正年间设安西郡,民国二年(1913)改为安西县,2006年更名为瓜州县。据文献资料显示, 唐僧在取经的来去途中曾逗留过一年有余,并且翻译过《十力经》,留给人们及画家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绘画源于生活,《唐僧取经图》开始在这里盛行。1953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榆林窟第二、三窟中发现了唐僧取经图,此后又陆续在榆林窟第三、二十九窟和东千佛洞第二窟中发现了4幅取经图。1973年王静茹先生撰文介绍了榆林窟三处唐僧取经图,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画唐僧、孙行者和白马,没有猪八戒和沙和尚。2009年劉玉权依照敦煌研究院复原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图稿,对这部分内容中心辨析后发现该窟《水月观音图》中并没有唐僧取经图。故此瓜州洞窟中的唐僧取经图共有五处。

1.东千佛洞唐僧取经图

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境内干枯的河谷两岸,距县城约90公里,始建于西夏。东千佛洞第二窟坐西向东,库内呈龟兹式,覆斗形顶,西壁前设佛坛,两侧及后方有甬道,南、北各设一像台。在南壁西侧和北壁西侧的《水月观音图》中各有一幅唐僧取经图。

(1)南壁西侧唐僧取经图

在东千佛洞南壁西侧《水月观音图》中绘有一幅唐僧取经图(图1),玄奘法师面容平和,鹅蛋脸,有头光,双手合十,穿褐色交领僧衣,左肩披红色袈裟垂至脚踝,露朱红头履;玄奘身后的随行者头戴发箍,长发、圆眼宽鼻下颚浅,闭口但三颗牙齿外露,相貌奇特似猴,身着青绿色圆领长衫,右侧开褉,要束带,有芾垂下至大腿处,下穿褐色小口裤和麻鞋。他左手抬起,四指纂拳拇指伸出指向后方,身后有一匹褐色马,背对观者,头扭向唐僧一侧,马鬃厚密略卷,马鞍上空无一物,马尾长垂至地,中间打结。

(2)北壁西侧唐僧取经图

在东千佛洞北壁西侧《水月观音图》中,绘有一幅唐僧取经图(图2),内容斑驳难辨。画中玄奘法师侧身站立,长眉、双目微闭,神情庄重,双手合十,身着长袍僧衣,外披袈裟,有头光。身后一人似着淡青色短衫,褐色缚裤,小腿上缠有青蓝色绑腿,平底薄鞋,披风缠于颈部,左肩扛一长棍,头扭向一侧。在他身后有一批棕褐色马,壁画斑驳不清,但马背上应是空无一物。

2.榆林窟唐僧取经图

榆林窟也称万佛峡,位于瓜州县南70公里的榆林河谷中,因河岸玉树成林而得名。石窟创建于唐朝初期,五代、宋夏、元明清续建,现存41个洞窟,西夏时期开凿的第二、三、二十九窟,均在榆林河东岸上。榆林窟现存有唐僧取经图三处:第二窟西壁北侧《水月观音图》右下角一幅,第三窟西壁南侧《普贤变》中一幅和东壁北侧《是一面千手观音变》中一幅。

(1)第二窟西壁北侧玄奘取经图

在榆林窟第二窟西壁北侧《水月观音图》中右下角绘有一幅玄奘取经图(图3),唐僧师徒站在画面右下角的岸边,岸上有树,枝叶繁茂。唐僧玄奘在前,头圆面方,双手合十高举礼拜观音。身后行者长发垂至前额,戴有头箍,着淡绿色圆领窄袖衫,腰间束黄带,腰后有绿色衣襟垂下,腰下有褐色盖头,穿大口裤,脚穿麻鞋,可见纹理。他左臂下方绕出一根缰绳,拴在身后的马匹头部,马匹仅有头、颈出现在画面中,呈黑色。

(2)第二窟东壁北侧玄奘取经图

榆林窟第二窟东壁北侧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下部画玄奘像,头后有圆光,右袒褊衫,双手合十,虔诚默念。南侧画悟空(图4),猴相,长发披肩,头束彩带,着衩衣,小口裤,脚蹬毡靴,腰间斜挎经包,右手握金环锡杖,紧靠右肩,挑起一迭经盒。左手高举额前,两眼圆睁,探视前方,精神抖擞。这里不仅表现了取经归来的喜悦,从头后圆光和安排的位置看,已被画师列入观音菩萨侍从神灵的行列。

(3)第三窟西壁南侧玄奘取经图

榆林窟第三窟西壁南侧《普贤变》中左侧中间,唐僧师徒站在波浪滚滚的崖岸上,出现了唐僧取经图(图5),玄奘高鼻丰颚,有头光,双手合十,指尖朝下礼拜普贤菩萨。玄奘身后的猴行者,相貌似猴,毛发长,双目圆睁,昂头露齿,双手合十礼拜。猴行者身后跟有白马,莲台马鞍上有内装经文的包袱熠熠放光,师徒二人身后亦有祥云缭绕,这是现存最早的唐僧取经图。此处唐僧取经图人物刻画清晰精致,常常被视为玄奘取经图的代表作。

(二)宋夏悟空摩睺罗

在叙述之前,首先纠正一下各地的称谓,甘肃省庄浪县、宁夏海原县、北京市及外国收藏的此类物品,有“五神伏龙陶模”“陶印龙纹牌”或“陶俑”等称谓。其称之有误,应为悟空降龙摩睺罗或悟空摩睺罗。据史料:

宋夏及元代时习俗,用土、木等雕塑成小人形,加衣饰,七夕节供养,后来成为儿童玩具。金盈之《醉翁谈录·七夕》:“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睺罗。小大甚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侈者。南人目为巧儿。”唐代的“化生”与此类似。

《辞海》这样解释:摩睺罗,亦作“磨喝乐”“魔合罗”,佛教神名,天龙八部之一。《法苑珠林》卷三:“一息为一罗婆,三十罗婆为一摩睺罗,翻为一须叟,三十摩睺罗为一日夜。”

伏龙,亦为卧龙,多指灶神。宋代洪迈《容宅四笔·伏龙肝》:“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而画面中反映的内容是五个人奋力降服腾龙。其应为佛教故事,谓用法力制服龙虎,即“降龙伏虎”。《梁高僧传》卷十:“〔涉公〕能以秘咒咒下神龙。”《续高僧传》卷十六:“〔僧稠〕闻两老虎交斗,咆哮震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后以“降龙伏虎”比喻战胜重大困难或恶势力。《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降龙伏虎似平常,斩将封为斗木豸。”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因此,称谓“悟空降龙摩睺罗”或称“悟空摩睺罗”,比较妥当。

1.悟空降龙摩睺罗

从目前的资料显示,悟空降龙摩睺罗存世有4块,分别收藏在甘肃庄浪县、北京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和国外。

(1)庄浪县藏悟空降龙摩睺罗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六盘山西麓,余脉分六支贯穿全境。庄浪县得名于西夏时期“水洛城是为夏属党留族地”,党留族名在元初已转音为庄浪。党项羌原居住在今四川的北部、西藏的东部、青海的东南。在唐代受到吐蕃的侵扰、挤压,逐渐向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迁徙。在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斗争中党项族逐渐发展、壮大。至北宋时,庄浪地区为秦凤路的德顺军所辖,是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带,实为西夏文化所控制的范围。悟空摩睺罗艺术品在这一地区也是比较盛行的。1990年5月,庄浪县水洛镇农民在县变电站附近取土時,发现一批宋代制作的摩睺罗150余件,有人物、动物、亭台楼阁等,最大的约10厘米,小的仅2厘米。这批摩睺罗采用马兰黄土和黏土经多次淘洗后加工成模、范,然后烧制而成。摩睺罗大多数背部捏塑有捉手,皆为红陶质,烧制火候较高,小巧玲珑,细腻别致,时代感强。其中有一件平面呈椭圆形的悟空降龙摩睺罗(图6),制作极为精美,尤为引人注目。该摩睺罗,长为11.7、宽为7.9、厚1.5厘米,重161克,橘红陶质,泥质很细。正面为浅浮雕纹,背面呈平面状。该陶模正面中间一巨龙张牙舞爪、怒目圆睁、奋力腾空,有五位神仙正在与巨龙搏斗,其中一女左手紧抓龙角,右手持剑欲砍龙首;龙颈部有一女神拿绳索套缚;龙胸部一女神作拔剑状;一力士用力拽龙尾,凸目张嘴,神色惊恐万分;龙的后肢旁还有一女神右手握剑砍杀,四女神束发冠,身披帛,英姿勃勃,五神皆神态各异、造型逼真。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生动活泼,富有动感,线条流畅自如,刻画细致入微,形象传神。这批摩睺罗出土地点位于庄浪县水洛镇西关村四坪塬宋代文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出土的这批摩睺罗中有一件罗汉像,在其背面压印有宋代“崇宁通宝”折三铜钱印记,为确定时代下限在宋徽宗崇宁年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据当地专家称,该遗址是一处专业陶制品生产作坊,是用来制作摩睺罗祭祀供奉牛郎、织女和祈福的祭品。

(2)海原县藏悟空降龙摩睺罗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北麓,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有著名的萧关道、没烟峡道、石门关道穿境而过。海原县唐朝设萧关县,西夏设南牟会行宫,宋设西安州。县城住址西夏名东牟会,宋名天都寨,元名海喇都,明代设海喇都营,清代设县于海喇都城(简称“海城”),名海城县,民国时期与辽宁省海城县同名,更名为“海原县”。海原县自唐朝便为党项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特备是在宋夏时期,长期为西夏党项族占领,西夏文化为主流文化之一。

1992年,海原县大旱,史店乡田拐村几位农民为了生计,在宋夏时期的临羌寨遗址挖骨交售时,出土了宋夏时期的数以千计的摩睺罗,有人物、动物、鸟禽、花草、佛像、莲花座、亭台楼阁等,摩睺罗以孩童、人物、花草为题材的几乎俯拾皆是,时代感强,最大的高30厘米,最矮的仅2厘米左右,均用当地的红胶泥或黄土烧制而成,其雕刻制作工艺极为考究细腻,纹饰逼真入微。该悟空降龙摩睺罗出土时,已残缺,只剩上部,下部已失去(图7)。残高5.3、宽8.2、厚1.6厘米,红陶质,泥质较细。正面为浅浮雕纹,背面呈平面状。该陶模正面中间一巨龙张牙舞爪、怒目圆睁,悟空用力攀附龙首之脊,凸目张嘴,神色惊恐万分,衣服随风飘起,造型逼真。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生动活泼,富有动感,线条流畅自如,刻画细致入微,形象传神。时为胶卷机子拍照,图案比较模糊。

(3)北京市藏悟空降龙摩睺罗

2018年北京市收藏家岳辰也收藏了一件悟空降龙摩睺罗(图8),高11厘米。据说是来自山东省聊城,与庄浪县博物馆藏的悟空降龙摩睺罗大小一致,只是人物形象、衣着、所处的位置有了很大的变化。悟空出现在龙身之3个部位,1个在龙脊上,2个在龙尾上,身上穿着盔甲,长头发随风飘逸,龙的造型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

(4)外国藏悟空降龙摩睺罗

约翰·黑尔纳博士(Johannes Hellner 1866-1947) 收藏的中国文物里面就有悟空降龙摩睺罗(图9),与北京市收藏家岳辰收藏的悟空降龙摩睺罗一致。

2.西夏悟空摩睺罗

1992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贾塘乡马营村宋夏遗址临羌寨出土悟空摩睺罗(图10),制作极为精美,衣着外貌甚是奇特,尤为引人注目,颇为珍罕。该悟空摩睺罗残高10.5厘米,红陶质,彩绘,腹空,为模型制作。其发式奇特,为顶,头部左右规则地各留一撮短发,涂成绯红色,右侧一撮发已失去,但痕迹依稀可见。陶俑眉毛粗浓,眉色飞舞,大眼深陷,眼珠突出,鼻孔随狞獠大口上张。上身裸露,肩部着紫色云肩,一手自然下垂,一手曲起,手握之处留有圆孔;大腹凸出,裸腹、露脐,胸肌凸起,充满幽默感。此陶俑造型简练夸张,形象朴实,别有韵致。从该摩睺罗手握的形态来看,应是圆形棍棒类的器具,挈在肩上,似行走之人。

3.悟空摩睺罗头像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宋夏遗址临羌寨出土过孙猴子头像式的摩睺罗(图11),这类题材的存世量还不少,北京市收藏家岳辰也收藏有孙猴子头像式的摩睺罗(图12),在陕西省西安博物馆同样也有此类孙猴子头像式的摩睺罗(图13)。

壁画与摩睺罗人物悟空考析

在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画唐僧取经图中的玄奘和白龙马,均无争议,而其身后的随行者,争议比较大,有各种说法。但从悟空的发式、衣着、手执棍棒类的器械、相貌考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应是中国唐朝时期的车奉朝之原型。

(一)悟空人物之争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源自何处?众说不一,在20世纪之初曾有过一场笔战。1923年,胡适在他的《西游记》考证里提出,“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我依照钢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记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但胡适的观点遭到了鲁迅的反对,他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再次提出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看法,他认为悟空的形象来自淮涡水神无支祁。无支祁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怪,像一只猿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力大无穷,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大禹治水时将其擒获,锁镇在淮阴龟山脚下。这与孙悟空被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情节相类。胡适先生“疑心”是印度进口的,而鲁迅先生提出了“土生”无支祁说,可算作第一代交锋。

后来著名梵文学者季羡林教授提出了“混血”说,实际支持了“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的“假定”,“原型”仍是来自哈奴曼,只是稍加上一些“本土”色彩罢了,并多次在其作品中称,孙悟空的原型来自印度教的《罗摩衍娜》史诗罗摩大神的信徒神猴哈奴曼。其实,任何一种文化的吸收和引入都会变异,即融入本土化的“基因”,这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哈奴曼的基因。另一位著名教授,中国小说、戏曲研究员,也通梵文的学者吴晓钤,则在1958年第1期《西游记和罗摩延书》一文中,反唇相讥,引经据典,予以反驳。这可谓是第二代的论争。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认为,玄奘取经是真人真事,并发表论文论证了图中的猴形人即孙悟空原型,名叫石磐陀,其家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唐贞观三年(629)八月玄奘西行取经,途经瓜州(今锁阳城)时当地寺庙讲经说法一月有余,期间胡人石磐陀受其感化而与识途老马助其夜渡葫芦河、闯过玉门关、越五峰入新疆。后吴承恩依此写成《西游记》。后来段院长确其为唐代高僧悟空车奉朝。

(二)西夏壁画悟空辨析

东千佛洞第二窟中出现两幅唐僧取经图已是少见,二者均绘在《水月观音图》中则更为鲜有。不过,两幅取经壁画虽在内容上一致,但人物形象相去甚远。但南壁西侧中的行者却与榆林窟第二窟行者有若干相似之处:第一,二者动作较为相似。均是一臂弯曲放在胸前,一手高举至额头处。第二,形象相似。行者头发均垂至前额、披于脖颈,且头上均戴束发箍,与第三窟《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猴行者相似 。

榆林窟第三窟西壁南侧《普贤变》中人物形象表现上也确与其余不同。

首先唐僧不再穿僧袍,而改为小口衫、松口裤,腰间束带,腿束行縢,脚穿线鞋,俨然一副行脚僧的模样。其次,猴行者也在合十礼拜,虽稍显笨拙,却与其余取经图动作不同。第三,该幅图中马背上驮有经袱并熠熠发光,东千佛洞中马背空空,榆林窟第二窟取经图像只有马头露于画面。《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猴行者也身挎经包、肩挑经盒,虽非马背所驮,但同是在榆林窟第三窟中出现,值得关注。

唐宋和西夏时期官员服饰有严格等级限制。北宋前期沿用唐朝时期的官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神宗元丰改制后规定:四品以上服紫,六级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官员平时穿的服装圆领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细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襕,故又称“襕衫”,西夏也有“紫旋襕”官服。东千佛洞第二窟南壁西侧唐僧取经图中的悟空身着青绿色圆领长衫,右侧开褉,腰束带,有芾垂下至大腿处,下穿褐色小口裤和麻鞋。东千佛洞第二窟北壁西侧唐僧取经图中的悟空着淡青色短衫,衣领有了很大的变化,是西域胡人特有的小翻领;褐色缚裤,小腿上缠有青蓝色绑腿,平底薄鞋,披风缠于颈部;榆林窟第二窟西壁北侧唐僧取经图中悟空也是长发垂至前额,戴有头箍,淡绿色圆领窄袖衫,腰间束黄带,腰后有绿色衣襟垂下,腰下有褐色盖头,穿大口裤,脚穿麻鞋,可见纹理与东千佛洞第二窟南壁西侧唐僧取经图中的悟空穿着十分相似;其他几幅唐僧取经图中悟空的衣领不在正面,无法看清,但衣着大致一致。从几幅唐僧取经壁画中除玄奘穿着为僧侣的服饰外,悟空所穿应该是七品官员服。这与史料记载“车奉朝也被朝廷授以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员外置同正员”的职位,随同张韬光出使西域,时年21岁,十分吻合,应该是车奉朝无疑。壁画中悟空手执铁棍,与史料记载也是十分吻合的:车奉朝少年时期便习武傍身,长大后从军,当了小吏。唐玄宗在位时期,罽宾国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土,表示愿意归附于当时最为强大和繁荣的大唐。唐玄宗闻之大喜过望,立刻任命张韬光为首领,车奉朝为武官左卫,交给他们四十多个可支配的士兵,临时组建成一支使者队伍,要前往罽宾国进行安抚。当时的车奉朝也就二十出头,他刚迎娶了一位娇娘子,也怀揣着远大的梦想和抱负,打算干一番大事业。这次出使罽宾国对车奉朝来说正好是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他收拾行囊告别了家人,就上路了。车奉朝负责使团的财务和马匹的管护,每当遇到强盗,他都一马当先。他们一行人,翻过大山,跨越戈壁沙漠和沼泽,途经西域十多个小国,有盗匪眼馋他们运送的宝物,但是車奉朝武艺高强,善使一根三十六斤重的熟铁棍,盗匪们最后都没有得逞。

(三)悟空摩睺罗辨析

庄浪县水洛镇出土的“悟空降龙摩睺罗”、海原县贾塘乡马营村出土“悟空降龙摩睺罗”中的力士人物,与榆林窟第三窟西壁南侧《普贤变》壁画之《玄奘取经图》的悟空之形象完全一样(图14)。

可以肯定,庄浪县水洛镇出土的“悟空降龙摩睺罗”中之力士人物就是悟空,此陶模应该是宋夏时期,或者更准确地说,应是党项人留下的东西。悟空形象出现在这一地区,已不足为怪。从庄浪县水洛镇出土的“悟空降龙摩睺罗”中之力士人物形象和海原县贾塘乡马营村临羌寨古城遗址出土的“悟空降龙摩睺罗”及北京市和外国私人收藏“悟空降龙摩睺罗”中悟空之形象来看,应是晚年的悟空之形象,即取经返回后的悟空。

海原县出土的西夏悟空摩睺罗,神似榆林窟第三窟西壁南侧《普贤变》壁画之《玄奘取经图》的悟空之面相,只是发饰、面容和衣着均发生了变化。首先,发式与榆林窟《玄奘取经图》中的发饰完全不同,而与敦煌莫高窟第97窟童子飞天的秃发是一致的(图15),头顶秃发,耳朵两侧则各留一撮头发,为西夏特有的秃发;其次壁画中的随行者(悟空)有胡须,而陶俑的面部无胡须;其三是衣着,陶俑肩部仅有紫色云肩,腹部裸露,上身没有穿衣服。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宋夏遗址临羌寨出土过孙猴子头像式的摩睺罗,陕西省西安博物馆同样也有此类孙猴子头像式的摩睺罗,北京市收藏家岳辰也收藏有孙猴子头像式的摩睺罗,与敦煌榆林石窟在东千佛洞南壁西侧《水月观音图》中的悟空形象完全一致。

贞元十六年(800),唐朝高僧圆照奉敕编撰《贞元释教录》,悟空所三部经在必收之列。当时悟空还在世,圆照亲自访问其生平事迹,以游记的形式概述了悟空游历天竺及其在西域的见闻写成《悟空入竺记》,并收录所编的书中。《悟空入竺记》对悟空身世有较详细的描述:“师本京兆云阳人也,乡号青龙,里名乡义,俗姓车氏,字曰奉朝,后魏拓拔之胤裔也。”

陕西省泾阳县发现的《大明新建嵯峨山中五台振锡寺唐悟空禅师之塔铭记》,刻石于嘉靖二十年(1541),当重修墓塔时据唐代遗存旧碑重刻。据此可知,奉朝生父姓张。而其名曰车奉朝者,盖其母系北魏皇室鲜卑贵族拓跋氏后裔,或母系时为当地望族,依母姓足荣身。

宋释赞宁《宋高僧传·上都章敬寺悟空传》曰:“释悟空,京兆云阳人,后魏拓跋之远裔也。天假聪敏,志尚坟典,孝悌之声,蔼于乡里。”天宝十载(751),唐玄宗派出以中使内侍省内寺伯赐绯鱼袋张韬光为首的四十多人,携带天朝印信出使罽宾。车奉朝也被朝廷授以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员外置同正员的职位,随同张韬光出使罽宾。

车奉朝因病不能随团回国,遂留居犍陀罗国,出家为僧,法号法界。后因思念家乡父母,焚灼其心,遂决心回国。其师赠佛经三本、佛牙一颗。经天山南路至北庭,再由回鹘路,于贞元六年(790)回到上京(今西安)。“时左街功德使窦文场,准敕装写进奉阙庭,兼奏从安西来无名僧悟空,年六十,旧名法界,俗姓车,名奉朝,请住章敬寺。”

悟空回国后,曾先在安西(今瓜州县)居住过一年多,并翻译过佛经。有关这一点在圆照《悟空入竺记》有较详细的记载:“次至安西,四镇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安西副大都护兼御史大夫郭昕,龟兹国王白环(亦云丘兹),正曰屈支城。西门外有莲花寺,有三藏沙门名勿提提羼鱼(唐云莲花精进),至诚祈祷,译出《十力经》,可三纸许,以成一卷。三藏语通四镇,梵汉兼明,此《十力经》,佛在舍卫国说。安西境内有前践山、前践寺,复有耶婆瑟鸡山。此山有水,滴霤成音,每岁一时,采以为曲。故有耶婆瑟鸡寺,东西拓厥寺,阿遮哩贰寺。于此城住一年有余。”

唐元和七年(812)正月二十三,悟空和尚圆寂于长安护法寺,终年82岁。后归葬嵯峨山二台之顶(今泾阳县北部),建振锡寺和悟空禅师塔以作纪念。

结论

从敦煌榆林西夏《唐僧取经图》壁画中玄奘身后的随行者来看,与庄浪县、海原县、北京市及外国藏的“悟空降龙摩睺罗”、海原县贾塘乡临羌寨古城遗址出土的“悟空摩睺罗”等人物的面相、发式、衣着、手执棍棒器械辨析,其與史料完全吻合,悟空原型就是唐朝为武官左卫车奉朝,与玄奘同时出现在壁画中,并非是师徒关系,而是先后取经的顺序而绘在壁画上的。悟空在内地已不仅仅是取经故事里的一个人物,而是成为护佑人民的神祇。

猜你喜欢

玄奘榆林悟空
“帅”悟空来也
美好教育三秦行
太宗&玄奘:西游前后的帝与僧
悟空戏八戒
玄奘的晚年很凄凉
新常态下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分析
陕西榆林海关正式通关
缘来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