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措施

2020-08-09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6期
关键词:所有制混合国有企业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点。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做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进行优势互补,也对促进产业转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如下图所示,混合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以及非公有资本。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第一,推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第二,有利于推动我国各种产业有序转型;第三,有利于推动我国各种所有制企业转换运营机制,实现高效能增长。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成

(一)推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各种资源优势的有效整合,打造新空间,实现新发展。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优势,而混合所有制可以集中各种优势,帮助国有企业实现发展的飞越。民营经济体制更加灵活,有利于实现高效率的决策,具有较强的创新空间。外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管理理念较为先进。国有企业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这样才能迸发出活力。

(二)有利于推动我国各种产业有序转型,实现供给侧结构优化升级。之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国有资本,而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国有企业必须做好资本引入工作,强化产业局部意识。从国际市场来看,必须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必须通过知识密集型产业进行升级,从而实现三大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有效转型。受到过去经济发展思想的影响,国有企业偏重于重化工业,而如今需要帮助国有企业进行新兴产业的投资,包括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1]。

(三)有利于推动我国各种所有制企业转换运营机制,实现高效能增长。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目的在于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转换运行机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资本转向当前时代的重要领域,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实现我国企业的高效能增长。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企业领导者的内控观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些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在企业管理遇到问题常常采用传统的解决思想和策略,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其财务管理意识欠缺,往往遇到企业财务危机束手无策,导致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国有企业的价值。企业财务能够直接表现出企业的经济利润,从而间接反映出企业的价值。做好国有企业改革是保证企业创造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管理者的内控观念落后,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就会举步维艰。

(二)内部控制机构缺失。国有企业因为有国家支持,所以资金实力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较为雄厚,其也有相对健全的财务部门和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国有企业在我国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很多金融会计人才都收入囊中。但是,企业高层中缺乏领导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的专业人员,缺乏与之进行工作对接的专业人员。

(三)内部控制环节状况。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运转的过程中,需要内部控制起作用,这样企业才能实现高效运转,做好输入和输出工作。不少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危机,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做出合适的发展计划。在购买材料或者销售收款又或者在对外担保借款中出现问题,造成企业经营的损失。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对于风险的正确认识。当前,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要做好风险管控。但是国有企业的不少领导对于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常常只着眼于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企业长期的发展效益。当前不少国有企业的经济盈利虽然客观,但是并不说明其不需要进行改革,但是不少企业管理者被短期的经济效益蒙蔽了双眼,拒绝改革,认为国有企业没有改革的必要。当前经济市场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不能以不变而应万变,而是要审视当前市场环境,对于未来市场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积极改革,保证企业的竞争力。正确认识风险,才能做好分方向管理[2]。

(二)风险管理的内部体制有所欠缺。国有企业当前的风险管理内部机制有所欠缺,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企业长期收益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否则企业的发展存在风险,未来的结局注定失败[3]。

(三)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不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不能停留在形式主义,而是要真正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当前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不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单一化,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工作的状态,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另外,不少国有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只是在出现问题之后进行亡羊补牢,而忽视了日常的预防机制。一旦企业发生风险,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做好风险管理工作[4]。

(四)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对于企业进行监督具有必要性,但是国有企业虽然设有监督机构,但是不能发挥作用,只是徒有其表而已。监督部门的有关人员责任心不强,常常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工作心理。及时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经营产生问题,也不会帮助其发现问题,而是任由其发展。对于企业领导者,如果不受监督,往往会滥用职权,或者任意而为,缺乏了忌惮,更容易使得企业发展走上错误道路,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5]。

四、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若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则必须要重视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让企业通过监督实现稳定发展。审计部门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监督的强化,帮助企业实现长久发展。但是要保证审计部门发挥作用,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明确审计部门监督的范围,尽可能扩大审计部门监督的范围,实现企业的全覆盖。第二,要进行监督工作的落实,有计划,有目标。第三,要保证市农机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能将审计部门归于某一管理层的管理,而是直接由企业的权利机构直接管理[6]。

(二)建立科学有效风险评估机制。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时国有企业所需要做的重要工作。一般来说,风险评估机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检测和风险分析三部分。第一,企业要进行风险识别,从风险的类型和特点来进行风险的划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展之后的风险检测和风险分析工作。第二,要进行风险检测,风险管理人员要对风险目标的进行准确把握,对于风险进行排序和评级,判断风险危害程度的大小。第三,对于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方法的综合使用,以便帮助企业做好风险应对工作[7]。

(三)财务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再构建。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不少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相对落后,并不能发挥实质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作用,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风险内部管理体系的在构建,使其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构建工程包含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方面,事前以财务预算为核心,事中以执行计划为核心,事后以分析对比归类为中心。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表明进行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当前的国家性质也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地位,国家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家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所有制混合国有企业
混合宅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油水混合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
所有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