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

2020-08-07慕凤英

新课程·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初中教学

慕凤英

摘 要:随着新课标课改的逐步推行,初中教育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从以往的不被人重视,到现在成为向学生普及道德与法治观念,加强学生自身内外修养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是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教授,在完成知识传播的情况下进行文化的传播,这对于我国教育、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实践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教育中开展法治课堂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而教师要做的,是在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能够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三观以及对于法律的初步认识,能够成为遵纪守法、道德品质良好的合格公民,由此可见,法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双管齐下。

一、传承优秀道德文化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更是有无数的圣人为后世之人提出了自己的道德观念以及道路,孔子、老子、庄子,无一不为后代如何做人订下了规矩。对于国人来说,传承了上千年的《论语》《老子》《孟子》都是先贤的著作,这种文化的烙印不仅仅刻在这些书本上,更是刻在了中国人的血液里。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学情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宣传与教学,在传承前人道德思想的同时,吸引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这种宣传不仅仅限于课上,在课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来让学生多多阅读类似的传统经典。对于学生来说,前人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道德标准,其实也就是未来为人处世的准则,能够详细地了解并且洞悉其中的思想,也就提高了自己的道德标准以及文化内涵。

比如《大学》一书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只有不断地在思想境界上提升自己,才能在成就方面水涨船高。认清自己,循序渐进,才能在道德不断进步之后有所作为。

二、传承家庭教育文化

在当代的教育中,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留守儿童过多。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以及帮助是一个人成长中必要的元素,家庭环境健康的学生對于三观的建立会更加健康准确。而对于留守儿童,教师应当尽到责任,在班级中帮助学生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后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健康快乐地学习。学校也应当尽到责任,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力帮助留守儿童,无论是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境界上。只有受到了帮助,学生才能补全那一份家庭中缺失的爱。养成学生对于社会的感恩之心,而不是对于社会的绝望和报复心理,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结合古代的名著,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家庭的教育。

比如饭桌上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又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警句蕴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多多利用这些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思想以及道德实现双重提升,更能深刻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

三、传承当地民俗文化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可谓是地大物博,更有着56个民族的文化,绚烂多彩,对于教师来说,无论身处什么地区,都可以综合自己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民俗文化不仅仅亲切易懂,更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产生热爱之情。教师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踊跃发言,在互相的讨论中,对家乡的英雄产生敬仰之情,对家乡的美景产生瞻仰之心,进而达到使学生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自豪感的同时产生传承文化的迫切感。

比如说在不同的地方,相同的节日的习俗会完全不同,这种节日习俗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内涵与文化。教师可以根据在这种节日中展现出来的本地特色,和学生开展专题课程,将道德与法治与展现出来的节日习俗结合。比如说在广西的文化背景中,广西玉林狗肉节很出名,但是也引发了部分社会人士的争议。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民俗文化来进行一场关于如何看待地方传统文化的讨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国家的归属感,还能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有实际上的认识。

四、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是唯一历史完整的国家。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多挖掘历史中的文化素材,进行整理合并,归拢出能够被学生吸纳的知识点,然后对学生进行历史的教育,这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维导向,也能形成学生对于国家的热爱之心以及对于民族的自豪情绪。

道德与法治教材改变了以往的应试教育理念,主要将与学生的互相沟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作为主要目标,为了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生活,也增加了许多关于生活的实际案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方法,开展新的教学方法,执行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让出主体位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而老师掌握的是整体学习的方向进程。用更多更丰富的案例来丰富学生的阅历以及见识,从众多古人的思想中取长补短,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神,形成学生对于国家的归属感以及民族的使命感,让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不再天马行空,而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最终达成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终极目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还是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都是素质教育要求的必行政策,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下,教师更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社会的发展、当地的不同情况,来进行随机应变,选择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将中华传统文化渲染进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最终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三观,达成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鸿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11):40-43.

[2]林秋菊.立足《道德与法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1):31-32.

[3]王春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2):40-4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初中教学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