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验促思考 培养综合素养

2020-08-07华雅倩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实验实践研究

华雅倩

摘 要:数学实验是为探索某个数学知识、检验某个数学结论或者解决某个数学问题,借助一定的工具或材料,在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开展的。这种活动融操作和思维于一体,是一种重要而且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教学价值。

关键词:数学实验;实践;研究

荷兰的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只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必不可少,通过让学生尝试动手操作去学数学,自主探索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感悟数学思想,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习到知识背后的方法、思维方式、价值文化,即让学生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下面结合笔者近几年来的数学实验的实践研究,来谈谈如何指引学生做好数学实验,以实验促思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一、巧设数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做好任何事情的最基本动力。学生天性好问,对于一个知识点往往会想“为什么是这样?”如果教学中只是简单呈现最后的结果或规律,往往难以服众。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会慢慢消磨。相反,教师在课前对教材内容充分剖析后,结合教学目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制定教学中的实验环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活动方式。也就是通过巧妙设计数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如在学生认识《平移与旋转》时,教师首先激趣提问:瞧,小鱼看到好吃的虫子准备行动啦,它的游动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平移”。怎样平移才能吃到虫子呢?接下来教师开展同桌合作全班比赛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比比哪一桌既能让这条小鱼吃到虾米,又能说清楚自己是怎样平移小鱼的?在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时,教师可进行巡视并适时点拨。在反馈评价时,教师继续激发兴趣:你能带着大家数一数小鱼平移了几格吗?说说你是怎样数出小鱼平移7格的。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喜欢在玩中学、乐中悟,辨中思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创设“小鱼吃虫子”操作实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学习。由移一移、数一数、练一练等数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课堂上学生对移动几格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比、分析,再加以验证,同时可以采用电脑课件演示平移过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难为易,引导学生通过确定对应点或对应边的移动,建构平移几格的具体方法。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激趣下,既通过数学实验,认识到实物在平移中的方向和距离,又观察到实物在平移前后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通过实验,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理解了平移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深入数学实验,丰富认知体验

数学实验是对某个数学结论的探究或对某个数学猜想的验证。笔者认为数学实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应该引发对更多数学问题和数学方法的思考。因此,深入数学实验,能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如《圆柱的体积》一课,学生根据学习平面图形圆的面积的经验,想到把圆柱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长方体。由于教材配套的数学学具袋中有现成的实验材料,所以转化过程变得简单方便起来。大部分学生通过探究圆柱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一节课最重要的问题看似解决了,学生也理解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此时,教师抛出一个数学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验证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恒温的课堂顿时升温,学生摆弄着学具,在纸上演算着,和同桌互相讨论着……得到了如下方法:

方法1: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于底面切开,转化成长方体,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就等于底面周长的一半乘半径乘高。

方法2:如果把拼装好的长方体换个方向摆放,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相当于圆柱的半径,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侧面积的一半乘半径。

方法3:根据“面动成体”的道理,圆柱可以看成一个一个圆片叠加起来,那么它的体积就可以用底面积乘高。

如此,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就在孩子们的探究小实验中得到了多种验证。在做实验中,学生经历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认知体验得以丰富。

数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多次操作实践、反复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索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更加清楚地理解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因此,教师在数学实验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深入实验,手脑并用,边思边做,经历完整的“假设猜想—操作实验—推理验证”活动过程,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体验,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深化其对知识的本质认识。

三、重视数学实验,培养探索能力

学生的思维一开始都是停留在具體浅表的地方,数学实验能沟通具体和抽象,也能沟通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带往更抽象深入的层面。教师重视数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如《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节课主要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让学生运用小棒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是很自然的事。课前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了8厘米、5厘米、4厘米和2厘米的小棒(可用吸管代替),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4根小棒中任选3根围三角形,学生必然会发现有的围得成,有的围不成,自然会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顺势利导,让学生计算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中任意两根长度的和与第三根小棒的大小关系,从而发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这只是建立在两组数据上的一个猜想,究竟对不对呢?还需要大量的举例子来验证,于是,教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长度,去比较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发现了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教师顺势追问学生能否举出反例,从而验证三角形三条边满足两边之和大与第三边。

猜你喜欢

数学实验实践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