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仿写,实现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2020-08-07杨亚萍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读写结合

杨亚萍

摘 要:随文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有着重要的帮助,但是随文仿写也需要结合语文课文内容以及学生所掌握语文知识水平灵活开展,否则随文仿写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参与读写活动的积极性,那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究竟该如何发挥随文仿写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将论述几种常见的随文仿写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论述,以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随文仿写;读写结合;有效途径

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重点所在,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随文仿写就是其中之一。这种仿写方式相较于其他的写作教学方法来说,特别之处就在于其主张与课文相结合,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也将会进一步加强。那么,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落实好随文仿写呢?下面,笔者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填空补充式”练笔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却给人一种言之意未尽的感觉,使人忍不住浮想联翩,猜测故事最后主人公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方,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在开展随文仿写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将课文的“余音”挖出来,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理解,发挥想象,进行仿写和补写,进而使文章的内容显得更加丰满,同时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表达自身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意图[1]。

比如说,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所描写的是一个叫“雨来”的少年,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智斗日本鬼子的故事。在课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读到这个结尾时,可能许多学生尤其是不会游泳的学生会困惑,雨来究竟是如何从水底游到远处去的,他为什么在水底会没有被鬼子发现,在水底的时候,雨来可能会遇到什么,鬼子走了之后,雨来从水底冒出来见到了交通员“李大水”和他的朋友将会说些什么。在课文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雨来”和“李大叔”之间将会有哪些对话,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2]。

二、“情节扩展式”练笔

一篇课文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在语文课堂上教学阅读知识时,可能许多教师会发现有些课文为了表达的需要,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叙述,简略了部分内容,有些地方甚至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些略写的语言背后,往往也蕴含丰富的内容,他们需要读者自行去想象和领会,进而更加深入地挖掘课文的内涵,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在随文仿写活动开展期间,笔者认为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特点,深入挖掘课文内容,设计各种小练笔活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简略处”进行写作,让他们将相关内容具体化。比如说,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统统”和“任意”这两个词就是概括性词语,这两个词语中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课文实际上并没有说明,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圆明园毁灭之惨痛,笔者在随文仿写活动开展时,尝试将这两个词语摘出来,让学生思考“统统”和“任意”这两个词语中包含有哪些东西,侵略者掠走的究竟是什么,“任意”包含有哪几层意思,在课文学习结束之后,让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拓展情节写几句话。有的学生写道:“侵略者肆无忌惮地进入到圆明园之后,看到园内有许多自己从未见过的名人字画,巧夺天工的工艺品,璀璨夺目的珠宝,他们的眼神一下子就变了,好像是狼群看到了一只只小羊一样,拼命地把自己面前的字画、珠宝和工艺品往口袋里面塞,口袋装不下了,他们还不死心,装不走的,他们甚至选择用脚踢,用枪头撞破……”借助这种情节拓展式的小练笔,或者是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写,使得文章的表达显得更加丰满,学生对课文中八国联军毁灭圆明园的滔天罪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除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三、“插图说明式”练笔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加深知识印象,小学语文课文在编排时,往往会选择大量图片,这些插图通常都比较形象生动,对于課文内容具有辅助说明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中笔者认为这些插图除了可以解释说明文章所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这些优美的插图,引导学生随文仿写。在课文插图处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笔活动,能够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说,在学习《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时,许多学生可能在正式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都听过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但是面对这样一篇文言文,学生由于知识储备有限,理解起来可能还是比较困难,而在教学这篇课文,开展随文仿写活动时,笔者就尝试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将自己所见插图用文字表达出来,对插图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在学生完成了随文仿写任务之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这样学生的随文仿写将会与正式的课堂学习互为表里、互相联系,实现二者的双赢。而且,这种随文仿写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更好地展现读写结合的作用。

四、“体裁改写式”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编写语文教材时,编写者往往选入多种不同类型的文体,比如说,散文、童话、文言文、说明文、记叙文以及诗歌等,不同类型的文体所展现的风格不同,在进行随文仿写时,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开展随文仿写活动时,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尝试实施体裁改写式练笔,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指导学生变换文章体裁进行适当改写,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感悟,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可谓是一举多得。比如说,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学生明白了这是一首描写作者与友人汪伦在岸边分别的诗词,诗歌深切地表达了作者与汪伦情谊之深厚。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了诗歌内容之后,列出诗歌中所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以及诗歌中心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尽情地发挥想象,使用记叙文或者是说明文、散文等体裁,对课文内容进行重构,迸发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进而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4]。

五、“结尾续写式”练笔

正所谓“言已尽,意无穷”,在对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许多课文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读者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想象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未来将会何去何从,如果自己是主人公又会如何选择。这一类课文的学习也是教师开展随文仿写、落实读写结合的好机会。依然以上文中提到的《小英雄雨来》为例,在雨来跳下水的时候,乡亲们和雨来的小伙伴都以为雨来已经死了,但是在鬼子走远之后,雨来又从水里冒了出来,这时候众人才惊觉,雨来并没有死,课文的结尾处说,枪响之前,雨来趁着鬼子没有防备,跳进了水里,在鬼子打枪的时候,雨来早就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在这个时候课文已经结束了,故事也讲完了,但是学习过程中,可能有许多学生会产生疑惑,雨来是如何趁着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的,他又是如何在水底游到远处去的,学生由于缺乏亲身经历,可能很难准确地感受到,教师即便做了解释说明,学生可能也无法真正地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尝试开展“结尾式续写”,让学生进行练笔,想象雨来在水底下将会经历什么,他又是如何趁着鬼子不防备扎进水里的,讓学生编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样学生会有一种参与到了课文创作的满足感,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将会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这种练笔也成为沟通读写的桥梁,这样对于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写法模仿式”练笔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但是每个人的表达能力与方式不同,最终他们在写作时所呈现的内容往往也有较大的差异。在小学写作教学过程中,相信许多教师也已经发现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正所谓厚积薄发,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生的习作要遵循从仿写到创作的规律。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到基本上每一位儿童天生都具备模仿能力。因此,仿写可以说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方式。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认识到,写作的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同样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语气、体裁进行描写,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可谓是千差万别。在开展随文仿写活动时,教师也不能过于拘泥形式,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固定运用什么方法进行仿写,而是要尽情地发散学生思维,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写法进行仿写,感受不同写法所产生的不同的仿写结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时,不能急于一时,而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读写结合的方式也可谓是多种多样,而实践证明随文仿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同时还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但是,教师在开展随文仿写时,也应当注意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连晓霞.让读写并蒂开花: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01-102.

[2]纪国祥.读出新意,写出乐趣:谈小学语文的读写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00-101.

[3]尚立宽.把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4-95.

[4]于晓.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78,80.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读写结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