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从内部管理视角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

2020-08-07姜琦

山西农经 2020年14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管理工作单位

姜琦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地勘单位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结合地勘单位管理实际情况,从内部管理为视角分析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地勘单位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4-013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426.1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顺应市场变化,对原有结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之前地勘单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地质勘探,但现在包含了地质勘探、工程施工等多种生产管理体系,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行政管理转型为“权+责+利”相融合的自主管理模式。目前,地勘单位负责的项目不断增多,范围也比较广,使得地勘单位内部管理工作更加复杂,也造成了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下降。

1  我国地勘单位经营发展情况

1.1  对地勘领域的投入连续下降

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在矿产勘察方面的投入连续几年呈现下降趋势,未来几年也将持续[1]。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全球勘察活动指数存在小幅度波动,矿产融资规模在不断减小,造成勘察项目数量直线减少,从而对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

1.2  地勘产业向外延伸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勘单位正在逐步适应新的经济变化,优化与创新管理方式,逐步减少传统勘察项目,并积极扩大勘察领域,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海洋地质、城市地质以及旅游环境地质等领域,为提升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作出了巨大贡献。

1.3  不断完善有关政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促进地勘产业稳定发展的计划,且中央财政资金自此退出矿产勘查领域,事业单位不再通过财政资金进行对外投资。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以保证地勘单位经济效益[2]。

2  地勘行业外部环境变化

近几年,我国地勘单位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其他行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地勘单位在服务行业有了显著变化,能够提供“以地质找矿”为核心的服务,同时地勘产业也在不断延伸,许多地勘单位开始重视综合发展。

3  地勘单位内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内部管理意识匮乏

现阶段,地勘单位在内部管理方面主要以开放式管理为主,普遍存在管不住、管不好等问题。在我国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地勘单位由于内部管理措施不健全,导致发生“以包代管”问题[3]。部分地勘单位的主要领导缺少内部管理意识,忽略了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之许多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比较低,易发生超前分配问题。

此外,地勘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能力差,也是造成地勘单位管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3.2  手段落后,缺乏专业人才

在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地勘单位的经营一直处在商品经济领域之外。在大部分企业引入先进管理方式后,地勘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方式。此种背景下,地勘单位内部管理队伍的能力、水平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基础薄弱,整体水平偏低

纵观我国地勘单位内部管理实际情况,其中面临的基础性问题如下。①内部管理工作程序缺乏规范性、标准性。②数据资料不完善,缺少合理性。③基础统计资料不全,数据失真。④内部管理制度不成熟、不完善,地勘单位的经济活动缺少准则。一系列的基础性问题造成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整体水平偏低。

3.4  缺少法律意识

改革开放后,我国地勘单位和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变得密切,这就会涉及到许多经济问题和法律法规,然而地勘单位缺少法律意识,忽视了法律的重要性。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经济合同,部分地勘单位没有意识到经济合同实质上是一种法律约束,对合同的执行情况缺少有力监督,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违约问题。

4  加强地勘单位内部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从我国地勘单位运营的实际情况可知,现有的管理方式与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环境变化形势,管理意识匮乏、力度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地勘单位管理层以及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具体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与水平,切实保证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

4.1  体制改革与内部管理同步推进

地勘单位实施全面改革,是增强生产力与提升经济效益的重大举措。但改革方案的有效落实,需要以有效的管理为前提,如果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会影响改革的推进。基于此,地勘单位在推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及时调整与改革不符的管理制度,重新建立与市场经济管理相契合的制度。积极创新管理理念,推广经济责任制与股份制等管理措施,促进地勘单位的成功改革,帮助地勘单位提升经济效益。

4.2  建立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

对于我国地勘单位而言,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内部管理工作的最佳选择。尽管此种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管理职能被弱化等,但是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把出现的管理问题都归咎于管理方式。与此同时,改革措施应通过实践逐步地优化与完善。地勘单位在内部管理方面必须严格贯彻改革方针,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与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实现对地勘单位管理工作人员的约束。

4.3  提升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①树立管理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地勘单位管理层需要树立管理意识,深刻地认识到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逐步提升管理水平與质量。②严抓管理工作,杜绝形式主义。内部管理工作必须符合地勘工作特点与规律,建立“分工”管理方式。③重视基础管理工作。这也是地勘单位内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要高度重视基础管理建设。

4.4  有效使用法律手段

为了能够帮助地勘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不但需要引入现代化技术,也要逐步优化与完善经营发展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地勘单位必须切实提升领导层、管理层以及业务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教育活动,保证经济合同合法合规。

5  结束语

提高经济效益是地勘单位追求的目标之一。地勘单位必须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对现有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深入改革与优化,逐步增强单位领导层、管理层的管理意识与能力,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法律手段强化内部管理作用,从而为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美荣.论新常态下如何做好地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J].财会学习,2018(29):248,250.

[2]王文琴.试论当前地勘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全国流通经济,2018(28):54-55.

[3]董晨光.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提升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7(20):215,217.

(编辑:周宏燕)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管理工作单位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