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源于生活

2020-08-07陈慧

新课程·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儿童艺术

陈慧

摘 要: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成人的生活与儿童的生活有所交集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儿童的生活。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归生活。开展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探索和实践,让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真正让美术装点学生所热爱的生活。

关键词:艺术;生活化;儿童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一、课堂教学方式生活化

艺术创作源于真实的、美好的生活。为了使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教学中,教师要把活动场景、生活内容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体验其中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而且这个场景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儿童的视觉感知上进行。创设生活情境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生活情境力求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认知特征;二是生活情境力求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三是生活情境力求有新奇感,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四是尽量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开发情境资源。

例如,《眼镜的设计》这一课我就创设了化装舞会这一情境:“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举办一场化装舞会吧?”“耶,好。”欢呼声此起彼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我们利用卡纸,用剪切、叠加、镂空等方式制作一副眼镜,比一比谁的造型最独特,在化装舞会上最吸引眼球。”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眼镜,把自己装扮成别具特色的形象,这样一来又加入了比赛机制,再一次提升兴趣,每个同学都在积极地设计讨论,利用形状、颜色等方式,力争做出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眼镜,有的像蝙蝠侠,有的是可爱的小萝莉,有的是不规则的眼镜,在这样的情境下,每位学生的创造力节节攀升,让我都觉得眼前一亮,更让我惊喜的是,有的同学打破了眼镜是对称图形这样的框框,两个镜片做成不同大小、不同造型的眼镜。化装舞会的最后环节是走秀,戴着眼镜在教室中间走一走,评比出哪位同学的眼镜最具特色。整堂课气氛活跃,同学们的热情很高,特别是化装舞会上学生都为自己设计的眼镜洋洋得意,在这样一个情境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二、教学空间生活化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大多时候依靠眼睛观察,所以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捕捉美是學好美术的前提。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之心,他们的眼睛总是东看看西望望,对新鲜的事物紧盯不放。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引领孩子感受着大自然的一切。如在教学《线描人物》后,我将课程进行拓展,速写风景,我让学生带着画本和凳子来到校园里,观察灌木花草,还有我们的教学楼,利用线描的方式绘制风景。仔细观察树木,观察枝干的走向、纹理,还有叶子的生长位置,是对称的还是错落的。观察花朵,花瓣、花蕊、花托,它们的外形,引导学生观察颜色,以树冠为例,新叶子和老叶子颜色的区别,中间的颜色和周边的颜色的区别,阳光下叶丛外面和里面的区别,是亮度和纯的区别吗?仔细观察后试着用画笔进行外轮廓的绘制,试着用色彩表现阳光下的树冠。长此以往,孩子们善于观察的习惯就养成了,再加上教师课前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也渐渐有了艺术的眼光,为他们的创造和表现奠基,使学生美之有形,美之有物。

三、教学资源生活化

教育源于生活,又能促进生活的发展。生活中蕴藏着无尽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学应以生活为中心。例如,在教学《小盒子大舞台》一课时,我让同学们课前准备了一些废旧的盒子、瓶子、盖子等,课堂上让他们利用自己喜欢的想法组合、设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材料源于生活,想法与设计高于生活,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体现和展示。利用生活中废弃的盒子、卡纸、彩笔等简单的材料组合成一个小世界、小舞台。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体验到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并使学生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完成的不仅仅是一份美术作品,也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玩具,更是放在房间里面的装饰品。一件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展现了美学知识,也装点了他们的儿童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也无处不渗透着美学艺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餐具、学习用品、玩具等,都可以成为美术学习的素材。而美术绘画的圆柱,也是尽量以事物的本质为准,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变化。那么,让美术回归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美学艺术也十分重要。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回归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是学习美术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也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这样不仅能表现学生自己的心理活动,也能让教师、家长看见我们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孩子的世界那么大,我们可以在他们绘制的图画书中去发现,去观察,可以由课内向课外适当拓展。在实践中,学生受到了美的陶冶,增强了主人翁意识。

总而言之,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用儿童的思维和立场去引导美术学习,慢慢建立美学知识,学生学习后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美化自己的生活,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不仅仅是装饰生活,也是丰富生活,给自己做一个玩具,给自己心爱的玩具做一个小房间,利用有限的材料制作出无限的创意,让学生用一双慧眼观察生活;举一双巧手描绘生活;携一颗良知之心拥抱生活。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生活化儿童艺术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纸的艺术
留守儿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